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媒介人种论 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海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781127099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9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传播媒介-人种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媒介人种论 媒介、现代性与民族复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传媒与现代性的遇合…………………4
当代传媒问题与现代性…………………5
当代中国传媒问题…………………8
中国传媒问题的历史视角…………………10
大众传媒历史的主体视角…………………12
第二节 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17
现代性…………………17
传播人种学…………………27
第三节 整体架构…………………37
基本观点…………………37
研究方法…………………38
介入视角…………………40
全书结构…………………41
第二章 社会结构的现代化转型:报刊…………………43
第一节 维新派:新民族-国家的初步想象…………………44
维新派报刊…………………45
报人群体特征…………………46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51
选择报刊…………………55
第二节 革命派:新国家形象的雏形建构…………………57
革命派报刊…………………59
报人群体特征…………………61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64
报刊思想…………………67
第三节 《新青年》同人:新社会的整体构想…………………70
新文化运动报刊…………………71
《新青年》同人的特征…………………73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76
报刊思想…………………80
小结…………………83
想象的社群…………………84
报人特征…………………86
传统文化底质…………………88
第三章 新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电影…………………92
第一节 被批判者:时空错位的叙事…………………94
错误的影像…………………95
影像制造者的错误…………………98
谁的错误…………………101
第二节 被肯定者:十七年电影经典叙事…………………106
正确的影像…………………106
正确影像的塑造者…………………110
叙事策略…………………113
叙事模式分析…………………115
第三节 幕后叙事者:颠覆与重构…………………121
颠覆与重建…………………121
样板戏电影叙事者…………………125
样板戏电影叙事…………………129
小结…………………134
影像国家…………………134
影像塑造群体…………………138
影像崇拜…………………139
影像化现代性…………………142
第四章 现代化社会的再转型:电视…………………145
第一节 管制者:控制与放开的双重干预…………………147
“总设计师”:电视功能的复位…………………148
管理者:干预行为的合法性…………………154
无形操纵者:电视广告…………………162
第二节 生产者:权力结构与认同建构…………………170
生产者的结构…………………170
生产者的权力…………………176
名人:谈话中的权威解构…………………180
第三节 受众:传统颠覆与现代重构…………………184
儿童:父权的质疑…………………185
农民:宗法观念的最后守卫者…………………189
女性:象征权力的争夺…………………192
小结…………………196
政治场:干预矛盾中的强硬…………………198
经济场:全球语境中的强大…………………202
文化场:危机架构中的强盛…………………206
第五章 多元现代性展望:数字传媒…………………210
第一节 网民:网络共和国民主…………………212
主体身份危机…………………213
网络民主…………………220
网络受众的群体特征…………………226
第二节 “手机一族”:传统的复归…………………230
人性化的“第五媒体”…………………230
“中国人的媒介”:短信息…………………235
手机的现代性影响…………………237
第三节 他者:非领土扩张化…………………240
他者之分:文化模式…………………241
他者之合:整合汇流…………………243
他者之变:全球化…………………245
他者之义:中国现代性展望…………………248
小结…………………250
媒介帝国主义…………………250
数字化“反侵略”…………………252
数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255
结论…………………258
大众传媒主导群体…………………258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261
中国现代性复兴…………………264
国家和资本干预…………………271
中国知识分子精神…………………275
附:媒介奥运与民族—国家认同…………………279
现代奥运会的动力…………………279
奥运会的中国动力…………………283
媒介奥运与中国认同重构…………………286
参考文献…………………289
后记…………………295
热门推荐
- 3474591.html
- 937169.html
- 971924.html
- 1465003.html
- 3032915.html
- 375734.html
- 382510.html
- 2307107.html
- 1662676.html
- 1890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12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99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73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8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84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3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1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10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