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社会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农业社会学
  • 朱启臻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731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0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428页
  • 主题词:农村社会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业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价值1

一 问题的提出:社会学对农业问题的探讨1

(一)农民增收的探讨2

(二)农民组织的探讨5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探讨7

(四)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9

二 农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1

(一)对农业价值的认识12

(二)农业社会学的含义16

(三)农业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18

三 农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22

(一)农业的自然特性及其农业经营方式的研究23

(二)农业的外部性与农民利益的思考25

(三)农业的公共产品性与政府责任的思考28

四 农业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30

(一)农业社会学的产生31

(二)农业社会学的发展32

(三)中国学者对农业社会学的思考35

五 农业社会学研究的意义37

(一)农业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38

(二)农业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39

第二章 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及主要理论问题41

一 农村社会学脉络下的农业社会学42

二 农业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议题48

(一)1990年之前:农业社会学的兴起48

(二)1990年:农业社会学的标志性进展51

(三)21世纪:农业社会学的新议题52

三 农业社会学的主要理论问题57

(一)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61

(二)关于国家农业政策研究的两种相对立的理论62

(三)关于地区不平等的理论流派63

(四)关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问题63

第三章 农业的特性与发展趋势65

一 人们对农业认识的发展66

(一)农业发展阶段66

(二)对农业的认识67

(三)对农业性质认识的几个误区69

二 农业的本质73

(一)自然科学的农业74

(二)经济学的农业77

(三)社会学的农业82

(四)全面地看待农业的功能91

三 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93

(一)规模化农业95

(二)设施化农业96

(三)可持续农业98

第四章 农业科技及其应用102

一 农业科技的作用及特点103

(一)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成果103

(二)农业科技的功能106

(三)农业科技的特点111

二 农业科技推广115

(一)农业推广的概念115

(二)农业推广的作用118

(三)农业推广组织122

(四)农业推广方法124

三 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责任126

(一)农业推广的国际经验126

(二)中国政府的农业推广政策129

第五章 农业文化134

一 农业文化的原生态属性135

(一)自然周期与农业生产制度的生成136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137

(三)农事祭祀与农耕民族的信仰心理139

二 农业社会的文化格局142

(一)人与“土”的循环模式142

(二)农业文化区位:家庭、村落与集镇144

(三)村落仪式与社会空间:庙会与祭祖146

三 乡村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148

(一)现代化与农民生活世界的重构149

(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农业的永续发展151

(三)留住技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153

第六章 农业与农民158

一 学术界对农民概念的探讨159

(一)农民概念的语义学含义159

(二)农民的学理性含义160

二 传统农业与传统农民165

(一)农业与农民166

(二)传统农业的特点167

(三)传统农民的特点171

三 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181

(一)现代农业的特点与趋势181

(二)现代农业对农民的要求185

(三)现代农民的培养190

四 农业与农民生活194

(一)农业活动中人性的完整体现194

(二)农民生活方式197

第七章 农业组织202

一 农业组织概述202

(一)农业组织的含义203

(二)农业组织的类型205

(三)农业组织的作用206

(四)农业组织的变迁207

二 家庭经营的确立及农业组织的创新210

(一)家庭经营的确立211

(二)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最适合形式213

(三)农业组织的发展创新219

(四)农业组织的发展趋势227

三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229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及问题231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国外经验234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236

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238

(一)农民合作条件的理论分析239

(二)开放的社区合作是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单元242

(三)进行专业化生产是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条件246

(四)企业家带动与国家的支持248

第八章 农业问题251

一 农业问题的表现252

(一)耕地保护问题252

(二)粮食安全问题256

(三)农业生态问题263

(四)耕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生态问题的关系268

二 农业问题是社会问题269

(一)农业问题的自然原因271

(二)农业问题的经济原因272

(三)农业问题的社会因素273

三 农业问题的解决276

(一)解决农业问题的条件276

(二)解决农业问题的原则278

(三)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282

第九章 农业制度与政策289

一 制度与农业制度289

(一)什么是制度290

(二)农业制度及其功能293

(三)农业政策297

(四)关于农业制度的创新298

二 农业土地制度301

(一)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301

(二)当前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与问题303

(三)农业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307

三 农业补贴政策312

(一)我国粮食政策的演变313

(二)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315

(三)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316

(四)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320

四 农业保险制度322

(一)农业保险的特点及管理特色322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325

(三)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328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330

五 农业制度与政策的国际经验331

(一)国外农业土地制度331

(二)国外农业补贴政策335

(三)国外农业保险制度339

附录343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43

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356

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370

四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85

后记4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