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构造地质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构造地质学
  • 宋鸿林,张长厚,王根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8271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构造地质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构造地质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构造地质学的内涵1

二、影响岩石变形诸因素的相互关系2

三、构造变形分析的基本原则3

四、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意义5

主要参考文献5

第二章 岩层的原生构造7

第一节 沉积岩层的原生构造7

一、层理及其形态类型7

二、层理的识别标志9

三、利用原生沉积构造确定岩层的面向9

第二节 软沉积变形13

一、卷曲层理和滑塌构造13

二、重压印模14

三、泄水构造15

主要参考文献16

第三章 岩层的基本产状17

第一节 水平岩层17

第二节 倾斜岩层19

一、岩层的产状要素19

二、倾斜岩层的露头形态20

三、倾斜岩层厚度的测定22

第三节 地层的接触关系22

一、不整合的类型及其地质意义23

二、不整合在地质图和剖面图上的表现24

三、不整合的观察和研究25

主要参考文献27

第四章 地质构造研究中的应力分析基础28

第一节 应力的概念28

一、面力和体力28

二、应力、正应力、剪应力29

三、一点的应力状态30

第二节 应力分析简介31

一、二维应力分析31

二、三维应力分析简介32

第三节 应力场、应力轨迹、应力集中的概念34

一、应力场的基本概念34

二、应力场的图示34

三、应力集中35

主要参考文献36

第五章 变形岩石应变分析基础37

第一节 变形和位移37

第二节 应变的度量38

一、长度应变38

二、剪应变39

三、体变40

第三节 均匀变形和非均匀变形40

一、均匀变形40

二、非均匀变形40

第四节 应变椭球体41

第五节 应变椭圆特征的几何表示法42

第六节 应变椭球体的形态类型及其几何表示法43

第七节 旋转变形和非旋转变形45

一、非旋转变形45

二、旋转变形45

第八节 递进变形46

一、共轴递进变形46

二、非共轴递进变形48

主要参考文献49

第六章 岩石的变形行为50

第一节 一般实验条件下岩石的变形行为50

一、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50

二、脆性、韧性和粘性51

第二节 影响岩石变形行为的因素53

一、岩石的各向异性对变形的影响53

二、围压对变形的影响53

三、温度对变形的影响55

四、孔隙流体对变形的影响55

五、岩石变形的时间因素57

六、岩石的粘性和能干性59

第三节 岩石变形的微观机制60

一、微裂作用、碎裂作用和摩擦滑动61

二、晶内滑移和位错蠕变62

三、位错蠕变64

四、扩散蠕变和压溶作用65

五、颗粒边界滑动和超塑性流动66

主要参考文献67

第七章 劈理68

第一节 劈理的类型69

一、劈理的基本特征69

二、劈理的类型70

第二节 劈理的形成机制和应变意义74

一、劈理的应变意义74

二、劈理的形成机制75

主要参考文献79

第八章 线理80

第一节 运动轴和应变轴80

第二节 小型线理81

一、拉伸线理81

二、矿物生长线理和压力影构造81

三、皱纹线理82

四、交面线理82

第三节 大型线理82

一、香肠构造83

二、窗棂构造86

三、铅笔构造87

第四节 线理的野外研究88

一、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89

二、线理的构造意义及其与定向构造的关系89

主要参考文献90

第九章 褶皱的几何分析91

第一节 褶皱的描述91

一、褶皱的基本类型91

二、褶皱的要素92

三、剖面上褶皱形态的描述95

四、褶皱的三维形态99

第二节 褶皱的方位分析101

一、褶轴方位的确定101

二、轴面方位的测定102

三、褶皱的位态分类102

第三节 褶皱的形态分类104

一、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层的厚度变化的经典分类104

二、根据组成褶皱的各个褶皱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105

三、兰姆赛的褶皱形态分类106

第四节 褶皱剖面图的编制109

一、平行褶皱的剖面编制109

二、相似褶皱剖面的编制110

主要参考文献110

第十章 褶皱的成因分析112

第一节 概述112

第二节 纵弯褶皱作用113

一、单层褶皱的发育机制113

二、多层岩层的褶皱发育机制116

第三节 纵弯褶皱层内的应变分布与小型构造122

一、中和面褶皱作用122

二、顺层剪切作用124

三、压扁作用的影响126

四、纵弯褶皱中可能发育的劈理型式127

第四节 横弯褶皱作用130

第五节 剪切褶皱作用和柔流褶皱作用132

一、剪切褶皱作用132

二、柔流褶皱作用133

主要参考文献134

第十一章 节理135

第一节 节理的类型及主要特征135

一、节理的类型135

二、节理面羽饰构造138

第二节 节理的组合形式139

一、节理组和节理系139

二、羽列节理与雁列节理141

第三节 与褶皱和断层相关的节理142

一、与褶皱有关的节理142

二、与断层有关的节理144

第四节 区域性节理与岩墙群145

一、区域性节理145

二、岩墙群145

三、岩浆岩中的节理145

第五节 节理的研究148

一、节理的野外观测148

二、节理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150

三、节理研究在区域构造分析中的问题151

主要参考文献151

第十二章 断层概论153

第一节 断层的几何要素和位移153

一、断层的几何要素153

二、位移154

第二节 断层分类155

一、根据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156

二、按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156

第三节 断层效应157

一、走向断层引起的地层效应157

二、倾向断层与横向断层引起的地层效应158

第四节 断层岩162

第五节 断层形成机制163

第六节 断层的识别与研究166

一、断层的识别166

二、断层的观察与研究169

三、断层活动的时间172

主要参考文献173

第十三章 逆冲推覆构造175

第一节 逆冲推覆构造几何学175

一、逆冲断层几何学175

二、逆冲构造系统几何学177

第二节 逆冲断层系统形成过程181

一、逆冲断层系统的扩展方式181

二、双重逆冲构造形成过程182

第三节 逆冲断层相关褶皱变形184

一、断弯褶皱184

二、断展褶皱185

三、滑脱褶皱186

第四节 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机制187

一、逆冲推覆构造的动力学问题187

二、逆冲断层扩展与推覆体位移的位错模型189

三、临界楔形体模型190

主要参考文献192

第十四章 伸展构造193

第一节 伸展构造在地壳不同层次中的表现193

第二节 伸展构造组合形式195

一、盆-岭构造195

二、变质核杂岩构造196

三、裂谷199

第三节 剥离断层202

一、剥离断层主要特征202

二、剥离断层的形成机制202

第四节 伸展构造变形模式203

一、纯剪切模型203

二、简单剪切模型204

三、混合剪切模型204

第五节 伸展构造形成环境205

主要参考文献206

第十五章 走向滑动断层208

第一节 走向滑动断层的基本特征208

一、走向滑动断层的平面几何学形式208

二、走向滑动断层的剖面特征209

三、走向滑动断层形成环境209

第二节 走向滑动断层内部应力状态和相关构造212

一、纯剪切模式212

二、简单剪切模式213

第三节 走向滑动断层伴生构造214

一、雁列式褶皱214

二、雁列式断层215

三、拉分盆地与横向隆起216

四、走滑双重构造219

第四节 斜向走滑构造219

第五节 走滑断层的区域大地构造意义220

一、转换断层与构造转换220

二、走滑断层与块体旋转222

三、造山带中的走滑断层222

主要参考文献223

第十六章 韧性剪切带224

第一节 剪切带的基本类型224

第二节 韧性剪切带的几何学特征226

第三节 韧性剪切带的应变与构造特征227

一、韧性剪切带应变特征227

二、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特征228

第四节 糜棱岩231

一、糜棱岩的含义231

二、糜棱岩的类型232

三、糜棱岩常见造岩矿物变形与显微构造233

第五节 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的确定236

一、标志体的变形236

二、鞘褶皱236

三、S-C面理与伸展褶劈理(ECC)237

四、云母鱼构造238

五、旋转碎斑系与不对称的压力影239

六、书斜构造与显微剪切破裂240

七、变斑晶雪球构造241

第六节 韧性剪切带的观测与研究242

一、韧性剪切带的识别和确定242

二、韧性剪切带构造变形及运动学特征观测242

三、韧性剪切带的显微构造观测243

主要参考文献244

第十七章 极射赤平投影在构造地质中的应用246

第一节 面和线的赤平投影246

一、投影原理246

二、吴尔夫投影网247

第二节 β图解和π图解251

一、β图解251

二、π图解251

第三节 两面夹角的测量及面的旋转方法252

一、两面夹角及角平分线的测量252

二、面的旋转方法252

第四节 赤平投影在断层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254

一、断层滑移线图254

二、根据断层系确定主应力方向255

主要参考文献2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