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赵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81028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338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文学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文学发生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天道哲学与中国“文”学观念的发生及规定性1
一、天道哲学的本体性与道“文”一体1
二、天道之“文”的礼乐道德属性4
三、文字作品“文”意义的获得8
四、天道哲学对“文”学的规定性12
五、余论15
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研究17
一、中国文学的行为过程中的“文字单元”性质17
二、行为性质、过程与文体文本生成元素及演变形式22
三、行为性质、主体身份的转换与文体文本的演变29
四、结语36
《易》象思维的特征及文化表达38
一、原始宗教思维38
二、《易》象思维的形成与“天人合一”的观念42
三、《易》象思维与礼乐的象性建构48
四、《易》象思维与文学言说方式52
行为性质与中国古代文体的确立60
一、行为性质与文体的发生60
二、从一级文体到二、三级文体64
三、行为性质与中国文体体素69
四、余论74
主体身份与文学外在向内在的转换75
一、文本是主体一定身份的产物75
二、主体身份内涵与相应的话语体系79
三、主体以身份的经验获得相应的内涵83
先秦文学主流言说方式的生成90
一、先秦文学的主流言说方式90
二、先秦文学的言说方式与礼乐政治言说99
三、先秦文学言说方式与政坛限定时空言说105
唯有“文采”不成“文”110
一、经天纬地曰“文”110
二、君子之“文”112
三、“文章”本义113
四、礼赋文采115
五、余论117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辨119
礼与赠送酬答诗的形成与本质123
一、礼的赠答酬送及其本质123
二、礼的物质之赠向“言”的转换125
三、赠答酬送诗的伦理属性128
从汉代“传书”看正史向历史演义的衍化131
一、何谓“传书”131
二、汉代“传书”与正史差异的产生要素133
三、汉代“传书”融合正史、小说、传说的体性137
四、汉代“传书”由正史向历史演义的演化141
五、结语145
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146
一、歌的本质与特征146
二、诗与寺149
三、“诗”与“歌”151
四、余论154
《左传》的叙事体式与礼之关系考156
一、《左传》的礼学历史观156
二、礼与《左传》叙事的细化160
三、礼与《左传》的“言事相兼”163
四、余论166
百国“春秋”对西周叙事散文叙事功能、体式的拓展167
一、西周叙事散文的文书性质167
二、春秋史记记事功能的转换及其意义171
三、百国“春秋”叙事考论175
四、结语182
百国《春秋》佚文考183
一、周春秋183
二、燕春秋184
三、宋春秋185
四、齐春秋185
五、不修春秋(鲁春秋)185
六、春秋187
先秦诸子散文的“史”体性质及渊源196
一、《尚书》的“史”中之“论”196
二、《国语》之“论”198
三、战国诸子之“论”的叙事性质200
四、余论203
“诗言志”与“功成作乐”206
一、“诗言志”产生的时代206
二、从乐论到诗论209
三、“功成作乐”与“诗言志”212
四、结语216
战国新乐与楚辞的新变218
一、战国新乐的兴盛218
二、新乐、楚乐对雅乐价值取向的改变220
三、乐对诗的规定性223
四、楚辞的新变226
五、结语231
屈、宋创作身份结构的差异与创作的异同232
一、屈、宋主要身份结构的异同232
二、屈、宋的身份异同与知识构成及身份体验的异同234
三、屈、宋的身份体验、知识构成的异同与精神、人格的差异240
四、屈、宋身份的差异及其创作的差异242
五、结语248
宋玉赋与倡优话语体系及赋的创始249
一、先秦倡优话语的性质与功能249
二、宋玉赋与倡优话语253
三、倡优话语与赋体的创始258
论交际诗行为过程“文字单元”的性质及其意义261
一、交际诗行为过程的“文字单元”性质261
二、“文字单元”形成的“特定场合”及构成要素265
三、交际行为过程要素对“文字单元”的限定性269
四、余论272
古神话衰亡之谜274
一、宗教与伦理道德的融合274
二、道德阐释与神话故事性、情节性的丧失276
三、道德阐释对神话历史化的作用280
简论楚辞特质形成的原因283
一、巨大的历史断层283
二、虚幻的映象285
三、楚骚的精神氛围288
四、外来文化对《楚辞》的影响289
五、文化融合与精神冲突291
六、楚辞符号的文化意味292
“登高而赋”三形态295
一、登高而赋的宗教言说形态295
二、登高而赋的政治言说形态300
三、登高而赋的审美言说形态305
四、结语309
汉代经学对汉赋繁荣的影响311
一、汉赋创作的经学氛围311
二、经学对汉赋内容的作用312
三、经学与汉赋的“以美为刺”316
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地域特征及成因319
一、神怪小说作者的里籍及南方生活经历319
二、神怪小说产生的地域文化分析326
热门推荐
- 3576675.html
- 1704042.html
- 2889606.html
- 2638543.html
- 312360.html
- 2923770.html
- 1659844.html
- 3421419.html
- 1488027.html
- 4196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836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21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1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838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02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3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933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8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0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4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