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宫殿考古通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杨鸿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 ISBN:780047343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6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宫殿考古通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宫殿考古概说1
第一节 宫殿考古是建筑史学发展的要求1
第一章 宫殿与社稷的前身——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与“昆仑”1
第一节 氏族公社的“大房子”半坡遗址F1——目前所知最早的公共建筑1
一、氏族社会的“大房子”1
第二节 宫殿考古的学科归属3
二、氏族公社向酋邦转化导致“大房子”的质变5
第三节 宫殿考古的认识论与方法论6
第二节 “黄帝时明堂”——昆仑——目前所知最早的神殿·国王社稷的祖型6
一、关于原始明堂的两则记录7
二、原始明堂——“社”的祖型9
三、“黄帝时明堂”复原设想15
四、“昆仑”=干阑=京(?)16
第一节 大地湾F901的原状与性质19
第二章 论宫殿的雏形——从大地湾F901看“黄帝合宫”19
第二节 论“黄帝合宫”的形制22
第三章 论二里头遗址所反映的原始宫殿26
第一节 从二里头F1看“夏后氏世室”26
一、大夯土台高度的复原27
二、廊庑复原28
三、大门复原30
四、主体殿堂复原30
第二节 宗、庙一体建筑——二里头F235
一、围墙及廊庑37
二、庭院39
三、主体殿堂39
四、大墓(M1)40
第三节 夏朝宫廷建筑的营造成就41
第四章 商都亳的宫城——偃师(尸乡)商城Ⅰ号址43
第一节 “前朝后寝”、“左祖右社”的王宫建筑群43
二、王宫45
一、小城——宫城(Ⅰ号址)45
三、宫城主殿D1左侧的寝殿别院—D446
四、D5——祖庙(?)48
五、主殿右侧的社、稷、坛51
第二节 宫廷苑囿的池沼52
第三节 殷商创始的“四阿重屋”宫殿新形制54
第五章 郑州商城的宫殿56
第一节 长屋宫殿——C8G15基址57
第二节 干阑遗迹——C8G16基址58
第三节 台榭残存60
一、台榭遗迹60
二、甲骨文?提供了台榭的佐证61
第六章 殷晚期的离宫——小屯“殷墟”63
第一节 近畿离宫63
一、长屋殿堂乙二十67
二、眺望洹水的楼阁甲十二67
第二节 小屯离宫的殿堂与楼阁67
第三节 妇好墓上的享堂“母辛宗”68
一、一号房基即卜辞“母辛宗”遗迹70
二、“母辛宗”复原72
三、殷商王室贵族墓上建宗的制度与宗的形制76
第七章 殷商的方国宫廷建筑——黄陂盘龙城及周原凤雏遗址77
第一节 长江流域的方国宫殿——盘龙城F1、F2、F377
一、遗迹概况78
二、F1复原80
三、F2复原85
四、F3复原88
第二节 殷晚期周原邦君宗庙——岐山凤雏甲组基址89
一、遗址反映的建筑形制90
二、遗址反映的结构及构造情况95
第三节 殷商宫廷建筑的营造成就99
一、方向的测定99
三、木构的镂刻与纹彩以及壁画100
四、青铜构件与饰件100
二、“四阿重屋”的创造100
五、建筑石雕101
六、织物装饰101
七、土砌块的推广102
八、木结构103
第八章 从考古学材料推断“周人明堂”形制104
第一节 考古学研究:破解“周人明堂”的千古之谜104
一、“周人明堂”的渊源——三代宫廷前殿的一脉相传105
二、从“周人明堂”发展源流可以推知它是高台建筑106
第二节 “周人明堂”的复原设想108
第三节 周原的“瓦屋”宫殿112
一、磉114
二、擎檐柱116
三、序116
四、四阿瓦屋117
第九章 东周王城宫廷建筑遗存120
第一节 楚纪南城宫殿遗址的反映122
第十章 从东周诸侯国宫城遗址看周朝宫殿制度122
第二节 秦都雍城王室建筑——马家庄3号遗址126
第三节 鲁国故城宫殿遗址128
第四节 齐临淄宫殿遗址132
一、大城132
二、小城134
第五节 赵邯郸宫殿遗址135
一、赵武灵王的宫城“赵王城”135
二、“大北城”中的宫殿遗存139
第六节 燕下都宫殿遗址139
第七节 周朝宫殿制度142
第十一章 东周列国的“高台榭,美宫室”143
第一节 “天下第一台”——楚灵王章华台145
第二节 飞阁复道相连的秦咸阳宫殿——1号遗址151
一、建筑体形问题153
二、空间组织及其功能性质问题159
三、结构和构造问题166
第三节 中山国王陵上的享堂172
一、中山王陵上的享堂形制174
二、《兆域图》反映的尺度及图面比例185
三、《兆域图》反映的陵园规划设计187
四、陵墓上建享堂的源流192
第四节 春秋秦宫铜构——金釭196
第五节 燕下都宫殿的陶制脊饰204
第十二章 周朝宫廷建筑的营造成就206
第一节 营造器具的使用和工种的分化206
一、营造器具206
二、专业分工208
第二节 土结构的成就——版筑和泥土砌块的定形208
第三节 木结构的成就——栌、栾和抬梁屋架的创造209
第四节 人工建筑材料的应用212
第五节 建筑装饰的多样化213
第一节 与自然形胜融为一体的规划设计思想215
第十三章 秦帝国气吞山河的宫殿群落215
第二节 不可一世的新朝宫前殿——“阿房”217
第三节 东海疆的“国门”——“碣石门”与“碣石宫”217
一、碣石门220
二、碣石宫221
第十四章 “非壮丽无以重威”——西汉宫殿228
第一节 未央宫前殿和椒房殿229
一、反宇杰作——凹曲屋盖的先声229
二、宫城230
三、前殿232
四、后宫——椒房殿与掖庭237
第二节 桂宫明光殿241
一、前殿244
二、后宫251
第三节 杜陵的寝殿和便殿255
一、陵园总体概况256
二、寝园总体布局256
三、寝殿258
四、便殿261
第四节 复古主义的长安明堂辟雍262
一、汉长安城南郊明堂辟雍的认定262
二、以遗址对照文献来考察长安明堂形制267
三、遗迹现象所揭示的工程做法276
四、明堂总体复原考察278
第五节 王莽九庙282
第十五章 南越王和闽粤王的宫殿286
第一节 一座被误解的南越王宫殿287
一、既然水平,即非船台288
二、既作船台,何必垫平坡地289
三、并非“弯木地牛”289
四、宫殿群落中的一座殿堂289
五、“一、二号船台”实为一个建筑整体290
六、“三号船台”也应是同一建筑291
九、“木墩”实为木柱残段292
八、烧不完的“木墩”292
七、“船台”工棚的支柱何在292
十、有柱脚榫就不是“船台木墩”293
十一、干阑宫殿293
十二、问题在于错认建设地坪为使用期地面294
十三、小于“船台木墩”的柱径294
十四、连续柱础——地栿295
十五、进深五间的大殿295
十六、大殿东南角295
十七、推测大殿长度296
十八、顺坡地的等高线布置296
十九、与秦汉宫殿的朝向一致297
二十、推测大殿十四间297
二十一、具备生活起居功能的大殿297
二十二、伴出建筑工具和施工遗迹298
第二节 南越王宫苑初露端倪——“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澜”299
一、是“宫苑”而不是“宫署”——南越王宫苑遗址诠释299
二、宫苑里的殿堂303
第三节 五华山下南越王的长乐台309
第四节 闽越国的王城宫殿313
一、王城遗址313
二、王宫前殿复原314
第十六章 东汉雒阳的宫殿319
第一节 今文学派九室明堂论的体现——东汉雒阳明堂319
一、背景情况320
二、遗址现状321
三、复原推定322
第二节 辟雍330
第三节 灵台332
第十七章 三国南北朝的宫殿340
第一节 曹魏邺城的铜爵(雀)三台340
一、曹魏邺城概况340
二、铜雀三台复原的初步设想342
第二节 北魏洛阳的太极殿——最早副阶周匝的实例346
第三节 北魏洛阳明堂348
第四节 北魏防暑降温的清暑殿——最早的冷气设备349
一、遗迹现象350
二、复原考察353
第五节 六朝的皇家祭坛357
第十八章 划时代的隋朝宫廷建筑362
第一节 隋大兴宫廷的皇城与宫城——太子东宫范围的考订364
第二节 洛阳宫城则天门371
一、洛阳宫城371
二、则天门376
第三节 “仙山楼阁”的仁寿宫379
一、仁寿宫兴建情况379
二、城垣与缭墙382
三、宫城复原387
四、建筑复原390
第十九章 大唐宫殿407
第一节 长安东内——大明宫407
第二节 大明宫正衙——含元殿409
一、含元殿的兴废411
二、遗迹的确认412
三、复原考证419
第三节 含元殿朝堂435
一、早期朝堂438
二、晚期朝堂439
第四节 大明宫麟德殿440
一、建造年代440
二、功能性质442
三、遗存概况444
四、复原形制445
五、工程做法455
第五节 大明宫三清殿461
一、三清殿主体461
二、附属建筑466
第六节 大明宫清思殿466
一、南内——兴庆宫468
第七节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和勤政务本楼468
二、服务于友悌之情的“花萼相辉之楼”471
三、表达亲民思想的“勤政务本楼”476
四、角楼477
第八节 骊山华清宫的温泉宫殿480
一、华清宫的缭墙与宫垣范围480
二、温泉宫殿482
第九节 继承隋朝的避暑离宫——九成宫491
第十节 东都万象神宫——武则天标新立异的明堂497
一、背景情况501
二、遗址概况503
三、复原论证505
第十一节 洛阳宫城九洲池的轩榭510
第二十章 渤海国上京王宫516
第一节 上京龙泉府城址概况517
第二节 宫城概况518
第三节 午门的原状520
第四节 “第一宫殿”的廊庑522
第五节 掖庭寝宫523
一、寝殿干阑基座524
二、特殊的寝殿平面524
三、火道采暖设备526
第二十一章 从形象材料管窥北宋宫殿的一斑530
第一节 北宋东京城的宫殿概况530
第二节 宋徽宗笔下的的宫殿屋盖531
第三节 《金明池夺标图》反映的北宋离宫533
第二十二章 西夏皇帝的陵塔537
第一节 西夏国概况537
第二节 皇帝陵园概况539
第三节 八号陵复原541
一、外城及外围阙观542
三、月城543
四、碑亭543
二、内城543
五、双阙544
六、献殿544
七、封土544
八、陵塔544
第二十三章 元中都宫殿遗存546
第二十四章 明中都与南京宫殿遗存549
第一节 明中都宫廷遗存551
第二节 明南京宫廷遗构552
第二十五章 明北京奉天殿两庑·明清紫禁城巡守值房558
第一节 明奉天殿与两庑衔接559
第二节 紫禁城外围的值房——明“红铺”与清“围房”562
一、明朝的“红铺”563
二、清朝的“围房”563
主要参考文献568
名词索引575
英文提要579
热门推荐
- 1313708.html
- 2890991.html
- 1211102.html
- 3471610.html
- 3166668.html
- 1521764.html
- 2458722.html
- 1071763.html
- 2315584.html
- 812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76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18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9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3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65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2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13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00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