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无线信道 原书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挪)裴措特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6047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16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530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无线电信道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移动无线信道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引言1
1.1移动无线系统的演进1
1.2移动无线信道的基础知识7
1.3本书的结构11
第2章 随机变量、随机过程和确定性信号14
2.1随机变量14
2.1.1概率论的基本定义14
2.1.2重要的概率密度函数19
2.1.3随机变量的函数29
2.2随机过程31
2.2.1稳态过程33
2.2.2遍历过程35
2.2.3水平通过率和衰落的平均时长35
2.2.4具有随机输入的线性系统37
2.3确定性信号39
2.3.1确定性连续时间信号39
2.3.2确定性离散时间信号41
2.4扩展阅读43
附录2.A对莱斯水平通过率一般公式的推导43
第3章 瑞利信道和莱斯信道45
3.1多径信道的系统理论描述46
3.2瑞利信道和莱斯信道的形式化描述50
3.3瑞利信道和莱斯信道的基本性质50
3.3.1复数包络的自相关函数和谱50
3.3.2包络的自相关函数和谱54
3.3.3平方包络的自相关函数和谱55
3.4瑞利信道和莱斯信道的统计性质57
3.4.1包络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57
3.4.2平方包络的概率密度函数58
3.4.3水平通过率和衰落的平均时长60
3.4.4瑞利信道衰落时间间隔的统计特征64
3.5扩展阅读69
附录3.A Jakes功率谱密度和对应的自相关函数的推导70
附录3.B包络的自相关函数的推导72
附录3.C各向同性散射条件下包络的自协方差谱的推导74
附录3.D基本高斯随机过程具有不同谱形状的莱斯过程的水平通过率的推导75
第4章 正弦曲线求和信道模型导论78
4.1确定性信道建模的原理79
4.2确定性正弦曲线求和过程的基本性质84
4.3确定性正弦曲线求和过程的统计性质89
4.3.1包络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90
4.3.2水平通过率和衰落的平均时长96
4.3.3在低信号水平处衰落时间间隔的统计性质101
4.3.4正弦曲线求和过程的稳态性和遍历性103
4.4正弦曲线求和过程的类型104
4.5复数正弦曲线求和信道模型的基本知识107
4.5.1随机复数正弦曲线求和过程的基本性质108
4.5.2包络和相位的概率密度函数110
4.6性能评估的准则115
4.7扩展阅读115
附录4.A复数确定性高斯过程的平方包络自相关函数的推导116
附录4.B确定性莱斯过程的水平通过率和衰落的平均时长准确解的推导117
第5章 正弦曲线求和信道模型的参数确定126
5.1计算多普勒频率和增益的方法127
5.1.1等距离方法127
5.1.2均方误差方法133
5.1.3等面积方法137
5.1.4蒙特卡洛方法145
5.1.5 Jakes方法153
5.1.6 Lp范数方法163
5.1.7准确的多普勒频散方法174
5.1.8准确的多普勒频散的随机化方法179
5.1.9具有分集的准确多普勒频散方法180
5.2计算相位的方法185
5.3确定性瑞利过程的衰落间隔186
5.4 Cisoids求和信道模型的参数确定193
5.4.1问题描述193
5.4.2准确多普勒频散的扩展方法194
5.4.3 Lp范数方法(LPNM)194
5.4.4广义等面积方法196
5.4.5性能分析198
5.5结束语和扩展阅读204
附录5.A使用蒙特卡洛方法的模型相对误差的分析207
附录5.B使用MEDS- SP的样本均值自相关函数收敛性的证明208
附录5.C SOC过程不相关同相分量和正交分量条件的证明208
第6章 频率非选择信道模型210
6.1类型Ⅰ扩展Suzuki过程211
6.1.1短时衰落的建模和分析211
6.1.2长时衰落的建模和分析221
6.1.3类型Ⅰ的随机扩展Suzuki过程223
6.1.4类型Ⅰ的确定性扩展Suzuki过程228
6.1.5应用和仿真结果231
6.2类型Ⅱ扩展Suzuki过程234
6.2.1短时衰落的建模和分析234
6.2.2类型Ⅱ的随机扩展Suzuki过程243
6.2.3类型Ⅱ的确定性扩展Suzuki过程246
6.2.4应用和仿真结果250
6.3广义莱斯过程253
6.3.1随机广义莱斯过程254
6.3.2确定性广义莱斯过程257
6.3.3应用和仿真结果260
6.4修正的Loo模型262
6.4.1随机修正的Loo模型262
6.4.2确定性修正的Loo模型271
6.4.3应用和仿真结果277
6.5非静态地面移动卫星信道的建模279
6.5.1 Lutz的两状态信道模型279
6.5.2 M状态信道模型281
6.5.3非稳态真实世界LMS信道的建模282
第7章 频率选择信道模型292
7.1 Parsons和Bajwa的椭圆模型293
7.2频率选择信道的系统理论描述294
7.3频率选择随机信道模型298
7.3.1相关函数298
7.3.2 Bello的WSSUS模型299
7.3.3 COST 207信道模型305
7.3.4 HIPERLAN/2信道模型310
7.4频率选择正弦曲线求和信道模型311
7.4.1正弦曲线求和不相关散射(SOSUS)模型的系统函数311
7.4.2 SOSUS模型的相关函数和功率谱密度316
7.4.3 SOSUS模型的延迟功率谱密度、多普勒功率谱密度和特征量319
7.4.4 SOSUS模型的模型参数确定323
7.4.5 COST 207信道模型的仿真模型327
7.5给定功率延迟剖面建模方法329
7.5.1问题描述330
7.5.2离散传播延迟和路径增益的计算方法331
7.5.3参数计算方法的比较342
7.5.4被测功率延迟剖面的各种应用344
7.6被测宽带移动无线信道的完美建模和仿真345
7.6.1 Cisoids求和不相关散射模型346
7.6.2完美信道建模原理351
7.6.3应用到一个被测宽带室内信道353
7.7扩展阅读355
附录7.AL路径COST 207信道模型的规范357
附录7.BL路径HIPERLAN/2信道模型的规范361
第8章 MIMO信道模型364
8.1确定性信道建模的一般原理365
8.2单环MIMO信道模型367
8.2.1几何学单环散射模型368
8.2.2单环MIMO信道模型的参考模型369
8.2.3单环MIMO信道模型的仿真模型374
8.2.4参数计算方法377
8.2.5性能评估378
8.2.6仿真结果380
8.3双环MIMO信道模型382
8.3.1几何学双环散射模型383
8.3.2双环MIMO信道模型的参考模型384
8.3.3双环MIMO信道模型的仿真模型388
8.3.4各向同性和非各向同性的散射场景391
8.3.5参数计算方法393
8.4椭圆MIMO信道模型398
8.4.1几何学椭圆散射模型399
8.4.2椭圆MIMO信道模型的参考模型400
8.4.3椭圆MIMO信道模型的仿真模型403
8.4.4模型扩展406
8.5扩展阅读408
附录8.A遍历性的证明411
第9章 高速信道仿真器413
9.1离散时间确定性过程413
9.2离散时间确定性过程的实现416
9.2.1查找表系统416
9.2.2矩阵系统418
9.2.3移位寄存器系统419
9.3离散时间确定性过程的性质420
9.3.1离散时间确定性过程的基本性质420
9.3.2离散时间确定性过程的统计性质427
9.4实现复杂度和仿真速度435
9.5正弦曲线求和方法与滤波器方法的比较437
9.6扩展阅读439
第10章 移动无线信道建模中的精选专题440
10.1多个不相关瑞利衰落波形的设计440
10.1.1问题描述441
10.1.2准确多普勒频散的一般方法(GMEDSq)443
10.1.3有关的参数计算方法448
10.1.4有限仿真时间对交叉相关性性质的影响449
10.1.5扩展阅读451
10.2阴影衰落的空间信道模型452
10.2.1阴影衰落的参考模型452
10.2.2阴影衰落的仿真模型454
10.2.3阴影衰落的相关性模型457
10.2.4扩展阅读463
10.3跳频移动无线信道465
10.3.1跳频信道的参考模型466
10.3.2跳频信道的仿真模型467
10.3.3性能分析469
10.3.4仿真结果473
10.3.5扩展阅读473
附录10.A对数正态过程的空间自相关函数的推导473
附录10.B空间对数正态过程水平通过率的推导474
附录10.C正弦曲线求和阴影遮挡仿真器水平通过率的推导475
附录10.D将等面积方法应用到Gudmundson相关性模型476
附录10.E跳频信道时间—频率交叉相关性函数的推导477
附录10.F跳频信道仿真器的参数化处理478
参考文献480
总附录496
总附录A本书符号释义表496
总附录B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512
热门推荐
- 3388285.html
- 1331445.html
- 2505821.html
- 2645872.html
- 2570161.html
- 274681.html
- 1795519.html
- 1828814.html
- 584076.html
- 38552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4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59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7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72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3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266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8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421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64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5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