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主义与解释学 以“历史性”概念为核心的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历史主义与解释学 以“历史性”概念为核心的考察
  • 李永刚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主义与解释学 以“历史性”概念为核心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古典历史主义与方法论解释学10

第一节 历史主义概述11

一、“历史主义”的含义11

二、欧洲历史意识的觉醒与历史主义的萌芽14

三、启蒙运动与浪漫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义”20

第二节 维柯的“历史主义的解释学”:古典历史主义与方法论解释学融合的雏形29

一、“真理就是创造”30

二、历史主义的解释学:“新”科学的基本方法32

三、“发现真正的荷马”:历史主义的解释学的应用36

第三节 赫尔德:以“人道”为旨归的历史主义的解释学40

一、以“人道”为旨归的历史哲学40

二、表现主义的解释学45

三、理解《圣经》:历史主义的解释学的应用49

第四节 黑格尔:历史主义视域中的辩证法与解释学51

一、历史主义与辩证法52

二、历史主义与解释学57

三、历史辩证法与哲学解释学60

第五节 施莱尔马赫:历史主义的“普遍解释学”63

一、作为理解的艺术的“普遍解释学”63

二、“重构说”69

第六节 历史学派:历史主义与解释学融合于“历史科学”71

一、兰克:二重性的历史主义“理解”观72

二、德罗伊森:历史方法与解释学82

第七节 狄尔泰:历史主义的“生命解释学”88

一、“生命”与“历史理性批判”88

二、心理学:生命与体验91

三、解释学:体验、表达与理解95

四、历史主义困境100

第二章 “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与现象学的解释学106

第一节 实际性的现象学解释学109

一、作为哲学家的海德格尔的“前史”109

二、实际性的现象学解释学112

三、“历史”现象的“形式指示”126

第二节 “此在解释学”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135

一、从“主体一客体”的认识论模式到“此在一世界”的解释学模式136

二、理解与解释:此在解释学的建构146

三、时间与时间性153

四、历史性与“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166

第三章 “第二等级的历史主义”与哲学解释学183

第一节 艺术作品理解的共时性与历史性185

一、对“审美意识”的批判185

二、“共在”与“共时性”190

三、游戏194

四、节日198

五、艺术作品理解的共时性与历史性202

第二节 理解的共时性与历史性204

一、“视域融合”205

二、解释学循环209

三、前理解学说217

四、时间距离226

第三节 “效果历史意识”:“历史性的解释学”的基础231

一、效果历史原则:从“历史意识”到“效果历史意识”232

二、“效果历史意识”对“应用”问题的恢复237

三、“效果历史意识”的共时性与历史性243

四、理解的语言性:“历史性的解释学”的存在论根据255

第四章 “历史性的解释学”与相对主义问题258

第一节 “理解的历史性”与相对主义:贝蒂、赫施与伽达默尔的争论264

一、方法论解释学的“客观性”诉求265

二、批判与反批判:贝蒂、赫施与伽达默尔的争论272

三、“理解的历史性”与相对主义278

第二节 海德格尔“此在的真理”与相对主义282

一、传统真理观及其批判283

二、作为“此在的展开”的真理286

三、“此在的真理”与相对主义289

第三节 伽达默尔“解释学真理”与相对主义293

一、“真理”与“方法”294

二、作为“游戏一对话”的解释学真理297

三、作为“实践智慧”的解释学真理302

四、作为真善美之统一的解释学真理308

结语313

参考文献315

后记3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