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生生物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和蔼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7707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69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水生生物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水生生物学的定义、范围和任务1
第二节 水生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2
一、国外水生生物学的发展简史2
二、我国水生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3
第三节 水生生物与水产养殖的关系4
上篇 水生植物9
第1章 藻类植物概论9
一、藻类的基本特征9
二、藻类的主要形态结构9
三、藻类的繁殖10
四、藻类的生态分布及意义12
五、藻类的分类12
复习思考题13
第2章 蓝藻门14
一、形态构造14
二、繁殖15
三、分类16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23
复习思考题24
实验一 蓝藻门25
第3章 隐藻门27
一、形态构造27
二、繁殖28
三、分类28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29
复习思考题29
第4章 甲藻门30
一、形态构造30
二、繁殖31
三、分类31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35
复习思考题36
实验二 隐藻门、甲藻门36
第5章 金藻门38
一、形态构造38
二、繁殖38
三、分类39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42
复习思考题42
第6章 黄藻门43
一、形态构造43
二、繁殖43
三、分类44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45
附:绿胞藻纲45
复习思考题46
实验三 金藻门、黄藻门46
第7章 硅藻门48
一、形态构造48
二、繁殖50
三、分类50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60
复习思考题60
实验四 硅藻门61
第8章 裸藻门63
一、形态构造63
二、繁殖64
三、分类64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67
复习思考题67
实验五 裸藻门67
第9章 绿藻门69
一、形态构造69
二、繁殖70
三、分类70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86
复习思考题86
实验六 绿藻门86
第10章 红藻门89
一、形态构造89
二、繁殖89
三、分类90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91
复习思考题91
第11章 褐藻门92
一、形态构造92
二、繁殖92
三、分类93
四、生态分布及意义95
复习思考题95
实验七 红藻门、褐藻门96
第12章 水生维管束植物98
第一节 水生维管束植物概述98
一、生态类群及特点98
二、对水环境的适应99
三、经济意义100
第二节 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分类100
一、生态类群100
二、常见种类111
复习思考题113
实验八 水生维管束植物113
中篇 水生无脊椎动物118
第13章 原生动物118
第一节 原生动物概述118
一、主要特征118
二、形态构造118
三、生殖方式119
四、生态习性及经济意义119
第二节 原生动物的分类120
一、肉足虫纲120
二、纤毛虫纲121
复习思考题125
实验九原生动物126
第14章 腔肠动物128
第一节 概述128
第二节 分类129
第三节 水螅水母纲129
一、形态构造129
二、分类130
第四节 钵水母纲131
一、形态构造131
二、分类132
第五节 栉水母纲132
一、形态构造132
二、分类133
第六节 珊瑚纲134
一、形态构造134
二、分类134
复习思考题135
第15章 轮虫类136
第一节 形态构造136
一、外部形态136
二、内部构造137
第二节 生殖139
一、孤雌生殖139
二、有性生殖140
第三节 分类140
一、双巢目140
二、单巢目141
第四节 生态分布与渔业利用152
复习思考题154
实验十 轮虫类155
第16章 环节动物159
第一节 多毛类159
一、概述159
二、分类161
第二节 寡毛类165
一、概述165
二、分类166
复习思考题169
实验十一环节动物170
第17章 软体动物172
第一节 腹足类173
一、概述173
二、分类174
第二节 瓣鳃类178
一、概述178
二、分类180
复习思考题187
实验十二 软体动物188
第18章 甲壳动物190
第一节 枝角类190
一、形态构造190
二、生殖与发育193
三、分类195
四、生态分布及渔业利用204
复习思考题206
实验十三 枝角类207
第二节 桡足类210
一、形态构造211
二、生殖与发育213
三、分类214
四、生态分布及渔业利用218
复习思考题220
实验十四 桡足类的结构和分类221
第三节 虾类和蟹类222
一、虾类222
二、蟹类233
复习思考题237
第四节 其他常见甲壳动物237
一、鳃足亚纲237
二、介形亚纲239
三、蔓足亚纲240
四、软甲亚纲240
复习思考题243
实验十五虾类、蟹类及其他常见甲壳动物244
第19章 水生昆虫246
一、形态构造246
二、生殖与发育247
三、分类248
复习思考题254
实验十六 水生昆虫254
第20章 水生生物的调查研究方法256
第一节 浮游生物的调查研究方法256
一、浮游植物的调查研究方法256
二、浮游动物的调查研究方法260
第二节 底栖动物与水生维管束植物的调查研究方法261
一、底栖动物的调查研究方法261
二、水生维管束植物调查264
实验十七 浮游植物的定性、定量266
实验十八 浮游动物的定性、定量268
实验十九 底栖动物的定性、定量270
下篇 水生生物生态学272
第21章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272
第一节 生态学的定义、内容和任务272
第二节 水生生物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73
一、常用术语273
二、研究生态学常用的方法276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的辩证统一277
复习思考题278
第22章 光的生态作用279
第一节 水环境的光照条件279
一、光的性质279
二、光的来源及到达水面的情况280
三、光线的吸收和散射280
四、自然水体中的光照情况281
五、透明度与水色281
六、水环境按光照条件的分层282
第二节 光与水生植物的关系282
一、水中光线与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282
二、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283
三、水生植物对光的适应283
第三节 光与水生动物的关系284
一、光与水生动物的颜色284
二、动物的向光性284
三、光对动物生殖的影响285
第四节 浮游动物的昼夜垂直移动285
一、昼夜垂直移动285
二、昼夜垂直移动在渔业上的意义286
复习思考题287
第23章 温度的生态作用288
第一节 水体温度状况的特点288
一、水温的一般生态意义288
二、水体的增温与降温288
三、水温的垂直变化和水体的温幅289
第二节 水生生物的极限温度289
一、水生生物的温幅289
二、水生生物的极限温度及最适温度289
三、水生生物对极限温度的适应290
第三节 温度对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的影响291
一、温度与代谢作用291
二、温度与生长、发育、生殖的影响291
第四节 生物学季节和浮游生物的季节变异294
复习思考题295
第24章 溶解盐类的生态作用296
第一节 水体按盐度的划分及其特点296
一、淡水296
二、半咸水297
三、海水297
四、超盐水297
五、水生生物的耐盐性297
第二节 水生生物与环境的渗透关系298
一、渗透作用与渗透压298
二、水生生物与环境渗透关系的类型及其渗透调节298
第三节 盐类与水生生物的关系300
一、生命与元素300
二、各种盐类的生理功能及其在水环境中的意义301
三、氮、磷与浮游植物的关系302
四、水生生物浓聚环境盐类的能力304
第四节 离子的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305
一、离子的拮抗作用305
二、离子的协同作用305
复习思考题306
第25章 溶解气体的有机质的生态作用307
第一节 水中氧气的溶解状况307
一、水中溶解氧的状况及来源307
二、水中氧的消耗308
第二节 水中溶解氧与动物呼吸的关系309
一、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309
二、厌气性生物和好气性生物310
三、水生动物对呼吸条件的适应310
四、窒息现象311
第三节 CO2及其他气体与水生生物的关系311
一、CO2与水生生物的关系311
二、其他气体与水生生物的关系312
第四节 pH、有机质的生态作用313
一、pH的生态作用313
二、有机质的生态作用315
复习思考题316
第26章 水生生物的食物关系317
第一节 食物关系的基本概念317
一、食物关系317
二、食物循环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317
三、水环境的食物循环317
第二节 水生动物摄食方法和对食物的选择319
一、水生动物的摄食方法319
二、食物的选择319
第三节 水生动物的食性和食性的改变319
一、食性的类别320
二、食性特化及其生物学意义320
三、食性的改变320
第四节 水生动物的食量及消化率321
一、水生动物的食量321
二、食物的消化率321
第五节 食物链及其在渔业上的意义322
一、食物链和食物网322
二、食物链与生态金字塔322
三、食物链对渔业实践上的意义323
复习思考题324
第27章 水体污染325
第一节 水污染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325
一、水体污染的原因325
二、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的影响326
第二节 水污染的生物学监测327
一、污水生物系统法327
二、数量或生物量指数329
三、多样性指数329
四、毒性试验以及行为、生理、生化监测和残毒测定330
第三节 水体的生物净化过程331
第四节 水体人为富营养化和增温化332
一、水体人为富营养化332
二、水体的增温化334
第五节 污水生物处理的方法334
一、好氧处理335
二、厌氧处理336
三、氧化塘处理366
复习思考题337
主要参考文献338
热门推荐
- 2596378.html
- 3787298.html
- 845832.html
- 246118.html
- 3615682.html
- 3279746.html
- 3089127.html
- 2171852.html
- 1691721.html
- 26678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0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53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79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026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541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59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45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83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912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8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