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无损检测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无损检测技术
  • 邵泽波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4151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60页
  • 主题词:暂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无损检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 概述1

2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3

2.1 无损检测和破坏性检测3

2.2 无损检测的实施时间3

2.3 无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4

2.4 无损检测方法和检测规范的选择4

2.5 无损检测结果的评定5

3 缺陷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5

3.1 板材、棒材和管材常见缺陷6

3.2 锻件中常见的缺陷8

3.3 铸件中常见的缺陷9

3.4 焊缝中常见的缺陷9

3.5 维修检查中常见的缺陷10

4 材料和构件中缺陷与强度的关系10

5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11

第2章 渗透和磁粉检测15

1 渗透检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15

1.1 渗透检测的特点15

1.2 渗透检测的适用范围15

2 渗透检测的原理和方法16

2.1 液体渗透检测的原理16

2.2 液体渗透检测的方法17

3 渗透检测的应用实例20

3.1 压力容器焊缝渗透检验20

3.2 铸件渗透检测22

3.3 玻璃制品渗透检验23

3.4 小型不锈钢工件的渗透检验24

4 磁粉检测的特点及适用范围24

5 磁粉检测原理和方法25

5.1 磁粉检测原理25

5.2 磁粉检测的方法27

6 磁粉检测应用实例28

6.1 紧固件的磁粉检验28

6.2 带中心孔零件的磁粉检验29

6.3 大型钢壳的磁粉检验29

6.4 工艺装置的磁粉检验30

第3章 射线检测31

1 射线检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1

1.1 射线检测的特点31

1.2 射线检测的适用范围32

2 射线源及其特性33

2.1 射线源的种类和频谱33

2.2 射线的基本特性34

3 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34

3.1 X射线的产生及其性质34

3.2 γ射线的产生及其特性37

4 射线检测原理、设备和器材40

4.1 X射线检测法原理40

4.2 X射线检测的设备和器材41

4.3 γ射线检测装置49

4.4 射线照相辅助设备器材51

5 射线照相法检测的应用实例57

5.1 铝合金铸件的X射线检测57

5.2 普通焊缝的X射线检测58

第4章 超声波检测61

1 超声波检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61

1.1 超声波检测的特点61

1.2 超声波检测的适用范围63

2 超声波的产生及其性质64

2.1 振动和波64

2.2 超声波波形66

2.3 声速69

2.4 超声波垂直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70

2.5 超声波倾斜入射时的反射与折射74

2.6 超声场77

2.7 分贝(dB)79

2.8 超声波的衰减80

3 超声波仪器、探头和试块84

3.1 超声波探伤仪84

3.2 探头91

3.3 试块95

3.4 仪器和探头的性能测试102

4 超声波检测的应用108

4.1 板材超声波检测108

4.2 复合钢板的超声波检测112

4.3 管材的超声波检测114

4.4 锻件超声波检测119

4.5 焊缝超声波检测126

4.6 大口径管座角焊缝超声波检测137

第5章 涡流检测140

1 涡流检测的特点和适用范围140

1.1 涡流检测的特点140

1.2 涡流检测的适用范围143

2 涡流检测原理143

3 影响涡流检测的因素145

3.1 影响涡流检测的要素145

3.2 试件性能对涡流检测的影响146

3.3 检测线圈(探头)147

4 涡流的产生与检测148

4.1 试件的电磁特性148

4.2 涡流的产生和分布150

4.3 激励频率的选择152

4.4 涡流信号的检测154

5 涡流检测传感器(探头)157

5.1 涡流检测传感器的分类158

5.2 检测线圈的选择163

6 检测线圈与试件的相对运动164

6.1 穿过式线圈164

6.2 扇形线圈164

6.3 点式线圈165

7 检测线圈的设计与性能评价165

7.1 检测线圈设计概述165

7.2 检测线圈性能的评价166

8 涡流检测仪器设备167

8.1 涡流检测系统167

8.2 涡流检测辅助装置169

9 涡流检测基本操作技术174

9.1 检测规范174

9.2 检测前的准备175

9.3 检测条件的选择175

9.4 对比试件和标准缺陷180

9.5 检测结果及其处理186

10 涡流检测应用实例187

10.1 位移测量187

10.2 尺寸及形位测量188

10.3 厚度测量189

10.4 液位测量190

10.5 压力和力的测量191

10.6 振动测量193

10.7 转速测量194

10.8 电导率测量195

10.9 温度测量195

10.10 硬度测量197

10.11 材料缺陷的检测198

第6章 声发射检测206

1 声发射检测的特点及应用207

2 声发射产生的条件及其性质208

3 发射换能器213

4 声发射信号的表征218

5 声发射检测实例224

5.1 对焊接式高压反应器的监测224

5.2 对埋弧焊等焊接过程的监测225

5.3 用声发射方法评估凸焊强度226

5.4 胶接质量的声发射检测228

5.5 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应用实例229

6 声发射监测在某些工业上的应用236

6.1 物质精选236

6.2 过程控制中的声发射237

6.3 声发射检测和质量控制238

6.4 结构检验238

第7章 热和红外检测240

1 基本原理241

1.1 热传导241

1.2 红外辐射241

1.3 热检测器和方法242

2 接触温度记录方法245

2.1 涂料245

2.2 热荧光物质245

2.3 其他温度敏感的涂料247

2.4 浸渍处理纸248

3 非接触的温度记录方法——红外成像252

3.1 红外检测器252

3.2 光子效应器件253

3.3 设备254

3.4 应用256

4 接触温度记录法的检测元件257

4.1 热电偶和热电堆257

4.2 可熔化的测温材料257

4.3 电容量检测器258

5 非接触的温度测量装置258

5.1 辐射计258

5.2 高温计260

第8章 微波检测261

1 微波检测的专门技术263

1.1 传播技术263

1.2 反射技术264

1.3 驻波技术266

2 微波检测设备267

3 厚度的精密计量270

4 不均匀性的检测273

4.1 连续波反射计274

4.2 频率调制反射计275

5 金属表面裂纹的微波检测277

6 其他性能的微波测试279

6.1 介电材料的化学组分279

6.2 微波湿度分析279

6.3 材料各向异性的微波测量280

7 微波检测应用实例280

7.1 裂缝281

7.2 脱粘282

第9章 应变测试283

1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283

1.1 应力的种类283

1.2 应变284

1.3 应力-应变曲线286

1.4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288

1.5 应力集中289

1.6 脆性断裂291

2 表面两点间距离或点应力的测试方法291

2.1 机械方法291

2.2 电量法292

2.3 电阻应变仪292

3 应变测试操作292

3.1 应变片的种类292

3.2 粘贴应变片用胶粘剂294

3.3 应变片的粘贴295

3.4 应变测试法的适用范围和特征295

4 运动构件应变测量297

4.1 概述297

4.2 运动构件应变测量中的温度补偿298

4.3 运动构件上应变片和引线的保护301

4.4 旋转构件的应变信号传递装置——集流器(引电器)303

5 高(低)温条件下应变测量308

5.1 高(低)温条件下应变测量的特点308

5.2 高(低)温电阻应变片构造和类型309

5.3 高(低)温应变片用的丝材和粘结剂312

5.4 高温应变片各项工作特性及测定方法315

5.5 高温应变测量的若干问题321

5.6 应用举例327

6 高压液下的应变测量329

6.1 高压液下应变片和引线的防护329

6.2 高压液下引线密封装置334

第1O章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对比和应用336

1 无损检测方法的分类及反馈336

1.1 无损硷测的分类336

1.2 无损检测的反馈336

2 内部缺陷的检测337

2.1 按被检物种类对比339

2.2 按缺陷种类对比339

2.3 按检测特征对比340

3 表层缺陷的检测342

3.1 按被检物种类对比343

3.2 按缺陷种类对比343

3.3 检测特征对比344

4 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344

参考文献34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