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记忆哲学=THE PHILOSOPHY OF MEMEOR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记忆哲学=THE PHILOSOPHY OF MEMEOR
  • 向锐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2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记忆哲学=THE PHILOSOPHY OF MEMEOR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5

(一)自然主义色彩的记忆观5

(二)精神分析学派:记忆是实体性存在7

(三)现象学学派:记忆是对存在的体验和反思9

(四)行为主义学派:记忆可以通过“刺激—反应”来测量11

(五)科学实证主义:记忆研究中的实验法13

(六)认知学派:记忆模型范式的更替15

(七)新认知还原主义: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17

(八)学科融合:记忆划分的新类型21

第一章 记忆哲学的思想溯源26

一、柏拉图:探索和学习都是回忆27

二、亚里士多德:记忆是灵魂的一部分 29

三、奥古斯丁:记忆是藏匿于深邃洞穴之物31

四、洛克:记忆是“心灵白板”上的痕迹32

五、休谟:记忆是印象的重复34

六、康德:记忆是先验的“图式”36

七、柏格森:记忆是“绵延”的形式和保证38

八、赖尔:“记得”是已获知且没有忘记39

第二章 记忆的科学基础41

一、记忆是心和脑的统一42

(一)整合论42

(二)定位论43

(三)遗忘症44

(四)工作记忆45

二、记忆是激活的神经元的集合46

(一)赫布律47

(二)反响回路论47

三、记忆是神经元内物质的传递48

(一)短时记忆的神经机制49

(二)长时记忆的神经机制49

(三)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神经机制50

四、特殊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51

(一)激素效应导致的情绪记忆51

(二)错误记忆的神经机制53

(三)元记忆的神经机制55

第三章 记忆的本体论59

一、记忆的含义59

(一)记忆是“记”和“忆”的合体59

(二)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61

(三)记忆发生的部位在突触63

(四)记忆是信息加工的过程64

(五)记忆是一种印象65

二、记忆的产生67

(一)感知觉信息的激活产生了记忆67

(二)神经元的接触和联结产生了记忆69

(三)对表征的符号加工产生了记忆70

(四)记忆的特征71

三、记忆的功能和作用79

(一)记忆反映了事物及其联系79

(二)记忆为发现和创造新事物提供了前提条件80

四、记忆的类型81

(一)记忆内容的实质是其对象性82

(二)根据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分类85

(三)根据记忆的社会性和主体性分类89

(四)根据记忆的时间先后分类90

(五)元记忆是对记忆的认知92

第四章 记忆的认识论96

一、记忆的基本过程96

(一)记忆运行机制的类比——记忆表征理论97

(二)记忆是从识记开始的100

二、记忆与意象的关系104

(一)意象是潜意识的心理倾向105

(二)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107

(三)记忆重构与意象表征彼此依赖且相互配合109

三、记忆与表征114

(一)表征是两事物之间的替代114

(二)记忆表征机理的阐释——模型法117

(三)生存语境认知模型:适宜生存的表征123

四、记忆与情绪126

(一)情绪是一种态度和体验126

(二)情绪记忆是更为深刻和牢固的记忆130

(三)记忆与情绪交互作用134

第五章 记忆的方法论138

一、模型法139

(一)信息加工模型:记忆过程如同计算机运行139

(二)加工水平模型:记忆受材料的加工方式和深度的影响142

(三)三阶段记忆模型:记忆是三个阶段的递进过程143

(四)平行分布加工模型:记忆是彼此平行的单元间的联结活动146

二、行为主义研究方法148

(一)实验法:特定记忆影响因素的验证150

(二)情境模拟法:记忆“建构”的验证153

(三)迷宫法:记忆“场合依存性”的验证155

三、精神分析法158

(一)记忆需要“被唤醒”158

(二)记忆有非理性的一面160

四、现象学分析方法162

(一)记忆是带有意义的整合164

(二)记忆要在社会和历史中去理解165

第六章 记忆问题的哲学追问169

一、记忆价值问题的思考169

(一)判断和理解是记忆的标志169

(二)知识需要记忆的记载和传承172

(三)记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需174

(四)记忆概念理解的启示——科学概念和哲学概念的区分177

二、记忆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研究的启示179

(一)真理是“绘制”的真实179

(二)心理学需要“质性研究”181

结束语184

参考文献186

后记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