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龚书铎著(北京师范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71849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84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 中国近代文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1
一、反帝反封建斗争和近代化1
二、社会变革与思想文化18
中国近代文化的特点34
一、近代文化是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互相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35
二、近代文化的核心是什么?用四个字概括:民主、科学39
三、近代文化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在一起40
四、近代文化既丰富多样,又肤浅粗糙,没有完整的体系41
近代中国文化结构的变化45
一、近代文化的含义45
二、近代文化结构的变化47
三、近代文化的发展历程53
近代中国的现实与近代中国的文化61
一、外来文化与近代社会现象的抉择61
二、“取今复古,别立新宗”65
三、“振刷国民精神”68
四、近代中西文化抉择历程的现实启示意义72
近代中国文化三题76
一、五四前新文化的性质76
二、近代文化的主题79
三、对待中西文化的几种主张82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反思86
一、西方文化输入的二重性87
二、从“师夷长技”到马克思列宁主义89
三、中西文化在论争中融会92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98
一、 “全盘西化”是错误的观点98
二、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100
三、有分析地吸收外来文化104
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的基本出发点107
近代文化的历史地位110
一、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110
二、从艺学到艺政兼收,从汉宋会通到中西会通115
三、近代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意义118
晚清儒学的变化121
一、儒学各派对经世致用的注重122
二、儒学各派的兼收并采127
三、儒学和西学的调和会通133
晚清西学的传播139
一、由译介西方自然科学进而译介西方哲学社会科学139
二、传播和吸收西学是为了救亡图存145
三、“中体西用”论和“西学中源”说149
晚清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和实践151
一、西方民主思想在晚清的传播152
二、晚清中国人对西方民主学说的认识和选择155
三、辛亥革命前中国人对民主的实践158
“全盘西化”论的历史考察162
一、“全盘西化”论的产生162
二、“全盘西化”的主要论点和实质166
乾隆年间的反正统文化172
一、乾隆年间的文化政策和泥古、执古的主流文化172
二、反正统的思想文化174
三、性灵说:反正统思想的核心177
清嘉道年间的士习和经世派180
一、衰恶士习的种种表现180
二、士习衰恶的原因183
三、挽救士习日衰的主张188
四、经世思潮与经世派190
道光间文化的特点194
一、汉宋调和与今文经学的复兴194
二、经世之学的兴起198
三、世经之学与学习西方200
四、盲目排外和崇洋204
甲午战争期间的社会舆论208
一、主张抵抗、反对屈辱求和209
二、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原因212
三、反对割台,支持台湾军民的抗日斗争216
四、变法自强的呼声219
戊戌新文化运动223
一、戊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224
二、戊戌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228
戊戌变法时期对《校邠庐抗议》的二次评论230
一、光绪帝选择《校邠庐抗议》印发给官员签注的原因231
二、官员签注中所发议论的主要内容234
三、官员签注中所反映的问题238
辛亥革命与文化241
一、辛亥革命在文化上的贡献241
二、革命党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和主张249
三、辛亥革命时期文化革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255
辛亥革命与戏剧261
一、革命党人对戏剧社会作用的重视261
二、革命报刊上发表的剧本的思想倾向265
三、新剧的编演、初期的话剧运动269
四、戏剧界投身于革命斗争273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277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历史的必然277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281
三、新文化运动有前后期之分288
四、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脉相承294
五四运动时期反对封建文化专制的斗争299
一、晚清的反文化专制斗争299
二、五四时期的反文化专制斗争302
三、五四时期反文化专制斗争的历史意义307
五四时期关于戏曲的论争311
一、“戏剧改良”问题的提出311
二、争论的几种观点314
姚莹的交游321
一、姚莹台湾之狱与友朋营救321
二、姚莹的诗友324
三、姚莹的文友327
四、姚莹与学人的交游330
五、姚莹与经世之士的交游333
刘开生平及其学术思想336
一、生平事迹336
二、宗程朱理学,主经世致用339
三、诗文的成就342
夏炯和《夏仲子集》345
一、生平事迹345
二、学术思想348
张之洞的儒学355
一、晚清儒学各派的会通355
二、张之洞的儒学思想356
孙中山的文化观359
一、关于文化含义的认识和强调精神的作用359
二、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和主张363
三、既吸收西方文化又有所发展370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375
一、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紧密结合375
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378
三、反对封闭自守的民族主义,主张对外开放382
热门推荐
- 2367355.html
- 75665.html
- 1625115.html
- 1316129.html
- 1038161.html
- 1815821.html
- 691054.html
- 4364.html
- 3161960.html
- 12515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0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6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599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03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8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67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27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359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2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