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教育通史 第3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毛礼锐,沈灌群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80192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68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705页
- 主题词:教育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教育通史 第3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七章 宋代的教育1
第一节 社会概况和文教政策1
一 社会概况1
目录1
二 文教政策6
第二节 官学教育14
一 三次兴学运动15
二 官学制度的完善25
三 官学教育的实施28
一 私学教育的发展38
第三节 私学和蒙学38
二 蒙养阶段的教学43
三 蒙学教材的编写46
第四节 书院制度54
一 书院的起源54
二 宋初的著名书院58
三 北宋书院的沉寂66
四 南宋书院的勃兴69
一 宋初科举考试制度的加强76
第五节 科举考试制度76
二 北宋对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83
三 南宋科举制度的腐败92
第六节 胡瑗的教育思想95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96
二 苏湖教法101
第七节 张载的教育思想111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111
二 教育思想117
第八节 程颢、程颐的教育思想139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140
二 教育思想145
第九节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162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163
二 改革科举考试制度167
三 改革学校教育制度171
四 置经义局、撰《三经新义》177
五 教育理论主张181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188
第十节 朱熹的教育思想188
二 对当时学校和科举的批评201
三 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内容的安排205
四 道德教育的理论和经验208
五 教学思想和读书法217
第十一节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232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232
二 教育思想242
第十二节 陈亮、叶适的教育思想258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259
二 教育理论基础267
三 教育目的269
四 教育内容272
五 教育方法和学风275
第八章 辽、金、元的教育285
第一节 文教政策285
一 兴学设教以加速封建化的进程286
二 发展教育以促进民族大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288
三 重才养士以增强国力290
第二节 官学教育制度291
一 中央官学的发展292
二 地方官学的设立294
三 金、元之际的庙学296
四 官学的管理298
第三节 私学和书院304
一 辽、金、元的私学305
二 元代的书院313
一 辽代的科举制度320
第四节 辽、金、元的科举制度320
二 金代的科举制度323
三 元代的科举制度326
四 辽、金、元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与教育的关系330
第五节 完颜雍、元好问的教育思想334
一 完颜雍的教育思想334
二 元好问的教育思想339
第六节 耶律楚材的教育思想345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345
二 以儒治国、尊孔兴学348
三 以佛治心、修身养性350
第七节 许衡的教育思想352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353
二 传播理学教育理论357
三 道德教育思想361
四 教学思想364
第八节 吴澄的教育思想366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367
二 教育思想371
一 社会概况380
第九章 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教育380
第一节 社会概况和文教政策380
二 文教政策385
第二节 官学教育399
一 国子监399
二 府、州、县学413
第三节 书院制度423
一 明清书院的发展423
二 东林书院427
三 诂经精舍和学海堂433
第四节 社学、义学和私学教育441
一 社学、义学和私学的发展442
二 蒙学的教材448
三 蒙学的教法453
四 蒙学的教师461
第五节 科举与八股取士462
一 科举定制的确立462
二 科举考试的内容、步骤和方法466
三 取士名额及其出路470
四 八股取士和八股文475
五 科举的作用和影响481
第六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485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485
二 “致良知”的学习论491
三 “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论499
四 “随人分限所及”的施教原则503
五 “诱”、“导”、“讽”的儿童教505
育论505
第七节 王廷相的教育思想508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509
二 人性论与教育作用512
三 认识与知识516
四 学习与修养522
第八节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528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528
二 揭露科举对教育的毒害531
三 “公其非是”的学校教育主张537
四 经史致用的实学教育内容543
五 以“学用一致”为中心的教育方法547
第九节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552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552
二 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556
三 “习与性成”的教育作用论559
四 教学思想568
第十节 颜元的教育思想584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584
二 培养“经世”人才590
三 “实文、实行、实体、实用”的教育内容594
四 以“习行”为主的教学法理论603
第十一节 戴震的教育思想613
一 生平和教育活动613
二 培养理民治安的“贤才”617
三 “由词通道”的经学教育和科学教育619
四 “明理解蔽”的教学论622
五 “强恕去私”的道德教育论633
第十章 宋、元、明、清的科技教育643
第一节 宋、元的科技教育643
一 科技专科学校的完善644
二 私学科技教育的活跃650
三 理学家的科技教育活动653
四 艺徒制的发展657
五 科技教学的基本经验660
第二节 明、清的科技教育667
一 科技专科学校的缓慢发展和衰落667
二 “西学东渐”对科技教育的影响675
三 乾嘉学派的科技教育活动680
四 科技普及教育686
热门推荐
- 2997098.html
- 3512675.html
- 3706628.html
- 601082.html
- 2951024.html
- 3472305.html
- 530460.html
- 2955953.html
- 1817577.html
- 8064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85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702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3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2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9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20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34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34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762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713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