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局及破解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知桂,杨强,李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5684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306页
- 主题词:农业人口-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困局及破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
第一节 从城乡分割到新型城镇化1
一、城乡分割:乡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1
二、城镇化: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3
三、新农村建设:城市(工业)反哺农村(农业)5
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简要回顾9
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人口流动(1949~1956年)9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人口流动(1957~1977年)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时期的人口流动(1978~1991年)10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的人口流动(1992年至今)11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12
第三节 国内外学者研究评述14
一、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研究14
二、国内外关于城镇化与人口转移关系的研究17
三、国内外研究评述18
第四节 本书的主要思路20
一、研究的方法20
二、技术路线21
三、研究创新与展望21
第二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基础与现实特征23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3
一、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23
二、城乡人口及其分类27
三、城镇化指标31
第二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理论基础35
一、制度变迁理论35
二、城乡统筹发展理论45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其他相关理论50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现实特征58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表现58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非同步性61
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结果的不完全性66
第三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71
第一节 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经济因素71
一、经济发展水平72
二、户籍管理制度变迁79
三、人力资源丰度82
第二节 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性因素87
一、我国人口管理政策的变迁87
二、我国就业政策的变迁89
三、政策实施成效91
第三节 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社会文化因素92
一、政府管理水平与效能92
二、农业转移人口的融入意愿与能力96
第四章 制约农业人口“转得出”的制度困局与突破103
第一节 户籍制度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03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104
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制约109
三、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1
四、户籍制度变化对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影响112
五、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业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115
第二节 土地流转制度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18
一、土地流转的含义及模式118
二、我国土地流转制度变迁121
三、土地流转制度对农业人口转移的制约126
四、改革土地流转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128
第三节 教育培训制度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29
一、教育培训制度的内容及其模式129
二、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特征134
三、教育培训制度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约140
四、改革教育培训制度,突破制约农业人口流动瓶颈143
第五章 制约农业人口“留得住”的制度困局与突破146
第一节 投资制度与接纳农业转移人口146
一、从无序“民工潮”到脏乱差的“城中村”146
二、从全民的“造城(镇)运动”到大规模的“空城(镇)现象”150
三、优化投资体制,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153
第二节 就业制度与留住农业转移人口162
一、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服务162
二、消除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歧视164
三、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权益169
四、扶持农业转移人口自主创业174
第三节 公共服务制度与农业人口市民化175
一、完善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险制度175
二、制定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制度179
三、出台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教育制度181
四、加强建设农业转移人口社会管理制度185
第四节 非正式制度与农业转移人口文化融合187
一、文化隔阂成为市民化阻碍187
二、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文化的制度设计189
第六章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91
第一节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经验191
一、构建完善的农业转移人口法律保障体系191
二、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194
三、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197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经验199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以扩大就业为前提199
二、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业转移人口素质的提升是核心201
三、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保障202
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就地转移是主流204
第三节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06
一、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根本保障206
二、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基本条件208
三、制度创新改革是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的主要途径211
四、提升人口素质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持续的前提214
五、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释放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动力216
第七章 福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试点探索219
第一节 福建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总体概况219
一、福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的概况219
二、福建农业转移人口试点探索的主体角色定位与分工221
三、福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制约因素与创新226
第二节 福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试点探索及其评价231
一、石狮市试点:全域城市化模式231
二、德化县试点:城关统筹城乡改革模式234
三、晋江市试点:建设“品牌之都”238
四、光泽县试点:“中国生态食品城”模式243
五、邵武市试点:产城融合模式247
六、福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试点探索的总体评价252
第三节 推进福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探索的对策建议256
一、完善制度建设,突破农业人口合理流动的制度壁垒256
二、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提高新型城镇吸纳转移人口能力258
三、创新管理机制,提高政府对农业转移人口服务效能258
四、强化科学规划,推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市民化258
五、加强城镇文化建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能力259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模式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260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模式260
一、新型城镇化模式的构成要素260
二、政府主导模式261
三、市场驱动模式262
第二节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268
一、政府主导模式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268
二、市场驱动模式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271
三、政府+市场合力模式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路径274
四、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76
参考文献278
后记292
热门推荐
- 1537204.html
- 3689067.html
- 2264042.html
- 1297670.html
- 2186149.html
- 2556921.html
- 706830.html
- 3841822.html
- 3789109.html
- 2148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430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2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833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697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40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30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074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8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40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