图书介绍

中国哲学批评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哲学批评史论
  • 张耀南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04943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哲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哲学批评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关于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的设想——一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1

一、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1

二、如何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5

三、“中国哲学批评史”之地位的安排12

卷一:论“原创格式”期的中国哲学批评——再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16

一、《庄子·天下》之批评格式16

二、《墨子·非儒》之批评格式21

三、孟子“辟杨墨”之批评格式23

四、《荀子·非十二子》之批评格式26

五、《韩非子·显学》之批评格式30

六、《韩非子·解老》之批评格式33

七、《礼记·经解》之批评格式38

八、《吕氏春秋·不二》之批评格式40

九、《淮南子·要略》之批评格式41

十、《论六家之要指》之批评格式44

十一、《盐铁论·论儒》之批评格式46

十二、《扬子法言·五百》之批评格式49

十三、《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批评格式51

十四、“效用优先”格式之使用限度56

十五、《白虎通义》之批评格式60

卷二:论“佛禅格式”期的中国哲学批评——三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68

一、“佛禅格式”之起点68

二、《论衡·问孔》之批评格式71

三、《理惑论》之批评格式80

四、人物品评之格式的转换86

五、《人物志》之批评格式90

六、《沙门不敬王者论》之批评格式94

七、《复性书》之批评格式97

八、《原人论》之批评格式100

九、“三教论争”中批评格式的乖戾104

十、“判教”之格式106

十一、《碧岩录》使“佛禅格式”取得压倒优势111

十二、《伊洛渊源录》之批评格式130

十三、《圣学宗传》之批评格式132

十四、《理学宗传》之批评格式137

十五、《明儒学案》之批评格式141

十六、“佛禅格式”之局限148

卷三:论“西学格式”期的中国哲学批评——四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149

一、“西学格式”之起点149

二、《天主实义》之批评格式154

三、《三山论学纪》之批评格式159

四、《主制群征》之批评格式161

五、《性理真诠》之批评格式165

六、“西学格式”之内涵167

七、“西学格式”之最早使用者169

八、明末清初的“四教论争”173

九、清代学术与“西学格式”174

十、吴虞反孔非儒之格式175

十一、谢著《中国哲学史》之批评格式及其影响178

十二、《新理学》之批评格式183

十三、“张氏解读”的反驳189

十四、两种解读之得失194

十五、现代哲学史上历次“论战”之格式202

十六、蔡、郭、贺诸先生之哲学批评203

十七、20世纪哲学批评之主导格式:“本体论居先”207

十八、“尚强”、“尚力”格式之一个例证211

十九、未来哲学批评的一个可能方向:“知识论居先”224

二十、“西学格式”之限度及其可能转换232

结语:走出中国哲学批评的“连类”时代——五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236

一、我们正处在“连类”中237

二、走出“连类”的一种可能性240

三、走出以“本体论”比附中国哲学的误区243

四、走出以“实在论”比附中国哲学的误区247

五、走出以“主谓式句辞”比附中国哲学的误区251

六、走出“连类”不是不要“西学格式”257

附录:简论“西方哲学批评史”之创建260

一、创建“西方哲学批评史”之理由260

二、创建“西方哲学批评史”之方式264

三、“西方哲学批评史”之位置安排272

主要参考文献274

后记2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