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中医药学科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中医药学科史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0466571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405页
  • 文件大小:178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中国医药学-医学史-研究报告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中医药学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上编 古代中医药学科的形成7

第一章 古代中医药学科形成的背景7

第一节 中医药学科形成的自然环境7

第二节 中医药学科形成的社会条件8

第三节 中医药学科形成的文化因素13

第四节 中医药学科产生发展的外来因素21

第二章 古代中医药学科体系的形成24

第一节 中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24

第二节 中医药学科的属性、特点及范式30

第三节 古代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地位与学科发展的关系34

第三章 古代中医药学科的学术传承40

第一节 师承教育40

第二节 家族传承44

第三节 官办教育48

第四节 书院教育52

第四章 古代医学分科及发展概貌55

第一节 医学分科概述55

第二节 各科发展概貌58

第五章 医家及学派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影响84

第一节 历代医家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贡献84

第二节 学术流派在中医药学科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88

附:古代中医药学科的对外影响93

中编 近代中医药学科的构建99

第一章 中医药学科构建的社会文化背景99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中西文化交融99

第二节 西医学的传入与中西医学碰撞103

第二章 中医药教育113

第一节 教育机构与教育理念113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130

第三章 中医药学术组织、期刊、医疗机构144

第一节 中医药学术组织144

第二节 中医药期刊154

第三节 中医医疗机构164

第四章 中医各学科发展概述171

第一节 本草学171

第二节 方剂学173

第三节 医学史174

第四节 内科175

第五节 外科178

第六节 妇科179

第七节 儿科180

第八节 眼科181

第九节 喉科183

第十节 针灸科183

第十一节 推拿科185

第十二节 骨伤科186

第五章 影响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重要事件189

第一节 漏列中医案189

第二节 废止中医案191

第三节 中央国医馆的设立194

第四节 《中医条例》的制定195

附:影响近代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197

下编 当代中医药学科的发展205

第一章 中医药学科发展的背景205

第一节 社会与文化环境205

第二节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210

第三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216

第二章 中医药教育发展概况221

第一节 当代中医教育梗概221

第二节 院校教育225

第三节 成人教育226

第四节 师承教育227

第五节 西医学习中医228

第六节 留学生教育229

第七节 海外学历教育230

第三章 中医药学术团体及医疗、科研机构232

第一节 学术团体232

第二节 医疗机构240

第三节 科研机构与科研成果259

第四章 中医药媒体、出版机构与现存中医古籍286

第一节 媒体286

第二节 出版机构289

第三节 现存中医古籍295

第五章 当代中医药学科的构建与分类302

第一节 当代中医药学科体系的构建302

第二节 不同机构的学科分类304

第三节 不同机构学科分类的比较310

第四节 中医药学科分类存在的问题312

第六章 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概况314

第一节 中医基础理论315

第二节 中医临床基础318

第三节 中医医史文献321

第四节 中医诊断学326

第五节 方剂学328

第六节 中医内科学331

第七节 中医外科学334

第八节 中医骨伤科学336

第九节 中医妇科学338

第十节 中医儿科学340

第十一节 中医五官科学343

第十二节 针灸推拿学345

第十三节 中药学348

第七章 影响当代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和事件351

第一节 影响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351

第二节 影响中医药学科发展的重要事件363

第八章 中医药学科建设成就368

第一节 中医药学科建设成就概述368

第二节 中医药学科建设的具体成就372

结语377

主要参考文献383

大事记389

索引39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