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券市场透明度与价格发现效率关系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肖飞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3159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164页
- 文件大小:71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证券市场-透明度-关系-价格-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券市场透明度与价格发现效率关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研究动机与目的7
1.3 研究问题界定8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11
1.5 本书贡献与创新14
第2章 制度背景与文献回顾16
2.1 制度背景17
2.1.1 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概况17
2.1.2 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机制19
2.2 文献回顾22
2.2.1 限价订单簿透明度与价格发现效率22
2.2.2 集合竞价透明度与价格发现效率29
2.2.3 文献评述32
2.3 本章小结34
第3章 限价订单簿透明度、信息份额与波动性35
3.1 引言35
3.2 研究设计36
3.2.1 价格发现模型36
3.2.2 价格序列向量定义37
3.2.3 研究样本与数据40
3.3 限价订单簿的信息含量41
3.3.1 每一档报价的信息含量41
3.3.2 新增加报价的信息含量43
3.3.3 横截面差异显著性检验43
3.4 对市场波动性的影响44
3.4.1 不同窗口期的比较45
3.4.2 进一步检验47
3.5 本章小结52
第4章 限价订单簿透明度与定价误差54
4.1 引言54
4.2 研究设计55
4.2.1 方差分解原理55
4.2.2 具体分析步骤56
4.2.3 研究样本与数据57
4.3 实证结果分析57
4.3.1 日内效应分析57
4.3.2 定价误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60
4.3.3 定价误差横截面差异显著性检验61
4.3.4 进一步检验62
4.4 本章小结63
第5章 限价订单簿透明度与委托单不平衡65
5.1 引言65
5.2 研究设计66
5.2.1 委托单不平衡的界定及模型构建66
5.2.2 研究样本与数据67
5.3 检验结果分析68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68
5.3.2 委托单不平衡的日间和日内效应分析71
5.3.2 委托单不平衡对收益预测能力的比较分析74
5.4 本章小结77
第6章 集合竞价透明度与价格拟合度78
6.1 引言79
6.2 研究设计80
6.2.1 研究方法80
6.2.2 研究样本和数据81
6.3 检验结果分析86
6.3.1 回归结果分析86
6.3.2 价格发现效率的对比分析88
6.4 进一步分析89
6.4.1 开盘交易占整个交易日的百分比89
6.4.2 开盘半小时内知情交易的概率93
6.5 本章小结94
第7章 集合竞价透明度与价格同步性96
7.1 引言96
7.2 研究设计98
7.2.1 研究方法98
7.2.2 研究样本及数据101
7.3 日内效应分析101
7.3.1 市场流动性的比较分析101
7.3.2 日内分时段流动性的比较分析102
7.4 实证结果分析104
7.4.1 第一阶段回归模型解释力的比较104
7.4.2 第二、第三阶段回归结果分析108
7.4.3 第二、第三阶段回归结果进一步分析111
7.5 进一步检验113
7.6 本章小结115
第8章 集合竞价透明度与委托单不平衡116
8.1 引言116
8.2 研究设计118
8.2.1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计118
8.2.2 研究样本与数据119
8.3 检验结果120
8.3.1 描述性统计分析120
8.3.2 日间效应和日内效应分析122
8.3.3 委托单不平衡对收益预测能力比较125
8.4 本章小结128
第9章 结论130
9.1 本书主要研究结论130
9.2 结论的进一步解释与政策含义133
9.3 研究不足及展望134
附录136
参考文献149
后记162
热门推荐
- 3004628.html
- 2414700.html
- 3593191.html
- 1643718.html
- 1312039.html
- 2177073.html
- 3457795.html
- 790193.html
- 652299.html
- 13279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26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85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801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83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67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36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401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