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 陆南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6386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16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837页
  • 主题词: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苏联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划经济理论的渊源1

第一节 先从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谈起1

第二节 列宁的设想4

第二章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的原因与过程20

第一节 1924—1929年围绕新经济政策的党内争论与斗争20

第二节 工业化与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全面建立与巩固26

第三节 农业全盘集体化使农业成为斯大林统制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50

第四节 产品经济观一直占主导地位65

第五节 俄国传统、“大清洗”与斯大林个人品性的影响75

第三章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弊端79

第一节 基本特点79

第二节 主要弊端85

第四章 经济体制空前地中央集权化、凝固化与阵营化91

第一节 战时经济体制空前地中央集权化91

第二节 战后不思改革的原因97

第三节 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阵营化106

第五章 苏联第一个改革者赫鲁晓夫上台执政120

第一节 消除政治恐怖,让人民过上正常生活122

第二节 反对斯大林个人崇拜是进行改革绕不过的一步126

第三节 通过斗争巩固领导地位133

第六章 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改革138

第一节 把农业改革放在突出的优先地位138

第二节 以扩权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计划体制改革142

第三节 以提高物质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农产品采购制度改革146

第四节 个人副业管理制度改革149

第五节 机器拖拉机站的改组154

第六节 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制度的改革164

第七节 垦荒、扩种玉米与畜产品产量赶超美国的政策166

第七章 赫鲁晓夫时期的工业管理体制改革174

第一节 1957年工业和建筑业大改组之前的局部性改革174

第二节 工业和建筑业的大改组179

第八章 赫鲁晓夫时期为推动改革积极提倡经济理论讨论196

第一节 对斯大林经济理论的重新审视196

第二节 利别尔曼建议和寻觅改革新思路205

第九章 赫鲁晓夫时期经济改革评析213

第一节 赫鲁晓夫时期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213

第二节 赫鲁晓夫时期改革未取得成功的原因219

第三节 赫鲁晓夫下台的原因229

第十章 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的调整政策与经济改革措施236

第一节 调整与修改政策237

第二节 对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酝酿的经济改革进行试验243

第十一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的农业体制改革250

第一节 对农业状况的基本总结250

第二节 农产品采购制度的改革255

第三节 国营农场推行完全经济核算制258

第四节 为加强农民个人物质利益采取的重要改革措施263

第五节 增加农业投资与发展跨单位合作组织271

第六节 农业与农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74

第十二章 全面推行新经济体制280

第一节 改革的大体过程与基本原则280

第二节 重新建立部门管理体制283

第三节 改革计划体制291

第四节 企业利润分配制度的改革297

第五节 物资技术供应体制的改革313

第六节 工业品批发价格的改革321

第十三章 对部门管理体制原则的再讨论再认识326

第一节 对彻底改革部门管理体制的新探索327

第二节 对经济管理的集中与分散关系问题的探索341

第三节 经济管理民主化与自治问题349

第十四章 勃列日涅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评析354

第一节 设计的改革原则与目标未能实现355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停滞不前的原因357

第三节 体制改革停滞产生的严重经济后果394

第四节 两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412

第十五章 安德罗波夫与契尔年科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421

第一节 安德罗波夫时期在改革必要性问题上的理论探索421

第二节 对一些重要问题在理论上提出新看法438

第三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些政策与措施443

第四节 契尔年科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451

第十六章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的背景与面临的主要问题463

第一节 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463

第二节 戈尔巴乔夫面临的主要问题469

第十七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480

第一节 对改革发展阶段的若干论述480

第二节 经济体制改革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内容483

第十八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与理论探索516

第一节 把解决人的问题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516

第二节 对所有制理论的重新认识524

第三节 从克服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偏见到认同市场经济527

第四节 进一步修正社会发展阶段理论529

第十九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以企业为出发点的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构想533

第一节 先从根本改革经济体制的目的与主要内容说起533

第二节 以企业作为改革出发点的缘由与目标536

第三节 农业企业推行以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543

第二十章 戈尔巴乔夫时期主要宏观经济体制改革思路547

第一节 以取消指令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计划体制改革548

第二节 从集中分配向批发贸易过渡的物资技术供应体制改革553

第三节 价格体制改革是向新机制过渡的必要条件557

第四节 财政信贷体制的改革560

第五节 中央经济管理机构本身的改组564

第六节 可以得出的简要结论——经济体制发生根本性变化566

第二十一章 戈尔巴乔夫积极推动对外经济体制改革568

第一节 对外政策日趋经济化569

第二节 赋予各部门、企业直接进入国外市场的权利572

第三节 摆脱传统理论束缚,开拓非传统的对外经济合作形式575

第四节 积极调整对外经济关系的地区战略579

第二十二章 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失败原因分析584

第一节 客观因素——阻碍机制与阻力对改革的影响日益增大584

第二节 主观原因——一系列改革政策的严重错误608

第三节 改革失败加速了苏联剧变的进程615

第二十三章 俄罗斯独立执政与推行激进式转轨的缘由621

第一节 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621

第二节 转轨方式的争论与方案626

第三节 推行激进式“休克疗法”改革的历史背景630

第四节 有关激进、渐进转轨方式的浅见638

第二十四章 叶利钦执政时期主要宏观经济体制的转型643

第一节 价格自由化643

第二节 财税体制改革649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664

第四节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671

第五节 对外经贸合作体制改革679

第二十五章 叶利钦执政时期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私有化685

第一节 所有制基本理论的误区导致的严重后果685

第二节 私有化的含义与目标689

第三节 私有化进程与方式方法692

第四节 对私有化的评价709

第五节 农业所有制改革717

第二十六章 对叶利钦时期经济转轨的评价722

第一节 总体评价722

第二节 出现严重经济转轨危机的原因728

第二十七章 普京的治国方略、经济发展与转轨政策的调整738

第一节 普京第一任期的主要政绩738

第二节 先从普京要实现的总目标与其治国思想谈起740

第三节 体现普京治国思想的治国方略与政策749

第二十八章 普京执政以来的经济转轨政策与措施763

第一节 继续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改革764

第二节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767

第三节 对税制进行重大改革771

第四节 整治银行业与完善银行体制774

第五节 社会保障体制的新一轮改革776

第六节 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783

第二十九章 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分析787

第一节 盘点普京第一任期的经济787

第二节 普京第二任期的主要任务仍是加速经济发展793

参考文献8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