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语言·文化·翻译书丛 翻译的概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语言·文化·翻译书丛 翻译的概念
  • 王文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外文出版社
  • ISBN:711904810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15页
  • 主题词:翻译理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语言·文化·翻译书丛 翻译的概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翻译就是文化替换——广义翻译概念的逻辑批判1

第一节 翻译概念种种1

第二节 翻译的词源考察及其文化历史依据6

第三节 翻译的外延与内涵10

1.3.1 形式上的划分11

1.3.1.1 翻译是文化符号的转换11

1.3.1.2 翻译是文化符号系统结构的转换12

1.3.2 内容上的划分12

1.3.2.1 翻译是对文化的翻译12

1.3.2.2 符号的意义就是文化13

1.3.2.3 从翻译对象的内容上讲,翻译就是文化替换15

第四节 结论——翻译就是文化替换15

第二章 “翻译”语词的词源学、语用学意义与翻译的概念——兼评卡特福德、奈达、雅可布森、斯坦纳的翻译观19

第一节 汉语中的“翻”、“译”和“翻译”及其他语词20

2.1.1 翻20

2.1.2 译(譯)、迻22

2.1.3 翻译26

第二节 英语中的“翻译”27

2.2.1 translate27

2.2.2 metaphrase31

2.2.3 interpretation/interpret32

2.2.4 小结33

第三节 欧洲其他语言中的“翻译”33

2.3.1 法语中的“翻译”33

2.3.2 德语中的“翻译”34

2.3.3 拉丁语中的“翻译”35

2.3.4 古希腊语中的“翻译”35

第四节 总结——兼评雅可布森和斯坦纳的翻译观36

2.4.1 雅可布森的翻译观:符号说/符号系统说37

2.4.2 斯坦纳的翻译观41

第三章 文化、语言的概念理解及其关系45

第一节 文化就是社会化45

第二节 社会化的含义47

第三节 语言的社会性特征48

第四节 语言与哲学之思51

3.4.1 语言与西方哲学——一个历史的关照51

3.4.2 语言与世界的关系54

3.4.3 主体性——主体间性——语言研究56

第五节 小结: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60

第四章 语言意义即文化——兼评语言哲学的意义理论63

第一节 语言哲学对意义的定义66

第二节 意义的指称论(referential theory)68

4.2.1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69

4.2.2 斯特劳森对罗素的批判72

4.2.3 蒯因的指称不确定性原则和翻译不确性原则73

4.2.4 意义的观念论(ideational theory)78

第三节 意义的使用论(use theory)83

4.3.1 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84

4.3.2 格里斯的非自然意义理论85

第四节 克里普克的历史因果意义理论86

第五节 普特南的意义理论88

第六节 小结——意义是文化的产物89

第五章 翻译研究与原创文化研究93

第一节 翻译学研究现状——“不平等条约”的建立94

第二节 再谈文化与语言意义的关系103

5.2.1 基本概念与文化特质103

5.2.1.1 “爱”104

5.2.1.2 “是”106

5.2.2 术语翻译史研究——以“龙”为例117

第三节 文化与语言形式的关系119

5.3.1 汉英语言在字词运用上的虚与实121

5.3.2 句法上的虚与实——意合与形合123

5.3.3 结论127

第四节 从英汉语言的主语对比看汉语语言的理论研究129

第五节 语言与思维134

第六章 语言意义与文化139

第一节 表层文化141

6.1.1 物质文化141

6.1.1.1 自然环境141

6.1.1.1.1 季节——东风、夏天141

6.1.1.1.2 地理——泰山142

6.1.1.1.3 植物——梅兰竹菊、瓜子脸、出污泥而不染、竹等142

6.1.1.1.4 动物——狗、熊、丹凤眼、飞鸽、五羊、芳芳等142

6.1.1.1.5 比德说小议143

6.1.1.2 人造环境——绿色长城、Smog、Motel、Drugstore、饺子、筷子、锅/wok、丝绸/silk、旗袍/cheongsam、炒/stir-fry、华莱士(Wallace)/黄河蜜等145

6.1.1.3 忧郁的柳树——从柳树看文化比较和文化交流147

6.1.1.3.1 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柳树148

6.1.1.3.2 英语语言中的柳树151

6.1.1.3.3 柳意溯源155

6.1.1.3.3.1 希、拉、法、德中的“柳树”与“忧郁”155

6.1.1.3.3.2 柳树的分布与传播157

6.1.1.3.4 一些总结性的话158

6.1.2 社会关系159

6.1.2.1 家庭关系——sister、brother、uncle等小议159

6.1.2.2 政治实体——政治学习讨论会/political study session、大字报/poster、人民/people、独裁/dictatorship、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knowledge is strength160

6.1.2.3 美国“总统”的“政府”——一个语用学的分析163

6.1.2.3.1 Administration就是“政府”163

6.1.2.3.2 Administration不是“政府”166

6.1.2.3.3 美国总统制小议167

6.1.2.4 经济体制——吃大锅饭、包产到户等169

6.1.2.5 社会结构——妇人之见、牧童/cowboy、知识分子/intellectual170

6.1.2.6 农民/peasant171

第二节 中层文化177

6.2.1 符号态文化177

6.2.1.1 哲学——天/heaven、现实/reality、心/mind和heart、灵魂/soul177

6.2.1.2 艺术——亮相、粉墨登场、电影《霸王别姬》的理解等178

6.2.1.3 宗教神话——活菩萨、如来佛的手掌心、雷公嘴、阎王爷、嫦娥、牛郎织女、希腊罗马神话等179

6.2.1.4 文学——岳云、身在曹营心在汉、世外桃源、武大郎等182

6.2.1.5 历史——Nero、Caesar、封建主义/feudalism184

6.2.1.6 医学——上火、酸、麻辣烫、气虚、脉络、穴位186

6.2.1.7 科学——节气187

6.2.1.8 体育——中国象棋/国际象棋术语的翻译189

6.2.2 伦理道德——人/man190

6.2.3 风俗习惯——戴绿帽子、清明、干爹、红白喜事、红包191

6.2.4 意识形态——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idealism与materialism、自由主义与liberalism、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feminism/女性主义、正义/justice193

第三节 深层文化——doublets、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Pride and Prejudice、palindrome198

第七章 翻译的意义创生作用——从专名的意义及翻译谈起202

第一节 专名有意义203

第二节 专名的意义与翻译意义206

第三节 结论——翻译本质的重新认定:翻译具有创生意义的能力和责任210

第八章 译者的风格与译文意义的创生213

第一节 翻译是对原文意义的再次激活,译文意义是原文意义的延续215

8.1.1 译文意义是原文意义的延续和完成215

8.1.2 译者是文本新生意义的开拓者217

第二节 译者的风格就是创造性的忠实219

8.2.1 译者的风格就是他如何达到忠实原文的方法和手段219

8.2.1.1 运用创造性的方法和手段来处理原文文本的意义220

8.2.1.2 创造性地把握原文的意义221

8.2.1.3 创造性地把握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手段的意义222

第三节 总结:译者的风格就是其创生译文意义的特色225

附录228

1.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Idioms228

2.《动静之间》244

3.《好与善》252

4.《古希腊城邦制度与古希腊妇女地位》271

5.《圣经中的“爱”》280

6.《拉康的语言哲学与女性主义》2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