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精解 规范解释、文书样式与问题答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精解 规范解释、文书样式与问题答析
  • 马国贤,樊玉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182448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89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民法-案例-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精解 规范解释、文书样式与问题答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1

第一章 举证责任分配和举证期限5

第一条 被告的举证责任与举证期限规则5

【问题一】被告是否应对其处罚的合理性提供证据或依据?11

【问题二】在被告逾期举证或不举证的情况下,法院应如何采信与被告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举证?11

【文书样式1】受理通知书12

【文书样式2】参加诉讼通知书12

【文书样式3】应诉通知书13

【文书样式4】行政案件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告知书14

【文书样式5】变更合议庭组成人员及书记员告知书15

【文书样式7】准许延长举证期限通知书(准许延长被告举证期限用)16

【文书样式6】被告延期举证申请书16

【文书样式8】不予准许延长举证期限通知书(不予准许延长被告举证期限用)17

【文书样式9】因公告送达变更举证期限通知书18

第二条 被告补证规则18

【问题三】如果原告或者第三人在二审程序中提出了其在行政程序中未反驳的理由和证据的,法院如何处理?22

【问题四】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行政程序中未提出反驳理由或证据的情形大致有几种及每种情形的处理方式如何?22

【问题五】被告补证与卷宗主义审查模式之殊异23

【文书样式10】被告补充证据申请书24

【文书样式11】被告对新的证据提出意见或举证通知书25

第三条 限制被告收集证据规则26

【问题六】对履行法定职责案件和行政赔偿案件等非“案卷复审”性的行政诉讼案件,被告是否可在诉讼过程中收集证据?29

第四条 起诉人的初步证明责任30

【问题七】什么是起诉人的初步证明责任34

第五条 原告在行政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34

【问题八】行政不作为以及行政机关的事实行为所造成的侵权损害事实的举证责任应由谁承担?36

第六条 原告举证权利37

【问题九】原告举证权的行使是否应遵循举证期限?39

【问题十】本条是否适用行政不作为案件?39

第七条 原告或第三人的举证规则40

【文书样式12】原告或者第三人延期举证申请书45

【文书样式13】准许延长原告或者第三人举证期限通知书46

【文书样式14】不予准许延长原告或者第三人举证期限通知书46

【文书样式15】准许/不予准许原告或者第三人在第二审程序中提供证据通知书47

第八条 人民法院举证事项告知规则48

【问题十一】人民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或应诉通知书,因没有告知当事人举证期限而导致当事人延误举证的,如何处理?50

【文书样式16】举证通知书(供被告举证使用)51

【文书样式17】举证通知书(供原告、第三人举证使用)53

第九条 人民法院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56

【问题十二】在什么情况下法院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59

【文书样式18】二审指定原审被告补充证据期限通知书59

第二章 提供证据的要求61

第十条 书证形式规则61

【问题十三】当事人只提供复制件(无法提供原件),但又提供了该复制件系原件的证人证言,法院如何认定?66

【问题十四】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应表明身份、出示证件,是否二人以上的执法人员都应出示证件,如只有一人出示证件,另一人表明身份是否属违法?两名执法人员,是否都应是正式的执法人员?66

【问题十五】如何认定传真文书的证据效力?67

第十一条 物证形式规则67

第十二条 视听资料形式规则70

【问题十六】视听资料的特点有那些?74

【问题十七】视听资料有原件与复制件之分吗?74

【问题十八】计算机数据属于视听资料范围吗?74

第十三条 证人证言形式规则74

【问题十九】瑕疵书面证言在行政诉讼中如何采信?79

第十四条 被告提交的鉴定结论所应具有的内容要求80

第十五条 现场笔录形式规则85

【问题二十】被告提供的现场笔录没有当事人签名的,能否作为证据使用?87

【问题二十一】法院能否仅凭现场笔录认定行政行为合法?88

【问题二十二】行政执法人员制作现场笔录应注意的事项89

【文书样式19】行政机关现场笔录90

第十六条 境外证据和港澳台证据的证明规则90

【问题二十三】经过公证认证的境外证据是否具有诉讼法上公证证据的效力?97

第十七条 当事人的外文书证和外国语视听资料的中文译本提供义务98

【问题二十四】外文书证或者外国语视听资料的中文译本99

是否也应履行公证认证或其他证明手续?99

【问题二十六】翻译人员的资质如何鉴别?100

【问题二十五】翻译机构的翻译资质如何鉴别?100

第十八条 涉密证据说明义务102

第十九条 证据整理规则104

第二十条 证据签收规则106

【文书样式20】证据收据108

第二十一条 证据交换规则109

【问题二十七】什么是证据开示?113

【问题二十八】什么是证据交换?113

【问题二十九】证据开示与交换的主持者是谁?115

【文书样式21】法院依职权组织交换证据通知书116

第三章 调取和保全证据117

第二十二条 人民法院主动取证的范围117

【问题三十】人民法院违法依职权调取证据的后果是什么?120

【文书样式22】调取证据通知书121

第二十三条 原告或第三人申请取证的范围122

第二十四条 调取证据申请书格式126

【文书样式23】当事人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申请书129

第二十五条 调取证据申请书的审查规则129

【文书样式24】准许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通知书132

【文书样式25】不予准许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决定书133

【文书样式26】复议决定书(驳回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复议申请)134

【文书样式27】复议决定书(撤销原决定)134

第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异地调取证据规则135

第二十七条 申请证据保全规则136

【文书样式28】当事人证据保全申请书140

【文书样式29】证据保全担保通知书141

【文书样式30】证据保全裁定书142

第二十八条 证据保全方法143

【文书样式31】驳回证据保全申请通知书143

第二十九条 原告或第三人重新鉴定申请146

【文书样式32】当事人重新鉴定申请书149

【文书样式33】准许/不予准许对被告提供的鉴定结论重新鉴定申请通知书150

第三十条 重新鉴定申请书审查规则150

【文书样式34】准许/不予准许对法院委托的鉴定部门的鉴定重新鉴定申请通知书156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怠于申请鉴定的法律后果156

第三十二条 鉴定书审查规则160

第三十三条 司法现场勘验166

【问题三十一】勘验主体的问题169

第三十四条 勘验笔录、现场图制作与申请重新勘验规则170

【文书样式35】当事人重新勘验申请书174

【文书样式36】准许/不予准许对法院的勘验结论重新勘验申请通知书175

【文书样式37】勘验笔录176

第四章 证据的对质辨认和核实177

第三十五条 证据出示、质证与直接采纳规则177

【问题三十二】什么是行政诉讼中的直接言词原则?182

【问题三十三】质证的主体是否包括法官?184

第三十六条 被告拒不到庭的法律后果185

【问题三十四】设定被告拒绝到庭之证据规则的理由是什么?188

第三十七条 涉密证据排除公开质证规则190

第三十八条 当事人对法院调取证据的质证权193

第三十九条 质证一般规则197

第四十条 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的出示和质证204

第四十一条 证人资格和出庭作证规则209

【问题三十五】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是否有豁免?213

【文书样式38】证人不出庭作证申请书215

【文书样式39】准许证人不出庭作证通知书216

【文书样式40】不准许证人不出庭作证通知书216

第四十二条 排除证人作证能力的条件和程序217

第四十三条 证人出庭作证的申请与许可221

【文书样式41】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224

【文书样式42】准许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225

【文书样式43】不予准许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225

【文书样式44】法院依当事人申请通知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226

【文书样式45】法院依职权通知证人出庭作证通知书227

第四十四条 行政执法人员作证规则228

第四十五条 证人出庭作证程序规则234

【问题三十六】我国是否存在证人宣誓规则?238

第四十六条 意见证据和传闻证据的排除规则239

【问题三十七】行政诉讼中的意见证据和传闻证据是否全部排除?242

第四十七条 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规则243

【问题三十八】如何确定鉴定人无法定事由而拒绝出庭的法律责任?248

【问题三十九】质问鉴定人有何制度安排?249

【文书样式46】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申请书250

【文书样式47】准许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通知书250

【文书样式48】不予准许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通知书251

【文书样式49】法院依当事人申请通知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通知书252

【文书样式50】法院依职权通知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通知253

书253

【文书样式51】鉴定人不出庭接受询问申请书254

【文书样式52】准许鉴定人不出庭接受询问通知书254

【文书样式53】不予准许鉴定人不出庭接受询问通知书255

第四十八条 专业人员出庭规则256

【问题四十】专家证人与行为证人的区别在哪里?260

【问题四十一】行政诉讼证据规定所确立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辅助质证制度的意义如何?260

【文书样式54】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协助质证申请书261

【文书样式55】准许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协助质证通知书262

【文书样式56】不予准许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协助质证通知书263

【文书样式57】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通知书264

第四十九条 无关联证据的排除、补充证据的质证与排除反复质证265

第五十条 二审质证规则268

第五十一条 再审质证规则271

第五十二条 二审和再审程序中“新的证据”的范围275

【文书样式58】对新的证据提出意见或者举证通知书279

第五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281

第五十三条 证据裁判原则281

【问题四十二】如何认识证据裁判的流程?283

第五十四条 定案证据认定规则284

【问题四十三】法官是否需要当庭认证?291

【问题四十四】如何认识证据资格认定?291

第五十五条 证据合法性审查规则292

第五十六条 证据真实性审查规则296

第五十七条 证据排除列举301

第五十八条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10

【问题四十五】什么是非法证据排除规则?313

【问题四十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不足在何处?314

第五十九条 原告方证据的排除315

【问题四十七】原告证据特殊排除规则是否适用于第三人?318

第六十条 排除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证据范围319

第六十一条 经过复议程序的证据认定规则323

第六十二条 行政程序中鉴定结论的排除规则327

【问题四十八】行政鉴定与司法鉴定的区别?332

第六十三条 证据形式效力规则333

第六十四条 电子证据证明力规则342

【问题四十九】电子证据证明力的基本认定原则是什么?347

【问题五十】如何认定电子证据的证明力?347

第六十五条 行政诉讼中的自认规则348

【问题五十一】如何认定诉讼代理人的自认?353

【问题五十二】依法行政原则对自认的拘束为何?353

【问题五十三】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自认的问题354

第六十六条 自认效力的例外性355

【问题五十四】设定自认效力例外规则的理论是什么?356

第六十七条 证据证明力的认定358

【问题五十五】如何认定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证明力?361

第六十八条 行政诉讼中的司法认知364

第六十九条 做对原告有利的司法推定375

第七十条 既判力的拘束力及其排除规则379

第七十一条 补强证据规则384

第七十二条 证据认定与心证理由阐明393

第七十三条 证据误认纠正规则399

第六章 附则404

第七十四条 证人方保护规则404

第七十五条 证人方费用负担规则408

【问题五十六】证人方出庭的费用是否一概由败诉当事人413

承担?413

第七十六条 证人方伪证责任414

第七十七条 妨碍诉讼责任追究规则418

【问题五十七】妨碍行政诉讼的行为人所承担的司法责任的性质是什么?423

第七十八条 不履行协助义务的责任追究规则424

第七十九条 司法解释效力适用规则426

第八十条 时间效力规则429

附录43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4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44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45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案件适用法律规范问题的座谈会纪要47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477

参考文献480

后记一 马国贤487

后记二 樊玉成4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