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陈文新著(武汉大学文学院)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ISBN:7307056291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69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文学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与主要理论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上编 明代诗学的逻辑进程第一章 明代前期的哲学流变与诗学建构3
一 乡愿哲学的形成及其影响下的精神生活氛围3
在朝的儒学因袭的儒学乡愿哲学刻板而令人疲惫的精神生活二 台阁体与山林体10
台阁体作家的廊庙意识心学与山林诗同生共长王孟诗风颇受青睐三 茶陵派的诗学建构24
两个关键格调说的初期形态以声论诗第二章 同质异构的阳明心学与七子古学31
一 阳明的反权威主义及其道德理想32
遵从真理而不屈从权威格竹的启示贬谪期间的顿悟哲学从书斋走向民间二 时代思潮掠影:几位两栖型人物42
祝允明热心于翻案王廷相的批评精神顾璘独立不倚王世贞注重辨伪三 前后七子的诗学祈向48
七子古学与阳明心学异构同质对格调的重新阐释前后七子的大家情结第三章 启蒙学术思潮中的诗学变异63
一 “童心说”发微63
从泰州学派到李贽童心说与自然人性论至文出于童心二 李贽对袁宏道的影响74
袁李交情识力与胆力中郎之扬宋抑唐三 “性灵说”发微84
性灵即“童心”性灵拒绝理性干预“不拘格套”的几重含义四 从“不拘格套”到“自律甚严”92
李贽被逮及其前因后果中郎之“关心世道”对格调说的容纳下编 明代诗学的主要理论问题第一章 诗“贵情思而轻事实”101
一 “诗史”概念的辨证102
“诗史”辨证的三个层面诗不能仅仅陈述生活“事”在诗中的作用二 诗、乐关系的梳理113
诗、乐的共生性明代主流诗学对音乐性的重视谢榛论声律音乐性与抒情性三 “真诗在民间”的多重蕴含121
李梦阳:“真诗乃在民间”李开先:“真诗只在民间”袁中道等:“真诗果在民间”冯梦龙视民歌时调为“私情谱”第二章 诗体之辨:从体裁到风格135
一 体裁辨析135
诗、文的功能之异诗、文的表达方式之异诗、文的语言之异古诗与律诗之异律诗与绝句之异二 风格辨析161
风格论溯源时代风格作家风格与流派风格生活个性与艺术个性地域风格第三章 信心与信古176
一 前后七子诗学的核心及其体系176
七子派对体裁规范的重视以体裁规范为支柱的诗学体系二 入门须正,立志须高180
入门须正古诗宗汉魏,近体宗盛唐“本色”的提倡三 歧路亡羊:主流派的内部争执185
高棅、李东阳倡导领会神情李梦阳主张依傍规则何景明、王廷相注重诗人的风格差异王世贞试图弥合李、何分歧谢榛、王世懋持论有别胡应麟偏袒李梦阳四 对“变”的观照:两种价值尺度194
信古派和信心派的划分标准信古派:“体以代变,格以代降”信心派:不可以时代定优劣五 信心论与信古论的融合202
两种深刻的片面屠隆、李维桢、邹迪光、袁中道等人的折中态度竟陵派的理论建构第四章 “清物论”的生成及其在明代的展开211
一 标示隐逸品格的“清”211
“清”与《世说新语》“清”与谢灵运山水诗山水美的发现与隐逸倾向二 作为审美范畴的“清”213
“清刚”之“清”“清逸”之“清”司空图倾心于南宗画意境“清逸”与隐逸三 胡应麟论“清”218
李、杜大家地位的确立明代主流诗学重雄浑而轻清逸胡应麟论“清”兼雄浑、清逸而言“格清”与“才清”之别四 “诗,清物也”225
“诗,清物也”的提出“清”对俚俗的排斥“清”不容纳雄浑奔放的风格两组诗学概念五 竟陵诗境235
“清”“幽”“孤”竟陵派效法王、孟诗派的支流第五章 从格调到神韵249
一 艺术比意图更为关键249
格调说与神韵说均属于审美诗学明代主流诗学反对“诗以意为主”意象在诗中的地位谢榛、王世贞等强调对瞬间感觉的捕捉“不切”有助于原生态感觉的呈现张继《枫桥夜泊》诗的阐释及相关问题二 风致与神韵262
风致就作品的韵味而言王、孟诗风在明代的沉浮胡应麟在格调的旗帜下标举神韵陆时雍的“神韵”说不再附属于格调论结束语277
附录从风、雅、颂及其流变看诗乐关系的三个层面281
中国古代四大诗学流别的纵向考察294
关于《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编纂情况的三点说明303
《中华大典·明清文学分典》明文学部二抽样分析312
主要引用书目和参考书目326
热门推荐
- 3311611.html
- 1532122.html
- 87707.html
- 3706091.html
- 1503290.html
- 999925.html
- 1332791.html
- 2101860.html
- 52933.html
- 6743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326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56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14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67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735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8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934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70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81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4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