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
  • 赵保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059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296页
  • 主题词:城乡建设-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意义5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6

一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6

二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及述评18

三 相关指标体系研究进展及述评26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30

一 研究思路30

二 研究内容31

三 研究方法32

四 主要创新33

五 存在的不足34

第二章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36

第一节 概念诠释36

一 城市与乡村36

二 城乡关系39

三 城乡二元结构41

四 统筹城乡发展45

第二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与内涵46

一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46

二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46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原则49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49

二 兼顾效率与公平50

三 市场的基础作用和政府的调控功能51

四 发挥优势,因地制宜52

五 开放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相统一53

第四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式54

一 中心城市扩展、带动、辐射型发展模式54

二 城乡互动、双向城市化发展模式55

第五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及意义56

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56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57

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57

四 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58

五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58

第三章 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分析59

第一节 当前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59

一 生产要素市场城乡分隔、效率低下59

二 城乡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存在二元性,结构差异明显63

三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日趋扩大67

四 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事业差距75

第二节 造成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原因分析77

一 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差78

二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80

三 财政税收对农业的收支差83

四 农村金融存贷差86

五 土地征用与出让价格差91

六 城乡居民就业差93

七 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94

第四章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97

第一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分析97

一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概述97

二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内容和目的99

第二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确定100

一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基础100

二 指标体系的初选思路与方法103

三 评价指标的分析与选择方法104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107

一 自然禀赋条件108

二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108

三 区位与基础设施109

四 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110

五 市场发育与经济外向性110

六 乡村经济发展水平110

七 城乡经济差别水平110

第四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111

第五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114

一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概念114

二 评价指标属性值的无量纲化方法分析115

三 指标权重的网络层次分析赋权方法——ANP法117

四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评价的合成法选择123

第五章 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静态)分析126

第一节 选取的评价单元和时间序列126

一 评价单元和时间序列在评价中的重要性126

二 对评价区域的界定127

第二节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128

第三节 我国省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结果分析(2005)134

一 数据来源134

二 城乡经济关联度的计算135

第六章 我国近55年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动态评价151

第一节 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历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51

第二节 我国近55年来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阶段划分154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7年),从旧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向新型城乡经济关系过渡阶段155

二 计划经济时期(1958~1978年),中国城乡经济关系形成和曲折发展阶段157

三 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城乡经济关系调整阶段159

四 改革深化阶段(1986~),城乡经济关系由政策控制向市场调节转变,城乡差距扩大161

第三节 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空间格局变化165

一 我国区域城乡经济关系发展水平的排名变化及地域特征165

二 东、中、西及东北区域层面分析城乡经济关联度的变化176

三 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近55年发展变化的特点180

第七章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81

第一节 一些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与做法181

一 美国181

二 法国183

三 日本184

第二节 一些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185

一 韩国185

二 印度186

第三节 统筹城乡实现一体化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187

一 政府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187

二 必须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增加农民收入188

三 必须使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189

四 以立法的手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190

五 加快农村人口合理有序向城市迁移190

第八章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及路径选择192

第一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192

一 政府是统筹协调经济发展的主体192

二 政府主体作用的主要体现193

三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198

第二节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体系199

一 近期目标(至2010年)200

二 中期目标(至2020年)201

三 远期目标(至2050年)201

第三节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203

一 依托新型工业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3

二 依托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06

三 依托市场化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11

四 依托信息化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215

第九章 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218

第一节 制度创新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218

第二节 实现城乡人口管理制度创新222

第三节 实现城乡就业制度创新224

第四节 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创新226

一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28

二 成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机构229

三 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230

四 广泛筹集农村社会保障基金230

五 结合税制改革,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夯实社会保障的资金基础230

第五节 实现城乡土地制度创新231

第六节 实现城乡财税制度创新235

第七节 实现城乡金融制度创新239

第八节 实现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创新242

一 把创新教育体制、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国策243

二 把加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支持的重点244

第十章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246

第一节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握好城乡统筹原则246

一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47

二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248

第二节 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布局分工一体化250

第三节 统筹城乡生产要素,实现产业集聚一体化252

第四节 统筹城乡建设规划,实现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256

第五节 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实现环境保护一体化259

第六节 统筹城乡人口劳动,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262

第七节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进步一体化267

一 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形成合理的城乡教育发展体系268

二 大力发展城乡卫生事业,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268

三 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扩大先进文化向农村的辐射269

四 切实维护农民民主权利,广泛开展农村普法教育270

五 深入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71

参考文献27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