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算管理创新与财政支出改革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秋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5995X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算管理创新与财政支出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一、研究缘由与背景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8
三、研究路径与构架10
上篇 预算管理创新理论14
第一章 财政管理活动14
第一节 财政管理活动的内容15
一、财政管理活动的内涵15
二、财政管理活动的基本特征21
三、财政管理活动的构成24
第二节 财政管理活动的目标27
一、满足公共需要29
二、促进经济发展31
三、实施宏观调控32
四、保持社会稳定34
五、财政稳健运行35
第二章 财政收支矛盾运动37
第一节 财政收支矛盾的理论考察37
一、最优收入与最优产出的抉择37
二、财政支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分析41
三、财政收支矛盾概述51
第二节 财政收支矛盾运动规律52
一、财政收支矛盾运动的变化轨迹52
二、影响财政收支矛盾运动的因素54
三、财政收支矛盾运动规律的阐释58
第三章 预算管理重心转换60
第一节 预算管理重心变化的一般规律60
一、预算管理是财政管理的核心60
二、预算管理重心是由财政收支矛盾运动决定的62
三、预算管理重心的发展变化64
第二节 预算管理重心转换的理论分析66
一、预算管理重心转换的基本原理66
二、预算管理重心转换的判定70
第三节 预算管理重心转换的现实考察71
一、以收入预算管理为重心的历史演进71
二、收入预算管理改革取得的成效74
三、现行支出预算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77
四、预算管理重心转换的现实条件86
第四节 预算管理重心转换与预算管理创新88
一、预算管理创新是预算管理重心转换的内在要求88
二、预算管理重心转换推动预算管理创新90
第四章 预算管理制度创新92
第一节 现代预算管理原则92
一、合法原则92
二、真实原则92
三、统一原则93
四、完整原则93
五、公开原则93
第二节 预算管理制度创新体系94
一、预算编制制度创新94
二、预算执行制度创新98
三、预算监督制度创新101
第三节 预算管理制度创新的体制环境106
一、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的事权106
二、理顺国家与企业间的分配关系109
三、加强预算管理法制建设111
四、健全税收征管制度114
第五章 预算管理手段创新119
第一节 预算管理手段体系119
一、预算管理的制度手段119
二、预算管理的利益调节手段121
三、混合调节手段和弹性调节手段123
第二节 预算管理手段创新的原则124
一、市场性与计划性相结合的原则125
二、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125
三、间接性与可控性相结合的原则126
四、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127
第三节 预算管理手段创新的规制条件128
一、转变和调整政府职能128
二、确定预算管理目标129
第四节 预算管理手段创新的选择131
一、预算管理手段创新的趋势132
二、预算管理手段创新的重点133
第五节 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40
一、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意义140
二、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141
三、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框架142
四、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配套改革措施147
第六章 预算管理创新与公共财政体制构建148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148
一、财政体制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148
二、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150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153
一、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153
二、公共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155
第三节 预算管理创新是公共财政体制建立的必要条件158
一、有利于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机制158
二、有利于发挥公共财政职能161
三、有利于转变理财方式164
四、有利于建立稳固、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165
第四节 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主要内容166
一、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现实紧迫性166
二、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主要内容168
下篇 财政支出改革实践172
第七章 部门预算172
第一节 传统预算编制方式的缺陷172
一、预算编制时间仓促173
二、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173
三、预算编制粗放173
四、预算编制内容不完整174
五、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职责划分不清174
第二节 部门预算改革的必要性174
一、部门预算改革的现实紧迫性175
二、部门预算改革面临的阻力177
第三节 部门预算的主要内容179
一、部门预算的内涵179
二、部门预算的构成179
三、部门预算的特点181
四、部门预算与功能预算的异同183
第四节 部门预算的编制185
一、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185
二、部门预算的编制目标186
三、部门预算的编制流程188
四、部门预算的编制方式190
第五节 部门预算的审核198
一、部门收入预算的审核198
二、部门支出预算的审核199
第八章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1
第一节 现行国库管理制度的弊端201
一、收入缴库普遍存在延滞现象202
二、资金拨付环节过多202
三、资金使用效率偏低203
四、财政资金运行信息反馈滞后203
五、不利于加强廉政建设204
第二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204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背景204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206
三、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面临的障碍210
第三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内容212
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基本特征212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主要内容213
第四节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225
一、建立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支付机构225
二、研究开发财政管理信息系统226
三、建立健全现代化银行支付系统227
四、进一步推进预算编制改革227
五、改革和完善预算会计制度228
六、健全监督制约机制230
七、修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231
第九章 政府采购制度232
第一节 传统政府采购的主要缺陷232
一、采购资金分配和使用脱节233
二、采购过程透明度不高233
三、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233
四、采购效益低下234
五、不利于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234
六、不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235
第二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作用与地位236
一、政府采购制度在预算管理创新中的作用236
二、政府采购制度在预算管理创新中的地位241
第三节 政府采购制度的结构框架242
一、政府采购资金的特征242
二、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244
三、政府采购的组织体系247
第四节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250
一、政府采购预算有助于预算管理创新250
二、政府采购预算的现实差距251
三、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原则253
四、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程序253
五、政府采购预算的编报要求254
第五节 规范政府采购管理255
一、在改革中求规范256
二、强化政府采购法制建设256
三、健全政府采购监管体系257
四、规范政府采购操作程序260
五、加强政府采购机构队伍建设261
六、整合政府采购资源264
七、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信息传导机制265
八、积极防范和化解政府采购风险265
第十章 社会保障制度270
第一节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270
一、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271
二、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271
三、社会保障基金筹措机制不健全272
四、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机制不完善273
五、社会保障社会化管理和服务程度低273
六、社会保障基金结构矛盾突出274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275
一、有利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75
二、有利于加强政府宏观调控276
三、有利于架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277
四、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器”作用277
五、有利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78
第三节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构想279
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遵循的原则279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导向282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283
四、适时开征社会保障税289
五、编制社会保障预算291
第四节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293
一、完善社会保障筹资体系294
二、完善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化服务体系295
三、完善社会保障监管体系296
四、完善社会保障基金运作体系297
第十一章 转移支付制度298
第一节 转移支付制度的作用298
一、缩小地区间财力差异的重要手段299
二、实现收入均等化分配目标的政策工具300
三、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制度规范301
第二节 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形式303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303
二、专项性转移支付305
三、特殊性转移支付306
四、政策性转移支付307
第三节 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308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偏小309
二、转移支付重点不突出311
三、专项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311
四、转移支付测算方法和技术不科学313
第四节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应遵循的原则315
一、公正性316
二、公开性317
三、规范性318
四、效率性319
第五节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构想320
一、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及其支出范围321
二、科学核定标准收入能力与标准支出需求324
三、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326
四、增加民族政策性、特殊性转移支付328
五、建立比较规范的专项转移支付制度330
参考书目332
后记335
热门推荐
- 2902777.html
- 2934476.html
- 3096178.html
- 985117.html
- 2527176.html
- 3096534.html
- 3270435.html
- 3318705.html
- 1003780.html
- 15653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20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2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187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64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262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4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388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41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615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69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