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
  • 马胜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85340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247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59页
  • 主题词:企业-破产-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破产制度重构 一个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研究框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 1

1.1 问题的缘起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4

1.2.1 文献查新 4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析 5

1.2.3 国内研究现状评析 12

1.2.4 简单的小结 17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8

1.3.1 研究目的 18

1.3.2 研究意义 18

1.4 研究进路与方法 19

1.4.1 研究进路 19

1.4.2 研究方法 20

1.5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21

1.6 基本约定 22

第2章 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诠释:一个分析的基准 24

2.1 从公司治理说起 24

2.2 企业相机治理的理论模型及基本解释 25

2.3 相机治理视角下的最优(optimal)破产制度设计 31

2.3.1 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破产制度设计 31

2.3.2 不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优破产制度设计 34

2.4 小结 37

第3章 企业破产过程中的博弈研究:相机治理视角 38

3.1 不对称信息与博弈论 38

3.2.1 模型假设 40

3.2 债务企业与股东(政府)的博弈 40

3.2.2 博弈模型 43

3.2.3 模型的解及基本诠释 44

3.2.4 结论 49

3.3 债务企业与债权人的博弈分析 50

3.3.1 博弈之一:审计还是不审计 51

3.3.2 博弈之二:和解整顿还是破产清算 62

3.4 债务企业、股东(政府)、债权人的三方博弈67

3.4.1 模型假设 68

3.4.2 博弈模型 69

3.4.3 模型求解 69

3.4.4 结论 71

3.5 债务企业、职工及抵押债权人之间的博弈 73

3.6 小结 75

第4章 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模式设计 82

4.1 相机治理模式刍议 82

4.1.1 从公司治理到相机治理 82

4.1.2 相机治理主体的选择 87

4.1.3 相机治理中的信号传递机制 88

4.1.4 相机治理的程序 92

4.1.5 企业相机治理模式 93

4.2 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94

4.2.1 控股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95

4.2.2 中小股东的相机治理模式 97

4.3 债权人的相机治理模式 99

4.4 职工的相机治理模式 106

4.5 其他相机治理主体的相机治理模式 110

4.6 基于相机治理模式的破产程序改进设计 112

第5章 破产、博弈与相机治理的实证研究:以我国国有企业为例 118

5.1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机制分析:一个回归模型 118

5.1.1 基于相机治理分析的国有企业破产模式假说 118

5.1.2 回归模型设计 120

5.1.3 样本选取 121

5.1.4 回归结果 122

5.1.5 模型检验 123

5.1.6 结论 124

5.2 国有企业破产过程中的相机治理机制失效分析125

5.2.1 债权人的无权地位及其相机治理机制失灵126

5.2.2 相机治理主体的二级错位导致了国有企业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 127

5.2.3 行政干预制度,相机治理机制无法实施130

5.3 实践证据: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破产过程分析131

5.3.1 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破产过程描述131

5.3.2 两个具体国有企业破产案例的实证分析 134

5.3.3 结论 157

第6章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制度检视与效率重考 159

6.1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演进及实践考察 159

6.1.1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制度演进与检视 159

6.1.2 在既有的破产制度框架下我国企业的破产实践考察 162

6.2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171

6.2.1 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171

6.2.2 非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效率重考 184

6.3.1 政策性破产侵害债权人权益探析——来自国有企业的证据及解释 186

6.3 案例研究:政策性破产与市场化破产的比较分析 186

6.3.2 “郑百文破产重组案”剖析——一个非国有企业市场化破产的典型代表 188

第7章 我国企业破产制度的重构:改革建议 196

7.1 解决相机治理机制的失效问题 196

7.1.1 建立债权人对破产企业的接管制度,确保其相机治理作用的充分发挥 196

7.1.2 扼制治理主体的二级错位,确保内部治理向相机治理的理性回归 198

7.1.3 减少行政干预,统一破产制度,充分发挥相机治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 199

7.1.4 培育相机治理机制有效实施的土壤 200

7.2 企业破产制度的革命性变革:由政策性破产向市场化破产演进 203

7.2.1 政策性破产制度的特征及其固有缺陷 203

7.2.2 构筑市场化的企业破产制度 204

7.3.1 重建破产预警制度 206

7.3 破产法律制度的重塑 206

7.3.2 重新定义破产边界 210

7.3.3 重构破产清算制度 212

7.3.4 重构和解重整制度 214

7.4 配套制度的改革 216

7.4.1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16

7.4.2 金融体制的改革 220

7.4.3 资本市场的改革 223

7.4.4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227

7.5 制定国有企业破产制度的过渡期改进措施 230

参考文献 232

后记 2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