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常见疾病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单长清,田险峰,宋伯涛主编;王黎英,刘连英,王惠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6819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346MB
- 文件页数:68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常见疾病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临床常见疾病1
第一章 急危重症1
第一节 猝死与心肺复苏1
第二节 休克3
一、低血容量性休克3
二、感染性休克5
三、过敏性休克5
四、神经源性休克7
五、心源性休克8
第三节 败血症8
第四节 烧伤10
第五节 急性中毒11
一、亚硝酸盐中毒11
二、有机磷杀虫剂中毒12
三、氰化物中毒14
四、阿片类药物中毒15
五、急性酒精中毒15
六、瘦肉精中毒16
七、苯二氮?类药物中毒17
第六节 动物咬螫伤18
一、蜂螫伤18
二、犬(猫)咬伤19
三、蛇咬伤20
第七节 中暑21
第八节 淹溺22
第九节 电击伤23
第二章 传染性疾病24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24
第二节 肺结核25
第三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7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28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29
第六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30
第七节 细菌性痢疾31
第八节 阿米巴病32
第九节 伤寒、副伤寒33
第十节 霍乱34
第十一节 水痘35
第十二节 流行性出血热36
第十三节 百日咳37
第十四节 破伤风38
第十五节 淋病40
第十六节 艾滋病42
第三章 寄生虫病43
第一节 疟疾43
第二节 血吸虫病44
第三节 绦虫病45
第四节 蛔虫病46
第五节 钩虫病47
第六节 蛲虫病48
第四章 呼吸系统疾病49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49
第二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
第三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2
第四节 支气管扩张53
第五节 支气管哮喘54
第六节 肺血栓栓塞症56
第七节 肺炎57
第八节 肺脓肿58
第九节 化脓性胸膜炎59
第十节 呼吸衰竭61
第五章 消化系统疾病62
第一节 急性胃炎62
第二节 慢性胃炎63
第三节 胃食管反流病64
第四节 消化性溃疡65
一、胃溃疡65
二、十二指肠溃疡67
三、应激性溃疡67
第五节 脂肪肝68
一、酒精性肝病68
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69
第六节 肝硬化70
第七节 胰腺炎71
一、急性胰腺炎71
二、慢性胰腺炎73
第八节 溃疡性结肠炎74
第九节 消化道出血75
第十节 便秘77
第十一节 慢性腹泻79
第十二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80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81
第一节 高血压81
第二节 冠心病83
一、心绞痛83
二、心肌梗死84
第三节 心律失常85
一、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85
二、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87
三、缓慢型心律失常88
第四节 心肌炎88
第五节 心肌病89
一、扩张型心肌病89
二、肥厚型心肌病90
第六节 风湿性心脏病91
第七节 心包炎92
一、急性心包炎92
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93
第八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94
第九节 心力衰竭95
一、慢性心力衰竭95
二、急性心力衰竭96
第七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97
第一节 贫血97
第二节 过敏性紫癜98
第三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99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101
第八章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102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02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04
第三节 糖尿病105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08
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108
三、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109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110
第五节 佝偻病111
第六节 高脂血症112
第七节 痛风112
第八节 男性性功能减退症114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115
第一节 面神经炎115
第二节 多发性神经病116
第三节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117
第四节 急性脊髓炎119
第五节 化脓性脑膜炎120
第六节 短暂脑缺血发作121
第七节 脑血栓形成123
第八节 脑栓塞124
第九节 脑出血125
第十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127
第十一节 偏头痛128
第十二节 帕金森病130
第十三节 癫痫131
第十四节 重症肌无力133
第十章 精神性疾病134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134
第二节 抑郁症137
第三节 焦虑症138
第四节 癔症139
第五节 神经衰弱141
第六节 失眠症142
第七节 老年期痴呆143
第十一章 风湿免疫性疾病144
第一节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144
第二节 风湿热145
第三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147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148
第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148
第十二章 泌尿系统与肾脏疾病150
第一节 尿路感染150
一、肾盂肾炎151
二、尿道炎152
三、膀胱炎153
第二节 泌尿系结石154
第三节 前列腺增生症156
第四节 前列腺炎157
第五节 附睾炎158
第六节 睾丸炎159
第七节 肾小球肾炎160
一、急性肾小球肾炎160
二、慢性肾小球肾炎162
第八节 肾病综合征165
第十三章 骨科疾病167
第一节 软组织损伤167
第二节 肩关节周围炎168
第三节 肱骨外上髁炎168
第四节 骨折169
第五节 创伤性关节脱位170
第六节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70
第七节 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71
第八节 急性化脓性关节炎172
第九节 骨性关节炎173
第十节 颈椎病174
第十一节 椎间盘突出症175
第十四章 皮肤科疾病176
第一节 单纯疱疹176
第二节 带状疱疹176
第三节 脓疱疮178
第四节 痤疮178
第五节 丹毒179
第六节 蜂窝组织炎180
第七节 手足、体、股癣181
第八节 过敏性皮炎182
第九节 荨麻疹183
第十节 湿疹184
第十一节 脂溢性皮炎185
第十二节 银屑病185
第十五章 妇产科疾病与计划生育187
第一节 非特异性外阴炎187
第二节 前庭大腺炎188
第三节 细菌性阴道病188
第四节 老年性阴道炎189
第五节 外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90
第六节 滴虫阴道炎190
第七节 生殖器疱疹191
第八节 婴幼儿阴道炎192
第九节 急性子宫颈炎193
第十节 盆腔炎194
第十一节 不孕症195
第十二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97
第十三节 痛经199
第十四节 经前期综合征200
第十五节 绝经综合征201
第十六节 宫缩乏力202
第十七节 产后出血203
第十八节 早产204
第十九节 妊娠高血压疾病205
第二十节 药物避孕207
第十六章 耳鼻咽喉科疾病208
第一节 咽炎208
一、急性咽炎208
二、慢性咽炎209
第二节 喉炎210
一、急性喉炎210
二、慢性喉炎211
第三节 鼻炎211
一、急性鼻炎211
二、慢性鼻炎212
三、变应性鼻炎213
第四节 鼻窦炎214
一、急性鼻窦炎214
二、慢性鼻窦炎215
第五节 外耳道耵聍栓塞215
第六节 中耳炎216
一、急性中耳炎216
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17
第七节 梅尼埃病217
第八节 晕动病218
第十七章 眼科疾病219
第一节 睑腺炎219
第二节 结膜炎220
一、细菌性结膜炎220
二、沙眼221
第三节 角膜炎221
一、细菌性角膜炎221
二、真菌性角膜炎222
三、病毒性角膜炎222
第四节 青光眼223
第十八章 口腔疾病225
第一节 疱疹性龈口炎225
第二节 口腔念珠菌病226
一、急性假膜型念珠菌口炎226
二、慢性萎缩性念珠菌口炎227
第三节 药物变态反应性口炎227
第四节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228
第五节 牙周病229
一、牙周炎229
二、牙龈炎230
第六节 牙周脓肿230
第七节 急性根尖周炎231
第八节 冠周炎232
第九节 腮腺炎233
一、流行性腮腺炎233
二、急性化脓性腮腺炎234
第十节 手足口病235
第十一节 天疱疮236
第二部分 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238
第一章 药物应用基本知识238
第一节 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238
第二节 药物效应动力学238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238
二、药物作用的类型238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239
一、体内过程239
二、药动学参数241
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41
一、药物因素241
二、机体因素242
第五节 特殊人群的用药242
一、儿童用药242
二、妇女用药243
三、老年人用药245
四、肝、肾功能不全者的用药246
第六节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简介247
第二章 抗微生物药247
第一节 抗生素249
一、β-内酰胺类249
二、氨基糖苷类259
三、大环内酯类261
四、其他抗生素263
第二节 人工合成抗微生物药265
一、磺胺类266
二、喹诺酮类267
三、硝基呋喃类269
第三节 抗结核病药269
第四节 抗麻风病药275
第五节 抗真菌药276
第六节 抗病毒药278
第七节 抗艾滋病药280
第三章 抗寄生虫病药285
第一节 抗疟药285
第二节 青蒿素类药287
第三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病药290
第四节 抗利什曼原虫病药291
第五节 抗血吸虫病药292
第六节 驱肠虫药293
第四章 麻醉药294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294
第二节 全身麻醉药298
第五章 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299
第一节 镇痛药300
第二节 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303
第三节 抗痛风药313
第六章 神经系统用药315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316
第二节 抗重症肌无力药318
第三节 抗癫痫药318
第四节 脑血管病用药及降颅内压药325
第五节 镇静催眠药329
第六节 其他神经系统用药331
第七章 治疗精神障碍药333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333
第二节 抗焦虑药337
第三节 抗抑郁药339
第八章 心血管系统用药341
第一节 抗心绞痛药341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346
第三节 抗心力衰竭药359
第四节 抗高血压药362
第五节 抗休克药373
第六节 调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药382
第九章 呼吸系统用药384
第一节 祛痰药384
第二节 镇咳药386
第三节 平喘药387
第十章 消化系统用药392
第一节 抗酸药及抗溃疡病药392
一、抗酸药392
二、抑制胃酸分泌药393
三、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的药物396
第二节 助消化药398
第三节 胃肠解痉药及胃动力药398
第四节 泻药及止泻药404
第五节 肝胆疾病用药407
第六节 其他消化系统用药409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用药410
第一节 利尿药410
第二节 良性前列腺增生用药420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用药422
第一节 抗贫血药422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429
第三节 促凝血药431
第四节 抗凝血药及溶栓药435
第五节 血容量扩充剂440
第十三章 激素及影响内分泌药442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442
第二节 胰岛素及口服降血糖药452
一、胰岛素452
二、口服降血糖药460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467
一、甲状腺激素467
二、抗甲状腺素药469
第四节 性激素类药473
一、雄激素及同化激素474
二、雌激素及孕激素476
第五节 下丘脑垂体激素及其类似物480
第十四章 抗变态反应药482
第十五章 免疫系统用药487
第十六章 维生素、矿物质类药490
第一节 维生素490
第二节 矿物质496
第三节 肠外营养药498
第十七章 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499
第一节 水、电解质平衡调节药499
第二节 酸碱平衡调节药506
第三节 其他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调节药509
第十八章 解毒药510
第一节 氰化物中毒解毒药511
第二节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解毒药511
第三节 亚硝酸盐中毒解毒药513
第四节 阿片类中毒解毒药514
第五节 鼠药解毒药517
第十九章 生物制品517
第一节 抗毒血清制品518
第二节 国家免疫规划用疫苗524
第二十章 诊断用药541
第二十一章 皮肤科用药545
第一节 抗感染药545
第二节 角质溶解药546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547
第四节 其他皮肤科用药548
第二十二章 眼科用药549
第一节 抗感染药549
第二节 青光眼用药552
第三节 其他眼科用药556
第二十三章 耳鼻喉科用药557
第二十四章 妇产科用药559
第一节 子宫收缩药559
第二节 其他妇产科用药563
第二十五章 计划生育用药565
第三部分 中成药571
第一章 中成药应用基本知识571
第一节 中成药的处方来源及命名571
一、中成药的处方来源571
二、中成药的命名572
第二节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573
第三节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575
一、辨证用药575
二、合理配伍576
三、用药禁忌578
四、使用方法578
第四节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579
一、不良反应的原因580
二、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581
第二章 内科用药582
第一节 解表剂582
一、辛温解表剂582
二、辛凉解表剂583
三、表里双解剂585
四、扶正解表剂585
第二节 祛暑剂586
一、解表祛暑剂586
二、健胃祛暑剂587
第三节 泻下剂588
润肠通便剂588
第四节 清热剂588
一、清热泻火剂588
二、清热解毒剂591
三、清肝解毒剂593
四、清热祛湿剂594
第五节 温里剂595
温中健脾剂595
第六节 止咳、平喘剂596
一、散寒止咳剂596
二、清肺止咳剂597
三、润肺止咳剂598
四、清肺平喘剂599
第七节 开窍剂599
一、清热开窍剂599
二、化痰开窍剂601
第八节 固涩剂602
补肾缩尿剂602
第九节 扶正剂603
一、健脾益气剂603
二、健脾和胃剂604
三、健脾养血剂605
四、滋阴补肾剂606
五、滋阴降火剂607
六、滋肾养肝剂608
七、温补肾阳剂608
八、益气养阴剂609
九、益气复脉剂610
第十节 安神剂612
养心安神剂612
第十一节 止血剂613
一、凉血止血剂613
二、散瘀止血剂614
第十二节 祛瘀剂615
一、活血祛瘀剂615
二、益气活血剂617
三、理气活血剂617
四、滋阴活血剂619
五、化瘀宽胸剂619
六、化瘀通脉剂621
第十三节 理气剂622
一、疏肝解郁剂622
二、疏肝和胃剂624
三、理气止痛剂625
第十四节 消导剂627
消食导滞剂627
第十五节 治风剂627
一、疏散外风剂627
二、祛风化瘀剂628
三、平肝息风剂629
四、祛风通络剂629
第十六节 祛湿剂630
一、消肿利水剂630
二、益肾通淋剂631
三、化瘀通淋剂632
四、扶正祛湿剂632
五、化浊降脂剂633
第三章 外科用药634
一、清热利湿剂634
二、清热消肿剂634
三、清热解毒剂635
四、通淋消石剂636
五、软坚散结剂637
第四章 妇科用药637
第一节 理气剂637
一、养血舒肝剂637
二、活血化瘀剂638
第二节 清热剂639
清热除湿剂639
第三节 扶正剂640
一、养血理气剂640
二、益气养血剂641
三、滋阴安神剂642
第四节 散结剂643
消肿散结剂643
第五章 眼科用药643
第一节 清热剂643
清热散风剂643
第二节 扶正剂644
滋阴养肝剂644
第六章 耳鼻喉科用药645
第一节 耳病用药645
滋肾平肝剂645
第二节 鼻病用药646
一、宣肺通窍剂646
二、清热通窍剂647
第三节 咽喉病用药647
化痰利咽剂647
第七章 骨伤科用药648
一、活血化瘀剂648
二、活血通络剂652
三、补肾壮骨剂655
附录一 《处方管理办法》656
附录二 儿童和老年人药物剂量折算法662
附录三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664
热门推荐
- 1212781.html
- 3541180.html
- 518393.html
- 2692686.html
- 3085478.html
- 3642405.html
- 1628239.html
- 2405623.html
- 2455943.html
- 905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65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00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021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480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81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08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096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50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64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