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何作霖院士 中国稀土矿床之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何作霖院士;中国稀土矿床之父》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9514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43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何作霖(1900~1967)-传记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何作霖院士 中国稀土矿床之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何作霖院士奋斗历程及重要学术贡献3
何作霖先生自述3
何作霖先生的奋斗历程及重要学术贡献&叶大年6
何作霖院士与白云鄂博稀土矿床&陈书田21
纪念何作霖先生诞辰100周年&叶大年 张培善 何永年32
纪念何作霖教授诞辰85周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35
缅怀导师何作霖教授&张培善 李秉伦 叶大年 何永年37
何作霖教授与我国岩组学研究的发展&何永年42
为何作霖编译《岩组学》所作序&池际尚47
何作霖院士部分代表性著作51
光性矿物学&何作霖51
结晶体构造学&何作霖56
赤平极射投影在地质科学上的应用&何作霖63
薄片内透明矿物鉴定指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68
斜方系晶体消光位之计算&何作霖73
山东博山—莱芜间地质矿产&何作霖79
玛瑙及硅化木的生长型岩组&何作霖125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物研究室的研究方向(提纲)(“一五”—“二五”期间)&何作霖137
断层面的测算&何作霖141
双变法测验折光率的回顾及变温盒的设计&何作霖147
在封闭压力下实验变形白云岩的显微构造及其解释&何作霖 郭金弟 何永年161
为H.W.菲尔班著《岩组学》所作的译者序言&何作霖193
The Anorthoclase Perthite from Chu-Chia-Tsien Island near Putoshan,Chekiang&T.L.Ho196
Note on Some Rare Earth Minerals from Beiyin Obo,Suiyuan&T.L.Ho209
A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lagioclase by the Fedorov Universal Stage&T.L.Ho214
The Granitic Intrusions of the Western Hills,Peiping&T.L.Ho224
An Unusual Porphyritic Texture of the Fangshan Granodiorite&T.L.Ho271
Petrofabric Analysis of Some Wutai Schist and Its Bearing on the Tectonite&T.L.Ho276
治学之道 大师风范289
追忆父亲何作霖晚年的健康状况&何稚洁289
怀念恩师何作霖先生&关广岳294
缅怀恩师何作霖院士&张培善307
纪念老师何作霖先生&何永年319
一位严谨好学而富有创造性的学者&何永年323
怀念恩师何作霖先生&张学顼325
缅怀我的恩师何作霖先生&王东坡329
缅怀恩师 赋诗两首&兰玉琦332
莱阳盆地地质调查追记——实习回忆片段&陈书田333
朝气蓬勃的地矿系 浓浓暖暖的师生情——记何作霖先生创建的地质矿物学系&杨珊珊337
深情难忘——缅怀敬爱的老师何作霖先生&傅承秀358
忆何作霖先生&张贻侠 戚长谋364
记何作霖先生在山东大学地矿系二三事&任建新367
难忘山大地矿情&包永年369
山东大学地质矿物学系1951级同学纪念何作霖先生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纪要&徐榜荣372
回忆何作霖老师二三事&孙叶377
继承发扬 再创辉煌381
纪念何作霖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活动纪要&马妍妍 杨珊珊381
秉承大师科学精神 开拓海洋地学新领域&李广雪385
从“山大地矿系”到“海大地学院”&张保民388
我国稀土地质学矿物学的创立与发展&张培善392
叶大年院士的奋斗历程及科学成就&杨珊珊396
稀土矿物学研究成果简介&杨主明400
附录405
何作霖先生主要著作目录405
何作霖先生生平纪要407
山东大学理学院地质矿物学系简史(1946~1952)411
辽宁凤城碱性岩体中的稀土元素新矿物——何作霖矿&谢先德421
对大海之底的叩问——中国海洋大学的探海问底、凿地求藏之路&廖洋 冯文波423
致校友的一封公开信&陈书田 杨珊珊437
后记&陈书田 杨珊珊440
热门推荐
- 1191526.html
- 2962810.html
- 392177.html
- 238027.html
- 1026396.html
- 2303519.html
- 2814595.html
- 1842601.html
- 2394821.html
- 13555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66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43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951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0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79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71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544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70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9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