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
  • 贺克斌,杨复沫,段凤魁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037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52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71页
  • 主题词:粒状污染物;复合污染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大气污染与大气颗粒物1

1.2 大气复合污染中的颗粒物2

1.2.1 复合污染与大气复合污染2

1.2.2 颗粒物与大气复合污染4

1.3 大气颗粒物的环境影响——从空气污染到气候变化8

1.3.1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9

1.3.2 对能见度的影响11

1.3.3 对水循环和气候的影响14

参考文献23

第2章 大气颗粒物的基本特征28

2.1 粒径与粒径分布28

2.2 形貌32

2.3 化学组成37

2.4 光学特性39

2.4.1 光的散射和吸收39

2.4.2 化学消光41

2.5 大气过程与源汇机制45

2.5.1 来源与形成45

2.5.2 大气过程与去除51

参考文献53

第3章 大气颗粒物的采样方法57

3.1 概述57

3.2 环境采样58

3.2.1 质量浓度采样58

3.2.2 化学物种采样59

3.2.3 汞的采样66

3.2.4 常用的采样器67

3.3 源采样72

3.3.1 固定源73

3.3.2 流动源78

3.3.3 无组织排放81

3.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82

参考文献84

第4章 大气颗粒物的分析表征86

4.1 概述86

4.2 大气颗粒物的浓度测定87

4.2.1 质量浓度87

4.2.2 粒数浓度91

4.2.3 浓度监测方法比较92

4.3 大气颗粒物的样品前处理93

4.4 无机元素95

4.5 离子组分96

4.5.1 比色法97

4.5.2 分光光度法98

4.5.3 离子色谱法98

4.6 含碳组分101

4.6.1 含碳组分总量102

4.6.2 水溶性有机碳109

4.6.3 有机组分单体111

4.7 化学组分的在线分析117

4.7.1 化学组分在线分析118

4.7.2 单粒子化学组分在线分析121

4.8 单颗粒显微分析122

4.8.1 形貌分析123

4.8.2 化学组分分析125

4.9 同位素分析129

4.9.1 碳同位素分析129

4.9.2 铅同位素分析131

参考文献133

第5章 大气颗粒物的来源识别与解析方法139

5.1 概述139

5.2 扩散模型法141

5.3 受体模型法142

5.3.1 富集因子法145

5.3.2 因子分析法146

5.3.3 化学质量平衡法147

5.3.4 PMF和UNMIX法149

5.3.5 多元线性回归法150

5.4 基于显微分析的源识别方法151

参考文献154

第6章 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156

6.1 概述156

6.2 中国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157

6.2.1 概况157

6.2.2 典型区域及特大城市的PM2.5浓度时空变化161

6.3 北京及周边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165

6.3.1 概况165

6.3.2 PM2.5浓度的时空变化168

6.3.3 北京PM2.5与PM10、TSP的浓度比较173

6.3.4 北京大气颗粒物的锯齿型变化177

6.3.5 北京奥运会期间PM2.5浓度变化185

6.4 北美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187

6.5 欧洲和其他地区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空变化193

6.5.1 欧洲193

6.5.2 其他地区195

参考文献196

第7章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其质量平衡200

7.1 概述200

7.2 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201

7.2.1 北京PM2.5的化学组成201

7.2.2 不同地区PM2.5的化学组成比较205

7.3 PM2.5的化学物种构成方法210

7.4 PM2.5的质量平衡212

7.4.1 总体质量平衡212

7.4.2 物种构成的季节与年际变化219

7.4.3 特殊时段的质量平衡222

7.5 PM2.5中未鉴别成分的可能来源223

参考文献229

第8章 水溶性离子与大气复合污染234

8.1 概述234

8.2 北京地区水溶性离子长期污染特征235

8.2.1 无机离子时空变化特征235

8.2.2 有机离子浓度特征253

8.2.3 水溶性离子粒径分布254

8.2.4 水溶性离子的气-固分配特征259

8.2.5 水溶性离子与气态污染物及气象因素相关性分析260

8.2.6 水溶性离子与复合污染特征274

8.3 华北地区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北京奥运会案例276

8.3.1 观测点选择276

8.3.2 样品采集、分析与气象观测278

8.3.3 奥运会前后水溶性离子的污染特征279

8.4 珠三角广佛地区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293

8.4.1 采样点选取与样品采集293

8.4.2 水溶性离子浓度水平及化学组成294

8.4.3 粒径分布299

8.4.4 典型灰霾污染过程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303

参考文献306

第9章 含碳组分与大气复合污染310

9.1 概述310

9.2 大气颗粒物含碳组分污染特征311

9.2.1 北京及周边地区311

9.2.2 珠三角广佛地区327

9.2.3 国内外相关研究334

9.3 OC/EC相关性及二次有机气溶胶338

9.3.1 OC、EC相关性338

9.3.2 OC/EC比值341

9.3.3 二次有机碳SOC345

9.4 有机组分单体污染特征352

9.4.1 正构烷烃353

9.4.2 多环芳烃358

9.4.3 有机酸364

参考文献367

第10章 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的来源识别374

10.1 概述374

10.2 基于受体模型的来源解析374

10.2.1 国内相关研究简述374

10.2.2 无机元素的来源——富集因子分析375

10.2.3 水溶性物种的来源——因子分析381

10.2.4 有机组分单体来源分析383

10.3 基于锯齿型规律的区域来源识别393

10.3.1 物理识别393

10.3.2 化学识别411

10.3.3 定量估算415

10.4 基于单颗粒显微分析的来源识别426

10.4.1 北京PM10的来源427

10.4.2 宁波PM2.5的来源431

参考文献431

第11章 大气颗粒物与区域复合污染的控制435

11.1 控制法规与标准435

11.1.1 美国435

11.1.2 其他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437

11.2 控制对策440

11.2.1 欧美经验440

11.2.2 中国实践442

11.3 研究展望445

参考文献447

附录449

附录A 大气颗粒物研究相关的部分网络资源449

附录B 缩写词4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