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
  • 徐义国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9603144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44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科学技术-金融-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 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从金融到现代金融:新时代的新使命1

二、从科技到创新:最新进展及未来趋势5

三、从现代金融到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体系化诉求11

上篇 金融与科技:从交互到协同15

第一章 金融与科技的交互17

一、交互的基础: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因果关系17

二、交互的核心:重在经济机理,而非技术21

三、交互的效应:协同发展的制度逻辑22

第二章 科技金融:金融对科技的支持25

一、科技金融的内涵25

二、科技金融的机制与体系28

三、科技金融的路径与模式31

四、科技金融的效益与风险34

五、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阶段特征38

六、我国科技金融的创新实践41

第三章 金融科技:科技在金融的应用51

一、源起:从科技到金融52

二、金融科技在国外的发展54

三、产业效应64

四、扶持与监管67

五、金融科技在我国的发展71

第四章 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78

一、协同的起点:从结构到效率78

二、演进中的协同:效率变革与要素优化81

三、中美融资结构趋同演进中的效率体现83

四、现代金融体系的效率“内核”:从功能重塑到协同发展的制度内涵85

五、现代金融体系的效率改进预期:协同科技创新的制度性供给87

六、一个体系化的效率模式: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91

专栏1 投贷联动业务述评94

中篇 科技金融:现代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协同体系107

第五章 科技金融的内涵延伸与逻辑关联109

一、科技金融的边界:单纯的产业指向日渐模糊109

二、科技金融与金融科技:基于创新的产业循环逻辑110

三、科技金融的行动准则:以破解市场错配为本111

四、从科技资源到创新资源:科技金融是关键推手112

五、科技金融的发挥空间:可支配资源的边界113

六、值得期许的供给端:股权投资113

七、科技金融的战略高度:应切实践行114

八、科技金融落地:务实求新是基本原则115

第六章 我国科技金融的政策演进及绩效评价116

一、我国科技金融的政策演进116

二、我国科技金融的政策趋向121

三、我国科技金融的政策绩效122

第七章 国内省市(园区)推动科技金融的探索126

一、中关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126

二、深圳:首个以城市为基本单元的示范区135

三、苏南: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示范区142

四、成都:引领西部创新的示范区147

五、武汉东湖:我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51

六、科技金融政策述要156

专栏2 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国别经验162

下篇 创新中心:以城市为瞄向的科技金融体系167

第八章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一般路径169

一、城市建设创新中心的理论范式169

二、城市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实现路径177

三、城市与创新的“黏合”机制185

第九章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评价体系188

一、有代表性的评价体系190

二、科技创新城市的评价体系194

三、科技创新产出的评价体系199

四、科技创新环境的评价体系200

第十章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国际(地区)经验204

一、美国硅谷205

二、东伦敦科技城210

三、德国柏林创新中心与巴符州创新联盟212

四、日本东京216

五、韩国的创造型经济219

六、印度班加罗尔223

七、台湾新竹225

八、中国城市的中心效应227

第十一章 上海实践:与科技创新协同的科技金融体系228

一、指导思想228

二、工作目标229

三、重点任务230

四、具体措施233

五、配套保障237

专栏3 《上海科技创新中心指数报告》辑要241

附录249

附录1 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办法251

附录2 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纵览——从科技信贷到科技金融256

附录3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79

附录4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创业投资子基金管理暂行办法283

附录5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290

附录6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管理暂行办法》解读293

附录7 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297

附录8 山东省金融机构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项目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303

参考文献3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