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互动与整合-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学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江莹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410572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282页
- 主题词:城市环境:水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社会学-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互动与整合-城市水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社会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研究的缘起、视角和意义1
第一节 选题背景3
一、水环境与城市发展3
二、水资源与社会危机5
三、水污染与社会危害7
四、水管理与污染治理9
第二节 研究视角10
一、环境社会学的研究视角11
二、关于城市水环境的研究视角23
三、本文采用的研究视角25
一、拓宽环境问题的研究对象27
第三节 研究意义27
二、提供城市水环境的社会学认知模式28
三、揭示综合治理城市水环境的社会机制29
第二章 南京秦淮河:特征、污染与治理31
第一节 秦淮河的特征33
一、自然特征:起源与水系33
二、社会特征:文化与经济37
第二节 秦淮河的污染41
一、秦淮河污染的变迁42
二、内秦淮河的污染43
三、外秦淮河的污染46
第三节 秦淮河的治理策略49
一、古代策略50
二、中华民国策略5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策略54
第三章 政府行为:环保动因、特点与缺陷61
第一节 政府关注城市水环境的动力机制64
一、中央政府的推动64
二、公共物品的供给67
三、经济指标的引领69
四、市民诉求的影响71
第二节 政府集中整治城市水环境的行为特点73
一、强制性73
二、表面性76
三、献礼性77
第三节 政府日常管理城市水环境的行为特点79
一、管理真空80
二、管理错位84
第四章 企业行为:“经济人”与“社会人”91
第一节 工业污染负荷93
一、外秦淮河主城段工业污染负荷93
二、秦淮河江宁段工业污染负荷98
三、秦淮河溧水段工业污染负荷101
第二节 企业污染行为104
一、污染行为作用模式104
二、污染行为原因分析106
一、环保行为作用模式113
第三节 企业环保行为113
二、环保行为动因分析117
第五章 市民行为:污染、反思与觉醒127
第一节 生活污染负荷129
一、外秦淮河主城段生活污染负荷129
二、秦淮河江宁段生活污染负荷132
三、秦淮河溧水段生活污染负荷134
第二节 市民污染行为135
一、污染行为作用模式135
二、污染行为原因分析140
一、环保行为作用模式148
第三节 市民环保行为148
二、环保行为动因分析154
第六章 公众参与:治理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方式161
第一节 环保NGO163
一、环保NGO及其特点163
二、环保NGO的功能166
三、环保NGO的作用模式168
第二节 大众传媒172
一、大众传媒的作用172
二、大众传媒建构城市水环境问题的过程175
三、大众传媒关注城市水环境问题的动力机制179
第三节 绿色社区185
一、绿色社区的内涵185
二、营造绿色社区的主要途径186
三、建设绿色社区的动力机制191
第七章 互动与整合:基于组织创新视角的对策分析195
第一节 组织创新的理论依据199
一、水环境的公共物品性质及其供给200
二、水环境的相对性与社会冲突201
三、可持续发展与公众参与202
四、社会转型与社会重组204
五、环境权与环境信息公开205
第二节 组织创新的实践基础207
一、治理城市水环境的国际经验207
二、治理城市水环境的国内探索213
三、治理城市水环境的社会机制218
第三节 组织创新的路径选择222
一、转变政府职能:从划桨到掌舵222
二、实施流域管理:从局部到全局224
三、加强司法作用:从立法到执法225
四、壮大环保NGO:从政府包办到公众参与226
五、建设绿色社区:从社区文化到社会时尚228
六、公开环境信息:从提高知情权到增强责任感230
七、探索运作模式:从政府管制到特许经营231
八、拓宽治理视角:从点源污染治理到面源污染治理233
参考文献235
后记245
附录247
热门推荐
- 3863233.html
- 3806935.html
- 1240620.html
- 2440596.html
- 1183303.html
- 1622154.html
- 1279719.html
- 3569392.html
- 550456.html
- 25708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183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92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99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60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560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9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6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919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481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3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