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薪火相传承文明 中国儒学的流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薪火相传承文明 中国儒学的流变
  • 解光宇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2678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88页
  • 主题词:儒家-思想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薪火相传承文明 中国儒学的流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儒之渊源1

一、“儒”的起源与含义1

第一章 甲骨文字窥端倪1

二、儒家先驱周公及其思想3

三、老子是殷商派老儒6

第二章 删定六经承文明10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思想10

一、孔子生平10

二、孔子思想的核心:仁11

三、“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14

四、“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15

五、删定六经18

六、孔门弟子21

一、孟子的生平及学术渊源28

第三章 以民为本倡性善28

——孟子的哲学思想28

二、性善论与四端说31

三、孟子的政治思想34

第四章 礼法并重制天命38

——荀子的哲学思想38

一、荀子生平38

二、“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关系思想39

三、性恶论43

四、礼法并重的政治思想47

第五章 野火不尽吹又生50

— 秦汉之际的儒学50

一、儒学在秦的重创50

二、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乎?53

第六章 罢黜百家独风流57

——“独尊儒术”与董仲舒的哲学思想57

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57

二、董仲舒的哲学思想59

三、“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论66

第七章 末世衰微借“天谴”68

——王充等人对谶纬神学的批判68

一、谶纬的流行68

二、扬雄对谶纬神学的批判69

三、桓谭对谶纬神学的批判71

四、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72

第八章 今古经学共传承76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76

一、今文经学77

二、古文经学78

三、郑玄及其经学成就80

第九章 以道释儒开新面82

——魏晋时期儒学的玄学化82

一、经学衰落与玄学的兴起82

二、援道入儒,儒道结合83

三、魏晋经学的基本成就89

四、南北经学的分立93

第十章 建构道统兴儒学100

——韩愈与唐代儒学的复兴100

一、隋朝儒学概况100

二、唐初经学的统一107

三、韩愈、李翱与儒学复兴113

——理学先驱:宋初三先生123

一、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23

第十一章 弘扬道统明正学123

二、胡瑗127

三、孙复129

四、石介131

第十二章 天人宇宙细探究134

——理学奠基人:周敦颐、张载、邵雍134

一、周敦颐134

二、张载138

三、邵雍143

第十三章 开拓创新理昭然147

——理学体系的雏形:二程理学思想147

一、理本论148

二、格物致知论150

三、人性论151

四、程门后学155

第十四章 广大精微综百代162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思想162

一、生平与著作162

二、理本气末论165

三、气禀人性论167

四、格物致知论169

五、朱熹的历史地位171

六、朱门诸子172

第十五章 简易工夫终久大175

——陆九渊心学思想175

一、生平与著作175

二、心即理176

三、鹅湖之会181

四、陆门弟子187

第十六章 珍重友朋相切琢191

——朱熹讲友191

一、张栻191

二、吕祖谦194

三、陈亮197

四、叶适199

第十七章 以图至治在儒学202

——元代理学202

一、元代理学概说202

二、赵复、许衡、吴澄、刘因203

三、郑玉与“和会朱陆”209

第十八章 三部《大全》统天下215

——明初理学215

一、程、朱理学独尊215

二、明初诸儒216

三、陈献章、湛若水心学思想222

三、陈献章、湛若水心学思想222

第十九章 为学三变致良知——王守仁心学228

一、心学崛起的背景228

二、王守仁生平及“为学三变”230

三、“致良知”的心学体系233

四、王门诸子239

第二十章 经世致用体民情247

——明清实学思潮247

一、实学的兴起247

二、明清之际三大家255

三、颜李学派与戴震哲学267

四、中国古代儒学的终结274

主要参考书目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