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 第2版
  • 王达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ISBN:9787517008057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827页
  • 文件大小:230MB
  • 文件页数:84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机-配置-技术手册;计算机网络-信息交换机-设备管理-技术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H3C交换机配置与管理完全手册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H3C主要交换机系列选型和主要应用1

1.1 H3C主要以太网交换机系列2

1.1.1 H3C以太网交换机的分类2

1.1.2 H3C交换机命名规则3

1.2 H3C S9500E系列交换机选型及应用4

1.2.1 S9500E系列交换机的主控板和业务接口板5

1.2.2 S9500E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功能特性5

1.2.3 S9500E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应用7

1.3 H3C S9500系列交换机选型及应用9

1.3.1 S9500系列交换机的主控板和业务接口板10

1.3.2 S9500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功能特性11

1.3.3 S9500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应用13

1.4 H3C S7500E系列交换机选型及应用14

1.4.1 S7500E系列交换机的主控板和业务接口板15

1.4.2 S7500E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功能特性18

1.4.3 S7500E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应用19

1.5 H3C S7500系列交换机选型及应用21

1.5.1 S7500系列交换机的交换引擎和业务接口板21

1.5.2 S7500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功能特性22

1.5.3 S7500系列交换机的主要应用24

1.6 H3C汇聚层交换机选型及应用26

1.6.1 H3C S58系列万兆汇聚交换机选型及应用26

1.6.2 H3C S5600系列千兆汇聚交换机选型及应用31

1.6.3 H3C S5500-EI系列千兆汇聚交换机选型及应用34

1.6.4 H3C S5500-SI系列千兆汇聚交换机选型及应用38

1.6.5 H3C S3600系列百兆汇聚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41

1.7 H3C接入层交换机选型及应用44

1.7.1 H3C S5100-EI系列千兆接入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44

1.7.2 H3C S5100-SI系列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47

1.7.3 H3C S5120-EI系列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49

1.7.4 H3C S5120-SI系列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52

1.7.5 H3C S3100-EI系列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54

1.7.6 H3C S3100-SI系列交换机的选型及应用57

第2章 H3C交换机Comware系统的基本使用60

2.1 H3C以太网交换机CLI的登录61

2.1.1 H3C交换机的软件版本61

2.1.2 H3C交换机CLI的登录方式及基本配置62

2.2 H3C交换机Console本地登录配置64

2.2.1认证方式为None时的Console端口登录配置64

2.2.2认证方式为Psasword时的Console端口登录配置68

2.2.3认证方式为Scheme时的Console端口登录配置70

2.3 H3C以太网交换机Telnet登录配置73

2.3.1认证方式为None时的Telnet登录配置73

2.3.2认证方式为Password时的Telnet登录配置75

2.3.3认证方式为Scheme时的Telnet登录配置77

2.4 H3C交换机Web登录79

2.5 H3C以太网交换机命令行视图和命令行约定81

2.6 H3C交换机CLI命令级别和用户级别83

2.6.1 H3C以太网交换机CLI命令级别和用户级别83

2.6.2设置CLI命令级别84

2.6.3切换用户级别的方法和配置示例85

2.7 H3C以太网交换机CLI的使用88

2.7.1使用H3C交换机CLI的在线帮助88

2.7.2 H3C交换机CLI显示控制操作89

2.7.3 H3C交换机CLI历史命令查询操作91

2.7.4 H3C交换机CLI典型错误信息91

2.7.5 H3C交换机CLI命令的缩写92

2.7.6 H3C交换机CLI命令的编辑92

2.7.7 H3C交换机CLI的其他特性93

2.8 H3C交换机文件系统管理95

2.8.1 H3C交换机软件系统目录操作96

2.8.2 H3C交换机软件系统文件操作97

2.8.3 H3C交换机Flash操作101

2.8.4 H3C交换机文件系统管理示例101

第3章 Comware系统映像和配置文件管理104

3.1 H3C交换机软件系统中的文件类型105

3.1.1 H3C交换机软件系统文件属性105

3.1.2 H3C交换机启动文件顺序选择105

3.1.3 H3C交换机文件属性配置106

3.2 H3C交换机BOOTROM引导程序和主机程序的加载107

3.2.1通过Console口利用XModem进行的本地加载108

3.2.2通过以太网口利用TFTP进行的本地加载110

3.2.3通过以太网口利用FTP进行的本地加载111

3.2.4通过FTP进行远程加载112

3.2.5远程升级H3C交换机的配置示例114

3.3 H3C交换机配置文件管理116

3.3.1 H3C交换机配置文件管理操作方法116

3.3.2 H3C交换机配置文件管理示例119

3.4 H3C交换机系统基本配置和管理121

3.5 H3C交换机密码恢复123

第4章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基本配置与管理125

4.1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类型及报文收发规则126

4.1.1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类型126

4.1.2 H3C交换机三种类型以太网端口报文收发规则127

4.2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配置128

4.2.1 H3C交换机Combo口配置128

4.2.2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基本属性配置130

4.2.3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的流控制功能配置132

4.2.4 H3C交换机端口报文流量阈值或大小配置132

4.2.5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环回测试功能配置135

4.2.6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进行环回监测功能配置136

4.2.7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连接电缆检测功能的启用137

4.2.8端口组配置138

4.3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的配置显示和维护139

4.4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汇聚配置与管理146

4.4.1 H3C交换机的手工端口汇聚147

4.4.2 H3C交换机静态LACP汇聚148

4.4.3 H3C交换机动态LACP汇聚148

4.4.4 H3C交换机端口汇聚组类型149

4.4.5 H3C交换机手工端口汇聚组配置149

4.4.6 H3C交换机静态LACP端口汇聚组配置151

4.4.7 H3C交换机动态LACP端口汇聚组配置151

4.4.8 H3C交换机端口汇聚组管理152

4.4.9 H3C交换机端口汇聚组配置示例155

4.5 H3C交换机的端口绑定配置156

4.5.1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绑定配置156

4.5.2 H3C交换机端口绑定配置管理157

4.5.3 H3C交换机端口绑定配置示例158

4.6 H3C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管理158

4.6.1交换机的MAC地址学习159

4.6.2 MAC地址表项的分类与特点160

4.6.3 MAC地址转发表管理配置161

4.6.4 H3C交换机MAC地址转发表管理典型配置举例166

4.7 H3C交换机IP地址配置与管理167

4.7.1 H3C交换机三层接口IP地址配置167

4.7.2 H3C交换机IP地址配置举例168

4.7.3 H3C交换机IP地址管理169

4.8 H3C交换机端口隔离配置与管理171

4.8.1 H3C交换机端口隔离的主要特性171

4.8.2 H3C交换机端口隔离配置172

4.8.3 H3C交换机以太网端口隔离管理174

4.8.4 H3C交换机端口隔离典型配置综合示例174

第5章 H3C交换机二层协议配置与管理177

5.1 H3C交换机ARP配置与管理178

5.1.1 H3C交换机ARP基本配置178

5.1.2 H3C交换机免费ARP配置179

5.1.3 H3C交换机ARP配置信息管理181

5.2 H3C交换机ARP攻击防御配置184

5.2.1主要ARP安全隐患及相关H3C预防技术184

5.2.2动态ARP表项学习最大数目配置188

5.2.3 ARP报文源MAC一致性检查配置188

5.2.4基于网关IP/MAC的ARP报文过滤功能配置189

5.2.5 ARP入侵检测功能配置190

5.2.6 ARP报文限速功能配置192

5.2.7 H3C交换机ARP入侵检测和报文限速配置示例193

5.2.8 H3C交换机基于网关IP/MAC的ARP报文过滤配置示例194

5.2.9 H3C交换机ARP泛洪攻击预防配置示例195

5.3 H3C交换机代理ARP配置195

5.3.1 ARP代理简介196

5.3.2 H3C交换机ARP代理配置197

5.4 H3C交换机MFF配置与管理198

5.4.1 MFF的主要特性198

5.4.2 H3C交换机MFF配置201

5.4.3 H3C交换机MFF配置管理204

5.4.4 H3C交换机MFF典型配置示例205

5.5 H3C交换机DLDP配置与管理208

5.5.1 DLDP简介208

5.5.2 DLDP报文209

5.5.3 DLDP的状态和定时器210

5.5.4 DLDP的工作机制211

5.5.5 DLDP的链路自动恢复机制212

5.5.6 H3C交换机DLDP基本配置212

5.5.7 H3C交换机DLDP状态重置配置和DLDP配置管理214

5.5.8 H3C交换机DLDP配置示例215

5.6 H3C交换机Smart Link配置与管理215

5.6.1 Smart Link简介216

5.6.2 Smart Link的工作原理216

5.6.3 H3C Smart Link交换机配置217

5.6.4 Smart Link配置管理219

5.6.5 H3C交换机Smart Link配置示例220

5.7 H3C交换机Monitor Link配置与管理221

5.7.1 Monitor Link的工作原理221

5.7.2 H3C交换机Monitor Link配置223

5.7.3 H3C交换机Monitor Link管理224

5.7.4 H3C交换机Monitor Link配置示例225

第6章 H3C交换机IRF堆叠配置与管理227

6.1 H3C IRF技术与配置228

6.1.1 H3C IRF简介228

6.1.2 H3C交换机IRF堆叠原理230

6.1.3 H3C交换机IRF堆叠的主要技术232

6.1.4 H3C交换机IRF的自动堆叠机制232

6.2 H3C交换机IRF堆叠配置与管理233

6.2.1 H3C交换机Fabric端口配置233

6.2.2 H3C交换机UnitID配置234

6.2.3 H3C交换机Unit名配置238

6.2.4 H3C交换机IRF Fabric名配置238

6.2.5 H3C交换机IRF自动堆叠功能配置239

6.2.6 H3C S3600系统交换机中的堆叠认证配置239

6.2.7 H3C交换机IRF堆叠管理240

6.2.8 H3C S5600系列交换机IRF配置示例242

6.2.9 H3C S3600系列交换机IRF堆叠配置示例243

6.3 H3C交换机IRF2工作原理245

6.3.1 IRF2软件体系架构245

6.3.2 IRF2的底层转发实现246

6.3.3 IRF2的物理连接248

6.3.4 IRF2的形成249

6.3.5 IRF2拓扑收集249

6.3.6 IRF2角色选举250

6.3.7 IRF2成员管理251

6.3.8 IRF2软件系统管理253

6.3.9多IRF2冲突检测253

6.3.10 H3C交换机IRF2互联方案254

6.4 H3C交换机IRF2基本配置255

6.4.1 IRF2配置前的准备和基本配置、管理任务255

6.4.2 IRF域编号配置256

6.4.3 IRF2成员编号配置257

6.4.4 IRF2端口配置258

6.4.5 IRF2成员优先级配置261

6.4.6 IRF2成员设备描述信息配置261

6.4.7 IRF2链路负载分担类型配置261

6.4.8 IRF2的桥MAC保留时间配置263

6.4.9启用IRF2系统启动文件的自动加载功能263

6.4.10 IRF2链路down延迟上报功能配置264

6.5 IRF2 MAD配置264

6.5.1 IRF2 LACP MAD检测原理及配置265

6.5.2 IRF2 BFD MAD检测原理及配置266

6.5.3 IRF2 ARP MAD检测原理及配置268

6.5.4 IRF2 MAD故障恢复270

6.5.5含LACP MAD检测的IRF2配置示例271

6.5.6含BFD MAD检测的IRF2配置示例273

6.5.7含ARP MAD检测的IRF2配置示例274

6.6 IRF2系统的访问与管理275

6.6.1访问Master275

6.6.2访问Slave275

6.6.3 IRF2配置管理276

第7章 H3C交换机VLAN配置与管理277

7.1 H3C交换机VLAN基础278

7.2 H3C交换机VLAN创建和基本属性配置279

7.2.1 VLAN的创建、标识和显示配置279

7.2.2 H3C交换机VLAN接口基本属性配置280

7.2.3 H3C交换机VLAN管理281

7.3 H3C交换机基于端口VLAN配置286

7.3.1基于端口VLAN简介286

7.3.2将Access端口添加到VLAN中287

7.3.3将Trunk端口添加到VLAN中288

7.3.4把Hybrid端口添加到VLAN中289

7.3.5基于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一290

7.3.6基于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二291

7.3.7基于端口VLAN的配置示例三293

7.4 H3C交换机基于协议VLAN配置294

7.4.1 H3C交换机基于协议VLAN的工作原理295

7.4.2 H3C基于协议VLAN配置297

7.4.3基于协议VLAN的配置示例300

7.5 H3C交换机基于IP子网VLAN配置302

7.5.1基于IP子网VLAN的配置302

7.5.2基于IP子网VLAN的配置示例304

7.6 H3C交换机基于MAC地址VLAN配置305

7.6.1基于MAC地址VLAN的实现机制306

7.6.2手动配置静态MAC VLAN配置307

7.6.3动态触发端口加入静态MAC VLAN配置308

7.6.4手动配置静态MAC VLAN配置示例309

7.7 H3C交换机GVRP VLAN注册配置与管理311

7.7.1 GVRP消息和定时器311

7.7.2 GVRP的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312

7.7.3 H3C交换机GVRP功能启用和注册模式配置313

7.7.4 H3C交换机GARP定时器配置313

7.7.5 H3C交换机GVRP管理314

7.7.6 H3C交换机GVRP简单配置示例317

7.7.7 H3C交换机GVRP综合配置示例318

7.8 H3C交换机VLAN间路由配置示例321

7.8.1通过IP路由实现VLAN间的路由配置示例321

7.8.2通过以太网子接口实现VLAN间单臂路由配置示例322

第8章 H3C交换机隔离用户VLAN和超VLAN配置与管理326

8.1 H3C交换机Isolate-user-VLAN基础327

8.1.1 Isolate-user-VLAN简介327

8.1.2 Isolate-user-VLAN工作原理328

8.1.3 Isolate-user-VLAN配置同步329

8.1.4 Isolate-user-VLAN MAC地址同步330

8.2 H3C交换机Isolate-user-VLAN配置与管理332

8.2.1 Isolate-user-VLAN配置332

8.2.2 Secondary VLAN配置333

8.2.3 Isolate-user-VLAN和Secondary VLAN间映射配置334

8.2.4 Isolate-user-VLAN管理335

8.2.5 H3C交换机Isolate-user-VLAN配置示例336

8.3 H3C交换机Super VLAN配置与管理339

8.3.1 Super VLAN聚合原理339

8.3.2 Sub VLAN主机的三层通信原理342

8.3.3 H3C交换机Super VLAN配置344

8.3.4 H3C交换机Super VLAN管理346

8.3.5 Super VLAN简单配置示例347

8.3.6 H3C交换机Super VLAN综合配置示例349

第9章 H3C交换机MSTP配置与管理353

9.1 H3C交换机MSTP基础354

9.1.1 MSTP简介354

9.1.2 H3C交换机MSTP的基本概念355

9.1.3 MSTP的端口角色358

9.1.4 MSTP的端口状态及收敛机制360

9.1.5 MSTP拓扑计算原理361

9.2 H3C交换机MSTP基本配置与示例363

9.2.1 MSTP基本配置任务364

9.2.2 MST域配置364

9.2.3指定根交换机或备份根交换机366

9.2.4当前交换机桥优先级配置367

9.2.5端口对MSTP报文的识别/发送方式配置367

9.2.6 MSTP工作模式配置369

9.2.7 MST域最大跳数配置369

9.2.8 MSTP交换网络的网络直径配置370

9.2.9 MSTP时间参数配置370

9.2.10超时时间因子配置372

9.2.11端口最大发送速率配置372

9.2.12边缘端口配置373

9.2.13端口点对点链路配置374

9.2.14端口路径开销配置374

9.2.15 端口优先级配置376

9.2.16开启MSTP特性377

9.2.17 H3C交换机MSTP配置示例377

9.3 H3C交换机MSTP扩展特性配置379

9.3.1 BPDU保护功能配置380

9.3.2 Root保护功能配置380

9.3.3环路保护功能配置381

9.3.4防止TC-BPDU报文攻击配置381

9.3.5 BPDU报文拦截功能配置383

9.4 H3C交换机MSTP摘要侦听特性配置与示例383

9.4.1 H3C交换机MSTP摘要侦听特性配置383

9.4.2 H3C交换机MSTP摘要侦听特性配置示例384

9.5 H3C交换机MSTP网络管理385

9.5.1端口状态快速转换配置385

9.5.2端口生成树模式迁移操作386

9.5.3 MSTP配置日志和消息管理387

9.5.4 MSTP维护和管理命令387

第10章 H3C交换机集群配置与管理392

10.1 H3C以太网交换机的集群配置与管理393

10.1.1 H3C以太网交换机集群简介393

10.1.2 H3C交换机在集群中的交换机角色395

10.1.3 H3C交换机集群配置任务397

10.2 H3C集群管理交换机配置397

10.2.1 NDP的启用397

10.2.2 NDP参数配置398

10.2.3 NTDP的启用399

10.2.4 NTDP参数配置400

10.2.5交换机集群功能启用401

10.2.6 H3C交换机集群参数配置402

10.2.7 H3C交换机集群内外交互配置405

10.2.8集群管理网管接口配置407

10.3 H3C集群成员交换机配置407

10.4 H3C交换机集群管理409

10.4.1 H3C交换机集群基本管理操作409

10.4.2 H3C交换机集群信息管理412

10.5 H3C交换机集群配置示例419

第11章 H3C交换机VRRP配置与管理422

11.1 H3C交换机VRRP基础423

11.1.1 VRRP简介423

11.1.2 VRRP的路由器标识、控制报文、认证和Master选举424

11.1.3 VRRP工作原理425

11.1.4 VRRP的两种应用模式426

11.1.5 VRRP与HSRP的比较428

11.2 H3C交换机的VRRP负载均衡模式428

11.2.1负载均衡模式下的虚拟MAC地址分配429

11.2.2负载均衡模式下的虚拟转发器430

11.2.3 VRRP负载均衡模式的报文432

11.3 H3C交换机VRRP配置433

11.3.1 VRRP工作模式配置433

11.3.2 H3C交换机VRRP基本功能配置434

11.3.3 H3C交换机VRRP高级功能配置436

11.4 H3C交换机VRRP管理441

11.5 H3C交换机VRRP配置示例444

11.5.1简单主备备份模式的VRRP应用配置示例444

11.5.2综合主备备份模式的VRRP应用配置示例446

11.5.3负载分担模式 VRRP应用配置示例449

11.5.4 VRRP负载均衡模式配置示例451

第12章 H3C交换机ACL配置与管理458

12.1 H3C以太网交换机上的ACL基础459

12.1.1 H3C交换机上的ACL分类和编号/命名规则459

12.1.2 H3C交换机上的ACL规则匹配顺序460

12.2 H3C交换机上的ACL配置461

12.2.1 ACL生效时间段配置461

12.2.2 IPv4基本ACL配置463

12.2.3 IPv4高级ACL配置465

12.2.4二层ACL配置470

12.2.5用户自定义ACL配置473

12.2.6 ACL复制配置475

12.2.7 ACL应用配置476

12.3 H3C交换机ACL配置管理479

12.4 H3C交换机ACL配置示例484

12.4.1基本ACL典型配置示例484

12.4.2高级ACL配置示例485

12.4.3二层ACL配置示例485

12.4.4用户自定义ACL配置示例486

第13章 H3C交换机QoS配置与管理487

13.1 H3C交换机QoS配置基础488

13.1.1 H3C交换机QoS配置方式488

13.1.2 QoS策略配置方式的基本配置流程488

13.1.3定义流分类489

13.1.4定义流行为492

13.1.5定义QoS策略492

13.1.6配置QoS策略应用493

13.1.7 QoS策略管理496

13.2 H3C交换机报文优先级配置与管理502

13.2.1 H3C交换机报文优先级503

13.2.2优先级映射配置505

13.2.3优先级映射配置管理507

13.2.4端口优先级应用配置示例508

13.3 H3C交换机流量监管、流量整形和端口限速配置与管理508

13.3.1流量监管、流量整形和端口限速简介509

13.3.2流量监管配置510

13.3.3流量整形配置512

13.3.4端口限速配置513

13.3.5流量整形和端口限速配置管理513

13.4 H3C交换机拥塞管理的配置514

13.4.1 H3C交换机拥塞管理中的队列调度算法514

13.4.2 SP队列配置与管理516

13.4.3 WRR队列配置与管理516

13.4.4 WFQ队列调度配置与管理518

13.4.5 SP+WRR队列调度配置与管理520

13.5 H3C交换机拥塞避免配置与管理521

13.5.1拥塞避免的丢包策略简介521

13.5.2 WRED策略下的拥塞避免配置与管理522

13.5.3 WRED配置信息的管理523

13.6 H3C交换机流量过滤配置与管理525

13.6.1流量过滤配置与管理525

13.6.2流量过滤配置示例525

13.7 H3C交换机重标记配置与管理526

13.7.1优先级重标记简介526

13.7.2通过报文颜色重标记优先级的配置与管理527

13.7.3重标记本地优先级的配置示例530

13.7.4重标记QoS本地ID的配置示例531

13.7.5优先级映射表和重标记综合配置示例533

13.8 H3C交换机全局CAR策略配置与管理535

13.8.1聚合/分层CAR策略简介535

13.8.2聚合CAR策略的配置与管理536

13.8.3分层CAR策略配置与管理538

13.8.4聚合CAR配置示例539

13.8.5 And模式分层CAR配置示例540

13.8.6 Or模式配置示例541

13.9 H3C交换机流量统计配置与管理543

13.9.1流量统计配置与管理543

13.9.2流量统计配置示例544

13.10 H3C交换机数据缓冲区配置与管理545

13.10.1缓冲资源的分配545

13.10.2通过Burst功能配置数据缓冲区546

13.10.3手工配置数据缓冲区547

第14章 H3C交换机IGMP和IGMP Snooping配置与管理551

14.1 H3C交换机三层IP组播的基本配置552

14.2 H3C交换机IGMP配置与管理555

14.2.1启动IGMP556

14.2.2 IGMP运行版本配置557

14.2.3配置接口静态加入组播组或组播源557

14.2.4配置接口加入的组播组过滤器558

14.2.5配置接口允许加入的组播组数量限制559

14.2.6 IGMP查询和响应配置560

14.2.7 IGMP SSM映射配置562

14.2.8 IGMP代理配置564

14.2.9 IGMP管理566

14.2.10 H3C交换机IGMP基本功能配置示例575

14.2.11 IGMP SSM映射功能配置示例577

14.2.12 IGMP代理功能配置示例579

14.3 H3C交换机IGMP Snooping基本功能配置581

14.3.1启动IGMP Snooping581

14.3.2 IGMP Snooping版本配置582

14.3.3静态组播MAC地址表项配置582

14.4 H3C交换机IGMP Snooping端口功能配置583

14.4.1 IGMP Snooping相关定时器配置583

14.4.2静态端口配置585

14.4.3静态端口配置示例586

14.4.4禁止端口成为动态路由器端口589

14.4.5模拟主机加入配置589

14.5 H3C交换机IGMP Snooping查询器配置590

14.5.1启用IGMP Snooping查询器590

14.5.2 IGMP查询报文发送时间间隔和最大响应时间配置591

14.5.3 IGMP查询报文源IP地址配置593

14.5.4 IGMP Snooping查询器配置示例593

14.6 H3C交换机IGMP Snooping代理配置595

14.6.1 IGMP Snooping代理配置595

14.6.2 IGMP Snooping代理配置示例596

14.7 H3C交换机IGMP Snooping策略配置598

14.7.1组播组过滤器配置599

14.7.2组策略及模拟主机加入配置示例600

14.7.3组播数据报文源端口过滤配置601

14.7.4丢弃未知组播数据报文配置602

14.7.5端口加入的组播组最大数量配置602

14.7.6 IGMP报文的802.1p优先级配置603

14.7.7组播用户控制策略配置604

14.7.8组播源与组播用户控制策略配置示例605

14.8 H3C交换机IGMP Snooping配置管理608

第15章 H3C交换机PIM组播配置与管理610

15.1 H3C交换机PIM公共特性配置611

15.1.1组播数据过滤器配置611

15.1.2 Hello报文过滤器配置612

15.1.3 Hello报文选项配置612

15.1.4剪枝延迟时间配置614

15.1.5 PIM公共定时器配置615

15.1.6 PIM配置管理617

15.2 H3C交换机 PIM-DM组播网络配置617

15.2.1启动PIM-DM617

15.2.2 PIM-DM配置示例618

15.3 H3C交换机PIM-SM组播网络配置与管理620

15.3.1启动PIM-SM621

15.3.2 PIM-SM域RP配置622

15.3.3 PIM-SM域BSR配置625

15.3.4 PIM-SM管理域配置627

15.3.5 PIM-SM域组播源注册配置630

15.3.6禁止SPT切换631

15.3.7非管理域机制PIM-SM配置示例632

15.3.8管理域机制下的PIM-SM配置示例637

15.4 H3C交换机双向PIM与管理643

15.4.1双向PIM与PIM-SM配置的主要区别644

15.4.2非管理域机制下的双向PIM配置示例646

15.5 H3C交换机PIM-SSM配置650

15.5.1启用PIM-SM651

15.5.2 SSM组播组范围配置651

15.5.3 PIM-SSM配置示例651

第16章 H3C交换机端口镜像配置与管理654

16.1 H3C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镜像基础655

16.1.1 H3C交换机端口镜像简介655

16.1.2 H3C交换机端口镜像原理656

16.2 H3C交换机本地端口镜像配置658

16.2.1本地端口镜像配置步骤658

16.2.2本地端口镜像配置示例660

16.3 H3C交换机二层远程端口镜像配置661

16.3.1二层远程端口镜像配置任务662

16.3.2低端H3C交换机远程端口镜像的配置步骤663

16.3.3中高端H3C交换机二层远程端口镜像的配置步骤666

16.3.4利用远程镜像VLAN实现本地镜像支持多个目的端口的配置步骤669

16.3.5低端H3C交换机远程端口镜像配置示例670

16.3.6中高端H3C交换机二层远程端口镜像配置示例672

16.3.7利用远程镜像VLAN实现本地镜像支持多个目的端口典型配置示例673

16.4 H3C交换机三层远程端口镜像配置674

16.4.1三层远程端口镜像的配置步骤674

16.4.2三层远程端口镜像配置示例678

16.5 H3C交换机端口镜像管理680

第17章 H3C交换机端口安全和MAC地址认证配置与管理682

17.1 H3C交换机端口安全基础683

17.1.1 H3C交换机端口安全特性和模式683

17.1.2详解端口安全模式工作原理685

17.2.H3C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与管理689

17.2.1启用端口安全功能689

17.2.2端口最大安全MAC地址数689

17.2.3端口安全模式配置690

17.2.4安全MAC地址配置691

17.2.5端口安全的相关特性配置692

17.2.6 macAddressOrUserLoginSecure安全模式下来宾VLAN支持的配置694

17.2.7不应用RADIUS服务器下发的授权信息的配置696

17.2.8端口安全配置管理696

17.3 H3C交换机端口安全配置示例700

17.3.1 autoLeam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700

17.3.2 macAddressWithRadius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701

17.3.3 userLoginWithOUI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702

17.3.4 macAddressElseUserLoginSecureExt模式的端口安全配置示例703

17.3.5 macAddressOrUserLoginSecure模式的来宾VLAN配置示例704

17.4 H3C交换机MAC地址认证基础705

17.4.1两种MAC地址认证方式705

17.4.2 MAC地址认证定时器706

17.4.3与MAC地址认证配合使用的特性706

17.5 H3C交换机MAC地址认证配置与管理707

17.5.1基本MAC地址认证功能配置708

17.5.2 MAC地址认证域配置710

17.5.3 MAC地址认证来宾VLAN配置710

17.5.4 MAC地址认证管理712

17.5.5本地MAC地址认证配置示例713

17.5.6使用RADIUS服务器进行MAC地址认证的配置示例715

第18章 H3C交换机AAA安全访问配置与管理717

18.1 H3C交换机AAA基础718

18.1.1 AAA简介718

18.1.2 ISP域简介718

18.1.3 HWTACACS简介719

18.1.4 H3C交换机配置AAA配置任务721

18.2 H3C交换机本地用户配置与管理721

18.2.1本地用户属性721

18.2.2本地用户属性配置722

18.2.3用户组属性配置726

18.2.4本地用户及本地用户组管理726

18.3 H3C交换机RADIUS方案配置与管理728

18.3.1创建RADIUS方案729

18.3.2 RADIUS认证/授权服务器729

18.3.3 RADIUS计费服务器及相关参数配置730

18.3.4 RADIUS报文的共享密钥配置733

18.3.5 RADIUS服务器报文发送的最大尝试次数配置733

18.3.6配置支持的RADIUS服务器的类型734

18.3.7 RADIUS服务器状态配置734

18.3.8发送给RADIUS服务器的数据相关属性配置735

18.3.9发送 RADIUS报文使用的源地址配置736

18.3.10发送RADIUS报文使用的备份源地址配置737

18.3.11 RADIUS服务器的定时器配置738

18.3.12 RADIUS的Trap功能配置738

18.3.13启用监听端口739

18.3.14 RADIUS方案管理739

18.4 H3C交换机HWTACACS方案配置与管理744

18.4.1创建HWTACACS方案744

18.4.2 HWTACACS服务器配置745

18.4.3 HWTACACS报文共享密钥配置747

18.4.4发送给HWTACACS服务器的数据相关属性配置747

18.4.5发送HWTACACS报文使用的源地址配置747

18.4.6 HWTACACS服务器的定时器配置748

18.4.7 HWTACACS方案管理749

18.5在H3C交换机ISP域中配置实现AAA的方法751

18.5.1创建ISP域752

18.5.2 ISP域属性配置752

18.5.3 ISP域的AAA认证方法配置754

18.5.4 ISP域的AAA授权方法配置756

18.5.5 ISP域的AAA计费方法配置758

18.5.6强制切断用户连接配置761

18.5.7配置设备作为RADIUS服务器762

18.6 H3C交换机AAA配置示例764

18.6.1 Telnet用户的local认证、HWTACACS授权、RADIUS计费配置764

18.6.2 SSH用户的RADIUS认证和授权配置示例765

18.6.3 802.1x用户的RADIUS认证、授权和计费配置示例768

18.6.4 Telnet用户的HWTACACS认证、授权、计费配置示例772

18.6.5设备作为RADIUS服务器对Telnet用户进行接入认证的配置示例773

第19章 H3C交换机IEEE 802.1 x和Portal认证配置与管理775

19.1 H3C交换机IEEE 802.1 x基础776

19.1.1 IEEE 802.1x的体系结构776

19.1.2 IEEE 802.1 x的认证方式776

19.1.3 IEEE 802.1 x端口状态及接入控制方式777

19.1.4 H3C交换机中与IEEE 802.1 x配合使用的特性777

19.2 H3C交换机IEEE 802.1 x配置与管理779

19.2.1开启802.1 x特性780

19.2.2 IEEE 802.1 x认证方法配置780

19.2.3端口授权状态的配置781

19.2.4端口接入控制方式配置782

19.2.5端口允许同时接入的用户最大数配置783

19.2.6 IEEE 802.1 x定时器参数配置784

19.2.7交换机向客户端发送认证请求的最大次数配置785

19.2.8开启组播和单播触发功能785

19.2.9端口的强制认证域配置786

19.2.10来宾VLAN配置787

19.2.11认证失败VLAN配置788

19.2.12 IEEE 802.1 x认证管理788

19.2.13 H3C交换机IEEE 802.1x认证配置示例791

19.2.14带来宾VLAN和VLAN下发功能的IEEE 802.1 x认证配置示例792

19.3 H3C交换机IEEE 802.1 x支持EAD快速部署配置与管理794

19.3.1 IEEE 802.1 x支持EAD快速部署的实现机制794

19.3.2 EAD快速部署配置794

19.3.3 EAD规则的老化超时时间配置795

19.3.4 EAD快速部署配置示例795

19.4 H3C交换机Portal认证基础797

19.4.1 Portal认证简介797

19.4.2二层Portal认证方式799

19.4.3三层Portal认证方式800

19.4.4 Portal认证的双机热备和多实例支持802

19.5 H3C交换机Portal认证配置与管理803

19.5.1配置准备804

19.5.2指定Portal服务器804

19.5.3本地Portal认证Web页面自定义配置806

19.5.4本地Portal服务器配置808

19.5.5启用Portal认证809

19.5.6 Portal用户接入控制配置810

19.5.7 Portal认证的认证失败VLAN配置813

19.5.8接口发送RADIUS报文的相关属性配置814

19.5.9接口发送Portal报文使用的源地址配置815

19.5.10配置Portal支持双机热备816

19.5.11指定Portal用户认证成功后认证页面的自动跳转目的网站地址818

19.5.12 Portal探测功能配置819

19.5.13强制Portal用户下线822

19.5.14 Portal认证管理822

19.5.15 二层Portal认证配置示例822

19.5.16 Portal直接认证配置举例8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