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粮食 农业·农村·农民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郑风田著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36776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32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粮食 农业·农村·农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布朗惊世言1
“民以食为天”的中国8
中国人怎样养活自己?11
第一章 跨世纪迷题之一:“悬剑”或“利器”11
第一节 人口:中国人头上的“悬剑”11
人口压力与百年动乱13
历史上最大的失误14
土地承载力与现实人口数的巨大反差15
痛苦的两难选择16
人口黑洞16
第二节 令人忧心的人口危机16
庞大的人口数量17
可怕的人口增长高峰17
不容乐观的失业大军18
潜在的人口老化危机18
难以控制的生育冲动18
令人担忧的人口素质18
数量与质量的两难困境19
两性比例失调的定时炸弹19
第三节 农民可怕的生育冲动揭密19
为什么农民偏爱多生20
为何农民要早生23
第四节 人口可否成为中国人手中发展的“利器”24
贫困的怪圈24
“超生游击队”知多少24
“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26
“悬剑”也能变“利器”28
第二章 跨世纪迷题之二:200年后果真会出现不耕不种的中华大地吗28
第一节 “杞人忧地”28
沉重的历史遗产30
“1个法国、2个英国、1.5个日本”31
第二节 土地蛀虫32
200年后不耕不种的中华大地32
“房虫”33
死人大占活人地34
“圈地运动”34
“小巫”见“大巫”35
搁荒与“悠闲群”36
动脉大出血37
第三节 耕地的隐形流失37
产权残缺的现行土地制度37
土地制度的十大隐患39
第三章 跨世纪迷题之三:水害还会再次困扰中国农业吗水利是农业的命脉。39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中国:不堪回首的水旱39
20世纪重要大水灾扫描42
20世纪特大旱灾扫描46
第二节 现实的困惑:稀缺与低效的惊人一致46
第二大危机48
过分开采与日益严重的旱灾49
日益缩小的储水库50
惊人的用水浪费51
第三节 雪上加霜:严重的水资源污染与流失51
令人瞠目的水污染速度52
严重的水土流失53
第四节 水利治理的历史反思53
治理与破坏同步的恶果55
水利治理的历史反思55
第四章 跨世纪迷题之四:环境危机会演化成21世纪中国最大的危机吗55
第一节 中华民族生存环境的生态赤字55
水土过分流失61
土地严重沙化61
耕地不断锐减62
土质逐渐退化62
可怕的酸雨63
土地全面污染63
惊人的水体污染64
农业用水日益减少65
灌溉导致的渗漏与盐碱化65
固体废弃物的叠加污染65
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66
森林覆盖率不断下降66
草原的严重退化与破坏67
农村能源严重短缺67
中国正步入自然灾害频繁期68
处境更加艰难的明天72
第二节 环境破坏探源72
沉重的遗产:历史上的三次农业大开发与三次生态环境大破坏73
头脑发热和“速胜论”的恶果75
禁锢与完全释放农民的必然代价76
第一节 农业的破题77
第五章 跨世纪迷题之五:教育能否救农77
低下的治理能力的必然反应77
农业的破题78
可怕的文盲大军与低下的人口素质79
农业科技的无米之炊81
庞大的无效劳动力81
第二节 杯水车薪的“希望工程”81
惊人的大流失82
一组不忍卒读的统计数字83
杯水车薪的“希望工程”84
第三节 三把利剑84
现行生产制度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冲击85
三把利剑88
民办教师的艰难处境89
最可怕的恶性循环89
报复将在何时90
第四节 说句心里话90
说句心里话91
第六章 粮食黑洞:粮食大“流失”扫描91
第一节 粮食哪里去了91
50亿公斤的粮食产前损失92
200亿公斤的粮食产中损失93
700亿公斤的粮食产后损失93
20亿元的途中损失94
200亿公斤的储藏损失94
50亿公斤的初加工损失95
餐桌上的损失——扔掉200亿、喝掉300亿、吃掉800亿95
鼠害损失——打一场灭鼠的人民战争势在必行95
狗嘴耗粮——每年72亿公斤96
惊人的饲料粮浪费97
第二节 人祸大于天灾——粮损原因探源97
思想原因:不重视98
体制原因:扯不清的糊涂帐99
政策原因:权责不分的恶果99
一笔糊涂帐——畜牧饲养业的损失99
第七章 错位的农业发展方略99
第一节 农民是种粮机器吗99
农民是种粮机器吗101
农民是现代化的累赘吗103
口号农业103
“战时农业”与“粮食自给自足”的误区105
说话不算数的农业108
第二节 支农资金的糊涂帐108
支农资金糊涂帐与支农资金大流失109
农行蚀虫110
高利贷暗流112
第三节 农业果真不重要吗113
“1+1<2”的哲学113
“白条子”怪圈113
农业“寻租”113
农业基础地位再透视114
农业波动的震荡116
第八章 可怕的“速度陷阱”116
第一节 中国“速度陷阱”扫描116
小脚女人走路119
“向天堂跃进”与“粮食产量上天”121
“洋跃进”——1980年全国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122
新时代的“神话”123
第二节 急于求成症揭秘123
国情盲目症123
战时经济手段的盲用症124
落后盲动症与“再也输不起的民族”125
第九章 浮夸风的历史会重演吗127
第一节 浮夸风历史纪事127
权力盲区症127
制度盲崇症127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129
第二节 “千年大饥荒”的启示129
“千年大饥荒”132
根源何处134
大灾荒的荒唐事:粮食出口136
第三节 浮夸风寻根136
“填空游戏”与“数字魔方”136
第四节 惊人的相似138
棉花哪里去了138
第十章 中国粮食生产主体模式的选择——禁锢农民138
第一节 禁锢农民的组织形式及代价138
解放初期的两难困境143
第二节 禁锢农民的正面手段:树立典型与精神鼓励144
合作化的阴差阳错144
人民公社成为最佳的禁锢工具144
大寨红旗的升起148
走向神坛的大寨148
第三节 禁锢农民的反面手段:无情打击与肆意批判148
农民的第一次“滑铁卢”151
农民的第二次惨败152
农民的执着和第三次探险153
第四节 是谁扳倒了大寨红旗:禁锢农民的得与失153
农民如何扳倒了大寨红旗155
禁锢农民的“惊人成就”157
应该记取的教训158
第五节 艰难的突破:“独木桥革命”的最终来临158
惨痛教训带来的思想突破159
小岗村的革命159
第一节 多米诺骨牌效应与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161
大寨红旗的最终坠落161
第十一章 中国粮食生产主体模式的选择——释放农民161
管理农民政策的盲点164
被打开的潘多拉盒子165
第二节 农民犯罪狂潮165
亲情掩盖下的人性毁灭166
绑架168
诈骗168
破坏公物169
拐卖人口169
“农民企业家”的犯罪169
“铁道游击队”170
集体哄抢170
第三节 挡不住的流民狂潮171
挡不住的流民潮171
“抢劫发财专业户”171
流民潮的恶果与症结173
第四节 两亿多农户引发的市场危机173
农户现状扫描174
无法摆脱的市场困境175
第五节 可怕的宗族势力175
沉重的封建遗产176
第六节 农村环境污染向全同延伸176
快速的“三废”污染178
可怕的健康污染178
云贵川出现大片死土179
江浙的臭河179
稀缺资源的极大浪费179
第一节 历史的启示和现实的困惑180
第十二章 9亿农民是中国的活火山吗180
不可乐观的未来180
淘金狂潮的背后180
农民始终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182
第二节 “官民”危机182
农村基层政权的腐败184
乡村干部集体毒打农民致死185
农村基层腐败病四大症状186
“扶瓶办”与“荒年蚀虫”191
一位告官者的下场192
“印度1977”是否会在中国重演194
第三节 城乡鸿沟引发的危机194
“高加林的愤怒”与“世界一绝”195
可怕的城乡鸿沟197
农民的六大不公平199
第四节 可怕的摊派199
八方伸来“微笑的手”201
摊派知多少202
摊派何时了203
机构肿涨费204
变形摊派与隐形摊派204
第十三章 走出国门:世界能养活中国吗204
第一节 缺粮:全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204
世界粮食增长速度明显减慢208
世界粮食单产只能缓慢增长209
世界粮食的未来增长潜力很有限209
生物工程技术远水不解近渴210
第二节 汲汲可危的世界粮食生产大环境210
当代全球人类危机的核心211
全球性六大粮食生产环境危机212
困难重重的西方石油农业214
第一节 全新的思想:教育救农215
第十四章 挑战与出路:中国人只能靠自己养活自己215
地球太小了215
第三节 世界也可能养不活中国215
世界粮食生产将举步维艰215
建立透明的决策机制219
土地稀缺的替代219
向农民投资,向农村教育投资220
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具体方略221
第二节 全新的模式:走持续发展之路221
“资源说”:相对紧缺的农业自然资源决定我国未来的农业只能走持续利用之路224
“生态说”:严峻的生态赤字决定了中国农业的发展必须重视农业生态平衡225
“国情说”: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要求农业持续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相结合226
“人口说”: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消费趋势要求我国必须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集约型持续农业之路226
第三节 全新的方略:加入国际大循环226
闭关锁国的代价227
农业的比较优势与国际贸易229
加入国际大循环231
热门推荐
- 3608107.html
- 3746135.html
- 367775.html
- 3219679.html
- 2257537.html
- 977495.html
- 1851677.html
- 1989171.html
- 1157240.html
- 35136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35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947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04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83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34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2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45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97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60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96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