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
  • 云金表,庞庆山,方德庆主编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3247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4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地构造学与中国区域地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大地构造学与区域大地构造学的性质1

二、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的内容和研究意义1

三、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2

四、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简史4

五、中国石油勘探中的区域大地构造研究动向6

第二章 岩石圈构造7

第一节 岩石圈与软流圈7

一、岩石圈纵向结构及特征7

二、岩石圈类型及特征10

第二节 岩石圈的生成与演化12

一、地壳的生长12

二、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沉陷与隆起13

三、中、新生代山脉14

四、前中生代构造15

第三节 岩石圈运动学和动力学16

一、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16

二、地幔对流17

三、重力牵引作用17

四、热点或热柱18

五、重力均衡补偿18

六、膨胀论19

七、地球自转20

第三章 大地构造基本理论21

第一节 地槽说简介21

一、地槽基本概念21

二、地台及地台活化的概念28

三、构造运动、褶皱幕和构造旋回33

第二节 板块构造学基本理论37

一、大陆漂移与古地磁37

二、海底磁异常与海底扩张39

三、板块构造学说47

四、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52

第三节 板块环境中的地槽与造山带56

一、板块构造与地槽56

二、板块构造和造山带60

三、全球地壳构造的演化、Wilson旋回及其对地槽发育阶段的解释64

第四节 古板块的研究67

一、岩石学方面68

二、构造方面74

三、地球物理学方面78

四、古生物和古气候方面78

第四章 中国大地构造轮廓81

第一节 中国地势基本特征81

一、中国陆地地势的三级阶梯81

二、中国地貌的东西差异82

三、东西向山脉82

四、中国地势与地壳深部结构的关系82

第二节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84

一、中国板块构造环境与轮廓84

二、中国板块构造格局与古板块的划分85

第三节 中国深大断裂88

第四节 构造旋回的划分91

第五章 古生代板块构造轮廓及演化93

第一节 导论93

第二节 华北板块95

一、华北板块基底形成阶段95

二、华北板块稳定发展阶段100

第三节 扬子板块104

一、扬子板块基底形成阶段105

二、扬子板块稳定发展阶段110

第四节 塔里木板块114

一、塔里木板块基底形成阶段115

二、塔里木板块沉积盖层的发展阶段115

三、塔里木板块的构造演化116

第五节 天山-兴蒙褶皱构造带117

一、天山造山带118

二、蒙古-兴安造山带123

第六节 昆仑-秦岭褶皱构造带126

一、构造区划与构造单元127

二、板块构造演化127

第七节 华南褶皱构造带133

一、主要构造单元及其特征133

二、华南板块构造演化135

第六章 中新生代板块轮廓与发展139

第一节 青藏川滇褶皱构造带139

一、区域构造分区及特征140

二、板块构造演化142

第三节 中新生代板内构造及其特征144

一、西部地区144

二、东部地区148

第四节 东部大陆边缘165

一、海底地形165

二、深部构造和基底构造167

三、东部大陆边缘构造分区169

四、东部大陆边缘构造发展175

第三节 南部大陆边缘179

一、海底地形180

二、深部构造和基底构造181

三、断裂构造184

四、南海构造分区185

五、岛弧构造区188

六、南海的成因和演变史189

第七章 中国陆上主要沉积盆地简介193

第一节 沉积盆地结构及其在地壳中的分布193

一、沉积盆地结构193

二、含油气盆地在地壳中的分布198

第二节 中国陆上东部盆地群202

一、东部裂谷盆地简述202

二、华北(渤海湾)盆地206

第三节 中国中、西部盆地212

一、四川克拉通多旋回盆地212

二、准噶尔断坳盆地214

第八章 中国主要大地构造观点简介221

第一节 地质力学221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221

二、构造体系和构造型式222

三、地壳运动的方式、方向和应力场分析222

四、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224

第二节 多旋回构造理论225

一、研究方法225

二、构造单位的划分225

三、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多旋回构造227

四、多旋回构造空间分布规律-构造迁移227

五、多旋回构造的原因-深层构造228

第三节 断块构造230

一、研究方法230

二、理论依据230

三、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发展231

四、中国区域构造应力分析231

五、断块构造运动的驱动力233

第四节 地洼构造234

一、研究方法234

二、中国中、新生代地质构造特征234

三、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234

四、地壳发展规律-动“定”转化递进说234

五、地壳运动的机制236

第五节 波浪状镶嵌构造237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237

二、地壳构造的基本特征-波浪状镶嵌构造237

三、镶嵌构造网络形成原因240

参考文献2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