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李杨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0049052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77页
- 文件大小:282MB
- 文件页数:993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法基本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基础理论3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性质、特征和知识产权法的体系3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3
一、知识产权是一种无体财产权3
二、知识产权是一种私权9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特征11
一、知识产权的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11
二、知识产权对传统财产权的挑战13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和分类17
一、知识产权法的体系17
二、知识产权法的分类20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理论基础、缺陷及其克服22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22
一、知识产权法的制定法起源23
二、洛克财产权劳动理论的意义和缺陷28
三、知识产权客体的经济特性42
四、持有不正义的正义52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缺陷:侵权构成的限定性及其局限58
一、知识产权法定主义作为立法原则和司法原则的功能58
二、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的缺陷63
第三节 知识产权法定主义缺陷的克服:坚持侵权构成的非限定性66
第四节 侵权构成的非限定性在知识产权领域中应用的两个关键问题69
一、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问题69
二、请求权的区别问题74
第三章 知识产权请求权及其限制80
第一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性质和特征80
一、知识产权请求权的性质80
二、知识产权请求权的特征87
第三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类型化及其意义89
一、知识产权请求权类型化的根据89
二、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具体类型及其行使要件91
三、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的立法例98
四、知识产权请求权类型化的意义103
第四节 知识产权请求权的限制107
一、问题的提出107
二、平衡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方法110
三、知识产权请求权限制的现有方法(一般方法)113
四、知识产权请求权限制的新方法119
五、知识产权请求权限制新方法的立法选择126
第四章 知识产权立法和民法典编纂130
第一节 知识产权立法和民法典编纂关系的三种思路130
第二节 民法典中没有必要设置知识产权编132
一、没有成功的范例132
二、知识产权的开放性、知识产权法的变动性与民法典的稳定性发生矛盾135
三、知识产权法的公法规范与民法典的私法属性发生矛盾136
四、知识产权是否纳入民法典,不是看它的重要性,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民法典的逻辑性和体系性137
五、在民法典之外单独制定知识产权法典也不可取138
第五章 知识产权滥用问题140
第一节 知识产权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40
一、美国知识产权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40
二、我国知识产权政策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45
第二节 知识产权滥用与反垄断法的关系148
一、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含义和表现形式148
二、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规制方式152
三、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受害者是否可以行使请求权?157
第三节 必要设施理论在知识产权滥用反垄断案件中的应用159
一、必要设施理论的由来及其主要内容160
二、知识产权领域中是否能够适用必要设施理论163
第六章 方法论问题:知识产权立法论和解释论168
第一节 本章的问题意识168
第二节 何谓立法论和解释论169
第三节 法律解释的原因和方法171
一、法律解释的原因171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172
三、法律解释的具体方法174
四、法律漏洞补充方法178
第四节 法律解释在知识产权法领域中的具体应用179
第二编 创作法183
第一章 作品的保护——著作权法183
第一节 著作权法的趣旨183
第二节 作品的构成要件和范围184
一、作品的构成要件184
二、作品的范围193
三、作品的合法性问题204
四、著作权法不适用的范围208
五、实用艺术品的保护问题209
第三节 著作权的归属213
一、著作权的原始归属——作者213
二、著作权的继受归属——继受主体217
三、特殊作品著作权的归属220
四、著作权法适用的主体范围238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及其限制239
一、著作权产生的原则239
二、著作权的内容240
三、著作权的限制264
四、著作权的保护期限292
第五节 侵害著作权的效果293
一、侵害著作权的要件293
二、著作权间接侵害326
三、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著作权的责任问题360
四、侵害著作权的效果376
五、著作权侵权警告和著作权滥用398
六、反不正当竞争法在著作权领域中的适用401
第六节 著作权的经济利用403
一、著作权的经济利用403
二、著作邻接权411
第七节 著作权集体管理418
一、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含义418
二、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含义和设立418
三、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和著作权人、使用者的关系420
四、著作权使用费的收取标准和转付421
第二章 发明和实用新型的保护——专利法(1)422
第一节 专利法的趣旨422
第二节 授予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要件423
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的客体423
二、新颖性435
三、创造性445
四、实用性450
五、先申请453
第三节 获得专利权的手续455
一、申请455
二、审查和批准464
三、复审469
第四节 专利权的无效宣告471
一、无效宣告请求人471
二、无效宣告请求的客体472
三、无效宣告请求的范围472
四、无效宣告请求的理由472
五、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原则499
六、无效宣告程序中专利权人的补救措施500
七、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决定及其救济500
八、无效宣告决定的法律效果501
九、专利侵权诉讼中无效宣告请求的处理503
第五节 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505
一、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506
二、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512
三、共同发明创造和委托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归属519
四、外国人在中国专利法上的地位520
五、冒认专利申请的处理520
第六节 专利权利要求及其解释539
一、专利权利要求的含义、分类、意义539
二、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的原因543
三、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的原则544
四、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的一般方法546
五、专利权利要求解释和说明书、附图的关系549
六、字典、百科全书、技术工具书、科技论文、专家证言和专利权利要求的解释552
七、专利审查档案的解释作用552
八、专利权利要求解释的扩张和限缩553
第七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及其限制556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556
二、专利权的限制558
三、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以及相关问题576
第八节 侵害专利权的效果578
一、侵害行为578
二、侵害专利权的民事法律责任599
三、侵犯专利权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606
第九节 专利权的经济利用607
一、实施许可608
二、担保612
三、转让613
四、专利权的相对化613
第三章 外观设计的保护——专利法(2)618
第一节 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趣旨618
第二节 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要件619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的客体619
二、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实质性要件622
第三节 特殊外观设计制度626
一、组合物外观设计626
二、部分外观设计628
三、秘密外观设计631
四、关联外观设计632
第四节 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手续634
一、申请634
二、审查和授权635
第五节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636
一、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期限636
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内容及其行使636
三、外观设计专利侵权的判断638
第四章 秘密管理机制的保护——商业秘密的保护643
第一节 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趣旨643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和保护范围644
一、构成要件644
二、保护范围653
第三节 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以及适用除外654
一、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种类654
二、适用除外656
三、侵权行为的证明660
第四节 侵害商业秘密的效果666
一、民事责任666
二、行政责任668
三、刑事责任668
第五节 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的保护669
一、竞业禁止的含义和种类669
二、竞业禁止与商业秘密保护的关系671
第五章 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植物新品种保护法682
第一节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意义682
第二节 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要件683
一、主体的适格性683
二、客体的适格性684
三、申请的适格性685
第三节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手续686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686
二、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审查和批准687
三、追偿权688
第四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689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保护期限689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终止689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无效宣告和更名689
第五节 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限制以及侵权救济690
一、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690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限制691
三、侵权救济692
第六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697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利用权保护制度的意义697
第二节 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要件698
一、主体的适格性698
二、客体的适格性699
三、程序的适格性700
第三节 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登记程序700
一、登记申请700
二、登记申请审查702
三、登记申请中的救济702
第四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及其限制703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内容703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限制704
第五节 侵害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的法律后果705
一、申请登记前的救济705
二、侵权行为及其后果705
三、适用除外706
第三编 标识法709
第一章 信用的保护(1)——商标法709
第一节 概说709
一、商标的含义、功能及其意义709
二、商标权的性质710
三、商标法的趣旨714
四、商标法(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标之间的差别714
第二节 商标注册的要件716
一、注册主义和使用主义716
二、商标注册主体要件(人的要件)717
三、商标注册的识别力要件(一般要件)718
四、商标注册的阻却要件(特别要件)727
五、商标注册要件存在的立法问题773
第三节 获得商标专用权的手续774
一、申请774
二、审查777
三、核准注册及公告779
四、申请注册的商标核准注册公告前的效果779
五、注册商标的撤销和争议780
第四节 注册商标的撤销和争议781
一、注册商标的撤销781
二、注册商标的争议803
第五节 特殊商标注册制度804
一、联合商标注册制度804
二、集体商标注册制度806
三、证明商标注册制度810
第六节 注册商标权的效力及其限制811
一、注册商标权的效力811
二、注册商标权效力的终止813
三、注册商标权的限制815
四、商标的恶搞(PARODY)问题849
第六节 侵害注册商标权的效果851
一、直接侵害注册商标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和种类851
二、间接侵害注册商标权的行为869
三、侵害注册商标权的效果873
四、侵害注册商标权的诉讼时效879
五、网络服务提供者侵害商标权的责任问题880
第七节 注册商标权的经济利用887
一、转让887
二、因继承、合并、赠与等而发生的转移889
三、设定质权889
四、使用许可890
第八节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892
一、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趣旨892
二、驰名商标商标法特殊保护的着眼点893
三、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896
四、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903
第九节 注册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记的共存905
一、注册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记共存的发生原因和种类905
二、注册商标与其他商业标记之间共存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906
第二章 信用的保护(2)——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保护908
第一节 立法旨趣908
第二节 擅自使用他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行为的构成要件908
一、使用的对象是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909
二、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相同或者近似914
三、混淆可能性914
第三节 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行为的法律效果及其适用例外916
一、法律效果916
二、适用除外917
第四节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利益和其他知识产权的关系917
一、和注册商标权的关系917
二、和著作权的关系918
三、和专利权的关系918
第五节 典型案例评析919
一、“诸葛酿诸葛亮”的案情及判决919
二、上述不正当竞争案和商标侵权案件的评析936
三、上述案件判决的启示943
第六节 立法论上的问题:商品形态的酷似性模仿944
一、立法背景和目的944
二、商品形态酷似性模仿行为的构成要件945
三、除外规定949
四、救济措施和请求权人951
五、对我国的启示952
第三章 信用的保护(3)——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标记的保护955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955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未注册商标立法上的缺陷955
二、混同行为的规制及其构成要件956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企业名称或者姓名的保护959
一、企业名称、姓名的含义和性质959
二、作为人格的企业名称、姓名的民法通则保护960
三、作为财产的企业名称、姓名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960
四、将他人注册商标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并加以使用的行为如何处理962
第三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域名的保护966
一、域名的含义、结构、作用和注册966
二、域名本身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969
三、域名和注册商标的纠纷及其解决970
第四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标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75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商业标识存在的缺陷975
二、对策——日本不正当竞争防止法的经验975
热门推荐
- 3784385.html
- 2660050.html
- 631758.html
- 2668360.html
- 1563051.html
- 2150714.html
- 2431729.html
- 3755823.html
- 2183675.html
- 3581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90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4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64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74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366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5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47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99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74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