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尹绍清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201818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61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述1
§1-1 工业过程控制的发展概况1
§1-2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2
1·2·1 过程控制系统的组成2
1·2·2 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4
§1-3 过程控制系统的质量指标4
1·3·1 衰减比n5
1·3·2 最大偏差(或称动态偏差)A5
1·3·3 控制时间(过渡时间或回复时间)tc5
1·3·4 余差(静差或残余偏差)Δ5
第二章 过程模型与辨识7
§2-1 单容对象的动态特性7
2·2·1 单容对象的传递函数7
2·1·2 动态方程的讨论9
2·1·3 电加热炉的动态特性10
2·1·4 压力对象10
2·1·5 具有纯滞后的单容对象的特性11
2·1·6 无自平衡能力的单容对象11
§2-2 多容对象的动态特性12
2·2·1 相互独立的双容对象12
2·2·2 相互作用的双容对象14
§2-3 测定对象动态特性的方法15
2·3·1 测定对象动态特性的时域法16
2·3·2 测定对象动态特性的频率法27
2·3·3 用统计相关法测对象的动态特性28
2·3·4 最小二乘法40
思考题与习题45
3·1·1 温度传感器47
§3-1 工业过程的传感器47
第三章 工业过程的检测部件和执行器47
3·1·2 压力及真空度传感器53
3·1·3 流量传感器56
3·1·4 物料电子称量传感器59
3·1·5 物位检测传感器61
3·1·6 其它类型的传感器65
§3-2 传感器的调理电路71
3·2·1 电桥电路71
3·2·2 电荷放大器74
3·2·3 低漂移直流放大器76
3·2·4 高输入阻抗放大器78
3·2·5 光电转换电路80
§3-3 过程控制的执行器81
3·3·1 电动执行器82
3·3·2 气动执行器85
思考题与习题94
第四章 过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95
§4-1 过程计算机的组成与特点95
4·1·1 过程计算机的组成95
4·1·2 工业过程计算机的特点95
§4-2 过程计算机的硬件96
4·2·1 硬件96
4·2·2 字长与功能的关系98
4·2·3 其它一些硬件的选择99
§4-3 过程计算机的软件100
4·3·1 系统软件100
4·3·2 应用软件101
思考题与习题102
5·1·1 过程通道的组成和功用103
第五章 过程通道与巡回检测103
§5-1 概述103
5·1·2 信号变换中的采样、量化和编码104
§5-2 模拟量输入通道108
5·2·1 模拟量输入通道的一般组成和主要功能108
5·2·2 多路转换器108
5·2·3 采样与保持器110
5·2·4 模/数转换器112
§5-3 模拟量输出通道119
5·3·1 多路模拟量输出通道的结构形式119
5·3·2 数/模转换器120
§5-4 过程通道的抗干扰措施126
5·4·1 串模干扰及其抑制126
5·4·2 共模干扰及其抑制127
5·5·1 概述128
§5-5 数字滤波器128
5·5·2 常用数字滤波方法129
§5-6 巡回检测131
5·6·1 巡回检测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31
5·6·2 多路数据采集系统133
思考题与习题135
第六章 单回路计算机控制136
§6-1 概述136
§6-2 调节器及其控制作用137
6·2·1 比例调节器137
6·2·2 比例积分调节器137
6·2·3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138
§6-4 连续PID调节的离散化139
6·4·1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概述139
§6-3 调节器的选型139
6·4·2 常用离散化方法简介140
6·4·3 数字PID控制算法144
§6-5 PID算法的改进146
6·5·1 “饱和”效应及“饱和”作用的抑制146
6·5·2 其它改进算法149
§6-6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150
6·6·1 模拟PID调节器参数整定的实用方法151
6·6·2 数字PID调节器的参数整定和采样周期的选择157
思考题与习题159
第七章 串级计算机控制系统161
§7-1 串级控制原理161
§7-2 串级控制的效果163
7·3·1 副回路的选择168
§7-3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168
7·3·2 主、副调节器控制规律的选择171
7·3·3 调节器与调节阀作用方式的配合171
7·3·4 调节器参数的工程整定方法172
§7-4 串级计算机控制系统174
7·4·1 串级控控制的一般数字算法175
7·4·2 副回路数字算法的设计177
7·4·3 多回路串级控制系统181
思考题与习题181
第八章 特殊用途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182
§8-1 均匀控制系统182
8·1·1 均匀控制的概念182
8·1·2 均匀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182
8·1·3 计算机双冲量均匀控制系统183
8·2·1 比值控制系统的类型184
§8-2 比值控制系统184
8·2·3 计算机比值控制系统186
8·2·2 比值控制系统的实现186
§8-3 分程控制系统187
8·3·1 概述187
8·3·2 分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188
8·3·3 两个调节阀平滑过渡问题190
§8-4 自动选择性控制系统191
8·4·1 概述191
8·4·2 选择性控制的类型191
8·4·3 调节设备选择与参数整定194
8·4·4 窑炉多变量选择性燃烧计算机控制系统196
8·5·1 概述200
8·5·2 低循环倍率锅炉给水全程控制系统200
§8-5 全程控制系统200
8·5·3 全程计算机控制程序框图208
§8-6 前馈控制系统210
8·6·1 前馈控制的概念210
8·6·2 前馈控制器的控制规律210
8·6·3 前馈控制的形式210
8·6·4 前馈-反馈控制213
8·6·5 前馈-串级控制215
8·6·6 前馈控制的应用场合216
思考题与习题217
第九章 有纯延迟的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218
§9-1 过程纯延迟对控制质量的影响218
§9-2 大林(Dahlin)算法221
9·2·1 大林算法的基本形式221
9·2·2 大林算法的程序流程223
9·2·3 大林算法的参数整定224
9·2·4 振铃现象及其消除方法225
§9-3 史密斯(Smith)预估器算法229
9·3·1 史密斯预估器的模型补偿原理229
9·3·2 数字史密斯预估控制系统231
9·3·3 史密斯预估控制系统抗干扰性能分析233
9·3·4 史密斯预估器完全抗干扰设计238
§9-4 高滕(Gautan)和马札雷森(Mutharasan)算法241
§9-5 自适应史密斯预估控制方法244
§9-6 多变量史密斯预估器249
思考题与习题251
第十章 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253
§10-1 概述253
10·1·1 飞行控制系统253
10·1·2 热处理炉温度控制系统254
10·1·3 精馏塔温度控制255
10·1·4 人工气候室255
§10-2 相对增益分析法256
10·2·1 应用直接法确定耦合系统的耦合程度256
10·2·2 相对增益矩阵259
10·2·3 相对增益的确定260
10·2·4 第二放大系数的直接计算法261
10·2·5 相对增益矩阵的特性262
10·2·6 相对增益分析法的应用263
§10-3 对角阵解耦法265
10·3·1 耦合对象的耦合形式及其数学描述265
10·3·2 解耦器的结构形式及其在系统中的配置268
10·3·3 解耦条件270
10·3·4 对角阵解耦设计法272
§10-4 计算机解耦控制系统设计283
§10-5 多变量前馈控制系统287
§10-6 多变量前馈-反馈控制系统289
思考题与习题289
第十一章 最优过程控制系统292
§11-1 最优控制的概念292
11·1·1 动态最优控制292
11·1·2 静态最优控制293
§11-2 静态最优控制系统294
11·2·1 模型法静态最优控制系统294
11·2·2 搜索法静态最优控制系统304
§11-3 动态最优控制系统313
11·3·1 离散最优二次型控制313
11·3·2 最优控制的动态规划法317
思考题与习题319
12·1·1 自适应控制问题的提出321
第十二章 自适应工业过程控制系统321
§12-1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321
12·1·2 自适应控制的定义和分类322
§12-2 自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324
12·2·1 自校正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325
12·2·2 最小方差控制器和极点配器控制器326
12·2·3 最小二乘参数估计329
12·2·4 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器330
12·2·5 极点配置自校正控制系统的参数估计331
§12-3 自校正控制系统实例333
12·3·1 造纸工业中纸张的基本重量和湿度控制333
12·3·2 矿石粉碎机控制335
思考题与习题337
13·1·1 集散控制系统的产生338
第十三章 集散控制系统338
§13-1 概述338
13·1·2 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339
13·1·3 集散控制系统的优点339
13·1·4 集散控制系统发展概况340
§13-2 基本控制器341
13·2·1 基本控制器的构成341
13·2·2 基本控制器的功能342
13·2·3 基本控制器的工作方式343
13·2·4 基本控制器的工作原理343
13·2·5 基本控制器的可靠性345
13·2·6 基本控制器的组态345
§13-3 就地操作员接口352
13·3·1 DEP的基本功能352
§13-4 数据通信系统353
13·4·1 数据通信方式353
13·3·2 DEP的组成部分353
13·3·3 对DEP的设计要求353
13·4·2 通信网络结构354
13·4·3 通信控制方式356
13·4·4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358
§13-5 CRT操作台和上位计算机控制358
13·5·1 CRT操作台的组成358
13·5·2 操作站的功能359
13·5·3 操作站的可靠性359
13·5·4 带管理计算机的综合操作中心359
思考题与习题360
参考文献360
热门推荐
- 1955271.html
- 3384797.html
- 3218936.html
- 2983842.html
- 426240.html
- 298860.html
- 534042.html
- 2458514.html
- 831964.html
- 35493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8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7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1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264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61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1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906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5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118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