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启蒙论 佘贵学与中国文化启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启蒙论 佘贵学与中国文化启蒙
  • 陈海文著 著
  • 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 ISBN:019593747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6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启蒙论 佘贵学与中国文化启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文化启蒙的课题3

Ⅰ.中国启蒙的困境3

Ⅱ.启蒙课题与启蒙运动20

Ⅲ.启蒙的传统与犹豫29

i.德国启蒙运动29

ii.法国启蒙运动37

iii.英国启蒙运动43

iv.小结47

Ⅳ.议程的开展50

i.中国启蒙的「繁复景观」50

ii启蒙方法论54

第一部 理念型61

第一章:启蒙理念型61

Ⅰ.引言61

Ⅱ.启蒙理念型建构(1):核心价值65

i.理念型方法论65

ii.「自主性」77

iii.「自觉性」81

iv.「知识」83

v.结语86

Ⅲ.启蒙理念型建构(2):取向与界线88

i.论启蒙界线88

ii.界线的探索92

(a)「突破」92

(b)「明晰」93

(c)「控制」94

(d)「秩序」95

iii.小结96

Ⅳ.结语97

i.回顾启蒙理念型97

ii.从理念型到理念人99

第二章:「启蒙」与「觉悟」——理念型研究的开展103

Ⅰ.引言103

Ⅱ.启蒙与志业109

i.论启蒙的非理性向度109

ii.从韦伯到启蒙113

(a)科学志业重探113

(b)科学志业与方法116

(c)政治志业重探119

(d)政治志业与伦理123

Ⅲ.自我的重塑127

i.「真人」的追求127

(a)「成熟」127

(b)「气魄」129

(c)「化育」130

(d)「恻隐」132

ii.诸神之战场133

(a)逼切的生活133

(b)自我的技艺135

(c)理性的超越137

Ⅳ.结语138

i灵魂深处138

ii.人间条件140

第二部 类型学145

第三章:启蒙类型学——破解启蒙心态(11)145

Ⅰ.引言145

Ⅱ.启蒙类型学:基本形式151

Ⅲ.启蒙类型学:类型的界说(1)154

i.「道德—理性」向度160

(a)「理性主义」161

(b)「科学」174

(c)小结184

ii.「道德—非理性」向度186

(a)「气魄」188

(b)「神圣」197

第四章:启蒙类型学——破解启蒙心态(2)207

Ⅰ.引言207

Ⅱ.启蒙类型学:类型的界说(2)209

i.「非道德—理性」向度209

(a)「玩世主义」210

(b)「个人主义」218

ii.「非道德—非理性」向度227

(a) 「感官主义」229

(b)「权威主义」239

iii.结语251

Ⅲ.启蒙课题的重构251

中间考察259

中间考察:中国启蒙事业259

Ⅰ.论启蒙事业259

Ⅱ.中国启蒙事业提纲265

i.历史轨迹265

ii.社会运动267

iii.社会神话270

iv反传统274

v.民族主义277

vi.启蒙事业的黄昏279

Ⅲ.儒学与启蒙:论「儒学第三期发展」282

i.中国文化/文化中国282

ii.唐君毅285

(a)天人之道、幽明之故285

(b)中国文化视野288

(c)人生与人文291

(d)人文、文化、悲剧.294

(e) 判教与还元301

(f)附论:牟宗三306

iii.杜维明309

(a)国际学坛309

(b)「以边陆为中心」318

(c)灵根自植?323

iv.诠析新儒学330

Ⅳ.结语334

第三部 后设社会学339

第五章:社会学的启蒙(1)——社会学理论解题339

Ⅰ.引言339

i.从文化启蒙到社会学339

ii.社会学的论述空间343

Ⅱ.论社会与社会学347

i.论社会347

(a)描述性界说348

(b)概念性界说351

(c)集合之集合355

ii.论社会学361

Ⅲ.社会学理论364

i.社会学理论解题364

ii.理论知识的证立368

iii.启蒙与社会学理论371

iv 人本社会学377

Ⅳ.理论逻辑的开展381

i.「现代性」社会学381

ii.「后现代性」社会学383

(a)「非核心化」385

(b)「反基础论」388

(c)「反必然性」390

iii.社会学:启蒙与退却395

第六章:社会学的启蒙(2)——中国社会学解题401

Ⅰ.引言401

Ⅱ.社会学的传统构成410

i学科性格问题410

ii.席尔斯论社会学传统415

iii.列尔斯伯论社会学传统420

iv.传统的吸纳422

Ⅲ.社会学的传统与中国化426

i.背景脉络426

ii.传统与中国社会学论述434

iii.从「普遍」到「特殊」441

Ⅳ.后设社会学445

i.转化与接合445

ii.志业与承担447

iii.人文与诠析450

iv.反思与载体454

Ⅴ.结语:中国社会学与中国文化459

第四部 社会本体论463

第七章:启蒙与社会轸域——社会本体论范畴(1)463

Ⅰ.引言463

Ⅱ.启蒙课题的轨迹471

i.进路的重溯471

ii.类型建构问题473

(a)类型的并立473

(b)类型、境界、冲突479

(c)个人的抉择482

(d)启蒙与修业486

Ⅲ.启蒙社会学:从课题到研究纲领491

i.启蒙与社会之再认491

ii启蒙社会学视野494

iii.人文、价值、社群500

Ⅳ.结语506

第八章:启蒙与神圣轸域——社会本体论范畴(2)509

Ⅰ.引言509

Ⅱ神圣社会学(1):普遍社会学之部511

i.道德的纠结511

ii.神圣与社会516

iii.(非)神圣社会学(i)525

iv. 启蒙与道德538

Ⅲ.神圣社会学(2):中国社会学之部542

i.(非)神圣社会学(ii)542

ii.论天人之际549

iii.神圣、气象、圣贤556

Ⅳ.结语561

第九章.启蒙与文化轸域——社会本体论范畴(3)565

Ⅰ.神圣与文化565

Ⅱ.论中国文化构成578

i.「传统」580

ii.「抒情」592

Ⅲ.文化、启蒙与救赎603

Ⅳ.结语:启蒙与现代化6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