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继续生存的机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继续生存的机会
  • 潘文石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104720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23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42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继续生存的机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我们需要的保护观---一个关系到我们的认识和决策是否与现实相符的问题1

1.1 关于竹子开花的问题2

1.1.1 推论与关例3

1.1.2 实际的情况5

1.1.3 竹子周期性大面积开花并不是异常的现象7

1.2 关于大熊猫的繁殖问题8

1.2.1 野生大熊猫的繁殖状况9

1.2.2 动物园及饲养场里熊猫的繁殖状况10

1.2.3 如何看待大熊猫的繁殖10

1.2.4 为什么大熊猫生下体型小的幼仔11

1.3 关于 克隆大熊猫 的问题13

1.3.1 关于发展 克隆 技术的问题14

1.3.2 不赞成 克隆 技术的问题14

1.3.3 不赞成 克隆大熊猫16

参考文献17

第2章 秦岭大熊猫的庇扩所、分布区和栖息地20

2.1 秦岭大熊猫的自然庇护所21

2.1.1 秦岭的形成和秦岭的大熊猫21

2.1.2 自然庇护所的独特地貌条件22

2.2 秦岭大熊猫的发现与分布范围30

2.2.1 秦岭大熊猫的化石记录30

2.2.2 史书的记载和近代的发现31

2.2.3 秦岭在熊猫的分布区32

2.3 秦岭大熊猫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33

2.3.1 秦岭的: 山岛33

2.3.2 四个 局域种群34

2.3.3 局域种群 间的联系状况34

2.3.4 关于秦岭在熊猫集合种群(metapopulation)的讨论35

2.4 秦岭大熊猫的栖息地36

2.4.1 秦岭大熊猫的生存空间37

2.4.2 栖息地的状况38

2.4.3 森工采伐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40

2.4.4 关于秦岭大熊猫栖息地其他问题43

参考文献43

第3章 秦岭南坡两大生态系统的分界面45

3.1 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45

3.1.1 山区农业的生态后果45

3.1.2 山区公路网络的生态后果48

3.2 开发与保护森林的曲折道路53

3.2.1 最初对森林的利用53

3.2.2 乱砍滥伐的开始54

3.2.3 短暂的合理采伐55

3.3 两个生态系统的分界面62

3.3.1 两个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62

3.3.2 越过分界面----一个小山村的历史63

参考文献71

4.1.1 研究方法73

第4章 大熊猫的巢域73

4.1 秦岭大熊猫的巢域73

4.1.2 巢域面积的计算方法80

4.1.3 巢域面积84

4.1.4 影响巢域面积的因素91

4.2 对巢域的利用95

4.2.1 无参数统计法95

4.2.2 巢域利用的模式97

4.2.3 影响大熊猫个体巢域利用模式的因素102

4.2.4 巢域利用的时间变化103

4.2.5 关于秦岭大熊猫的巢域,核域和领域的问题106

4.3 互相重叠的巢域108

4.3.1 巢域重叠率108

4.3.2 个体之间的相互回避111

4.3.4 秦岭大熊猫的社群关系113

4.3.3 求偶场 ---发情期的群聚现象113

参考文献116

第5章 大熊猫的迁移和活动118

5.1 季节性迁移118

5.1.1 季节性迁移的区域118

5.1.2 季节迁移的时间120

5.1.3 季节性迁移的距离124

5.1.4 在夏居地留居的时间125

5.1.5 影响熊猫季节性迁移的因素126

5.2 迁移距离130

5.2.1 计算方法130

5.2.2 个体迁移距离132

5.3 个体的扩散行为146

5.4 活动方式148

5.4.1 研究方法148

5.4.2 活动概率149

5.4.3 昼夜活动周期150

5.5 年活动周期152

5.5.1 年活动曲线152

5.5.2 生态季节153

5.5.3 产仔母熊猫的年活动概率154

5.6 讨论154

5.6.1 关于雌性亚成体的扩散行为154

5.6.2 昼夜活动时间的安排155

参考文献156

第6章 秦岭大熊猫的数量157

6.1 秦岭大熊猫的数量157

6.1.1 历史上对秦岭大熊猫数量和分布的了解159

6.1.2 研究区域内大熊猫的数量161

6.1.3 秦岭大熊猫数量的推算167

6.2.1 数量调查的目标172

6.2 大熊猫种群数量调查的目标、要求和方法172

6.2.2 调查结果的准确度173

6.2.3 调查的方式和方法174

6.2.4 如何看待调查的最终结果174

6.3 野生大熊猫数量和栖息地调查的方法176

6.3.1 用痕迹间距离进行个体区分176

6.3.2 用粪便中咬节的长度进行个体区分178

6.3.3 野外调查方法182

参考文献184

第7章 秦岭大熊猫的种群动态186

7.1 种群现状186

7.1.1 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型186

7.1.2 种群的结构和种参数187

7.1.3 种群的遗传结构195

7.2.1 种群动态的模式196

7.2 种群动态196

7.2.2 小种群199

7.2.3 种群动态的研究(与李松岗合作)200

7.2.4 秦岭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214

7.2.5 如何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的种群216

参考文献217

第8章 大熊猫的交配系统218

8.1 性成熟年龄218

8.1.1 雌性220

8.1.2 雄性221

8.1.3 野生大熊猫的世代长度222

8.2 发情期222

8.2.1 发情时期222

8.2.2 发情时天气情况224

8.3.1 研究方法228

8.3 发情时期的通讯行为:对嗅味树的调查228

8.3.2 调查的结果230

8.3.3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232

8.3.4 嗅味标记在个体通讯中的作用——对动物行为的观察234

8.4 求偶与交配235

8.4.1 判断发情的方法235

8.4.2 一雄一雌236

8.4.3 多雄一雌238

8.4.4 发情时雄性个体之间的关系240

8.5 交配制度243

8.5.1 雄性243

8.5.2 雌性244

8.5.3 发情期的行为模式245

8.5.4 雌性对雄性的选择246

参考文献247

9.1 妊娠、产仔和育幼251

第9章 大熊猫的母幼家庭251

9.1.1 连续监视252

9.1.2 怀孕,临产雌体的活动和移动特点252

9.1.3 秦岭野生母熊猫的怀孕期的间隔260

9.1.4 幼仔营洞穴生活时期母熊猫的育幼行为263

9.1.5 幼仔出洞的生活274

9.1.6 母熊猫的护幼行为275

9.2 大熊猫的育幼洞穴276

9.2.1 洞穴的特征276

9.2.2 更换洞穴278

9.2.3 洞穴生活的意义279

9.3 大熊猫幼仔早期的生长发育280

9.3.1 质量的变化280

9.3.3 牙齿的发育282

9.3.4 身体的其他量度282

9.3.2 眼睛的发育282

9.3.5 大熊猫幼仔毛色的变化285

9.4 0至8月龄幼仔发育阶段的划分285

9.5 对大熊猫繁殖状况的评价285

9.6 大熊猫的繁殖行为对策291

9.7 异地保护应该解决繁殖的问题293

参考文献295

第10章 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299

10.1 研究背景299

10.2 样品和方法301

10.2.1 样品301

10.2.2 方法301

10.3 现存种群的遗传多样性308

10.3.1 线粒体SNA RFLP(限制性内切片段长度多型性)308

10.3.4 微卫星DNA多样性(Microsatellite variation)309

10.3.3 DNA指纹图谱309

10.3.2 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309

10.4 讨论313

10.4.1 熊猫种群遗传多要性的评估313

10.4.2 各地理种群内的遗传达室多样性和种群的分化315

10.4.3 熊猫中群的长期生存---对种群及栖息地保护和管理的建议317

参考文献317

第11章 大熊猫的觅食对策和秦岭的竹子320

11.1 大熊猫的取食对策320

11.1.1 大熊猫对食物种类的选择320

11.1.2 大熊猫对竹子的选择323

11.1.3 大熊猫的觅食行为(与张颖溢合作)326

11.2 日食量的估计340

11.2.1 饲养情况下大熊猫的日食量341

11.2.2 野生大熊猫的日食量341

11.3.1 秦岭地区竹林的分布351

11.3 秦岭地区竹林的分布和竹子的生物量351

11.3.2 竹林的生物量352

11.4 熊猫对竹子的消耗量356

11.4.1 熊猫对巴山木竹的消耗量356

11.4.2 熊猫对松花竹的消耗量356

参考文献357

第12章 大熊猫的营养获得368

12.1 从直观的角度分析大熊猫对竹子的消化---正常松花竹笋及熊猫粪便中松花竹笋的形态学研究368

12.1.1 材料与方法369

12.1.2 研究结果369

12.1.3 对形态学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378

12.2 对形态学结果的验证和补充---对大熊猫的食物和粪例所做的化学成分分析382

12.2.1 化学成分分析的材料与方法382

12.2.2 实验结果及讨论382

12.3 熊猫营养物质的获的能量的供给386

12.3.1 各种营养物质贩获得量388

12.3.2 能量的获得391

12.4 一些其他工作393

12.4.1 与竹鼠的比较393

12.4.2 其他竹类资源394

12.4.3 与卧龙地区的熊猫食物及利用情况的比较394

参考文献396

第13章 秦岭中段南坡的物种多样性406

13.1 种子植物的多样性406

13.1.1 多样性的现状406

13.1.2 秦岭中段南坡种子植物群落的特点419

13.1.3 植物群落及其演替426

13.2 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的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状况434

13.2.1 选择蝶类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434

13.2.2 研究方法435

13.2.3 蝶类多样性及区系状况436

13.2.4 讨论446

13.3 秦岭南坡鸟类的多样性(与秦大公合作)447

13.3.1 记录的方法447

13.3.2 秦岭中段南坡的鸟类449

13.3.3 秦岭中段南坡鸟类的垂直分布状况459

13.3.4 独特地理区域中丰富的鸟类多样性460

13.3.5 受到威胁的鸟类多样性461

13.4 秦岭南坡兽类的多样性(与秦大公合作)463

13.4.1 调查研究方法464

13.4.2 秦岭中段南坡现存兽类的多样性465

13.4.3 秦岭中段南坡兽类的垂直分布与区系从属关系469

13.4.4 秦岭兽类区第的形成和特征472

13.5 秦岭中段南坡生物多样性的价值474

13.5.1 存在价值475

13.5.2 实用价值479

参考文献481

第14章 长青自然保护区的管理510

14.1 管理和必要性510

14.2 管理的原则512

14.2.1 原则之一:必须维持生境中重要的生态过程513

14.2.2 原则之二:保护物种的进化潜力514

14.2.3 原则之三:把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515

14.2.4 原则之四:在生态系统中应当前维持适度的扰动机制517

14.2.5 原则之五:管理计划应当具有灵活性519

14.3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519

14.3.1 正确的理解519

14.3.2 生态旅游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520

参考文献522

后记5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