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
  • 国家海洋局极地专项办公室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海洋出版社
  • ISBN:9787502794439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319页
  • 主题词:北冰洋-海洋地质-地质调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北极海域海洋地质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北冰洋及周边的区域地质概况1

1.1 自然地理概况1

1.1.1 北极地区的气候、生态与环境特征1

1.1.2 北极地区的自然资源3

1.1.3 北冰洋的自然地理概况4

1.2 区域地质概况13

1.2.1 北极地区构造背景13

1.2.2 北冰洋周边大陆地质地貌14

1.2.3 北冰洋地质构造演化历史15

1.3 北极冰盖和海冰19

1.3.1 北极冰盖的形成历史19

1.3.2 北极地区的冰盖与冰川20

1.3.3 北冰洋的海冰23

第2章 我国北极海洋地质考察研究概况27

2.1 第五次北极科考海洋地质考察27

2.1.1 考察区域29

2.1.2 考察工作量29

2.1.3 主要考察内容30

2.1.4 主要考察设备30

2.1.5 考察完成情况33

2.2 第六次北极科考海洋地质考察37

2.2.1 考察区域37

2.2.2 考察工作量38

2.2.3 考察完成情况38

2.3 我国的北冰洋海洋地质研究概况42

第3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45

3.1 研究材料45

3.1.1 表层沉积物分析45

3.1.2 柱状沉积物分析46

3.1.3 悬浮颗粒物分析46

3.2 主要研究方法46

3.2.1 沉积物样品分析47

3.2.2 悬浮体样品分析52

第4章 白令海与西北冰洋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与物质来源研究53

4.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53

4.1.1 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53

4.1.2 表层沉积物输运机制探讨57

4.1.3 小结59

4.2 表层沉积物矿物学(XRD)特征及其物质来源60

4.2.1 区域地质背景分析60

4.2.2 样品与方法61

4.2.3 表层沉积物全岩矿物组成分布特征62

4.2.4 物质来源分析67

4.2.5 小结69

4.3 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分布特征70

4.3.1 轻矿物分布特征70

4.3.2 重矿物分布特征71

4.3.3 基于碎屑矿物资料的物质来源初探73

4.4 表层沉积物底栖有孔虫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75

4.4.1 区域生态环境特征76

4.4.2 样品与数据77

4.4.3 底栖有孔虫分布特征78

4.4.4 底栖有孔虫分布规律的古环境意义84

4.4.5 小结86

4.5 表层沉积物浮游有孔虫稳定氧碳同位素分布特征87

4.5.1 样品与数据87

4.5.2 表层沉积物年龄88

4.5.3 有孔虫氧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88

4.5.4 有孔虫氧同位素与海水的对比89

4.5.5 有孔虫碳同位素与水团和营养盐的关系90

4.5.6 有孔虫的生态迁移和同位素信号91

4.6 表层沉积物四醚膜类脂物研究及其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92

4.6.1 GDGTs的生态和环境指示意义92

4.6.2 样品和数据95

4.6.3 生物标志物的分布特征95

4.6.4 TEX L86-SST的估算97

4.6.5 CBT/MBT与陆地MAT和土壤pH值的估算98

4.6.6 生物标志物含量影响因素分析100

4.6.7 TEX L86-SST在北极的应用101

4.6.8 进一步的尝试102

4.6.9 小结104

4.7 表层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初步研究105

4.7.1 样品与数据106

4.7.2 沉积物磁化率分布特征106

4.7.3 沉积物磁化率特征的环境指示意义110

4.7.4 小结113

第5章 白令海沉积记录与古环境演化特征115

5.1 白令海西部近百年来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埋藏记录115

5.1.1 研究背景分析115

5.1.2 样品与数据116

5.1.3 沉积物粒度特征与210 Pb沉积速率116

5.1.4 沉积物中有机碳、氮和碳酸钙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118

5.1.5 白令海不同区域沉积有机碳来源的初步分析121

5.1.6 白令海沉积有机碳的埋藏保存及区域对比122

5.2 白令海北部陆坡全新世以来的生物标志物记录123

5.2.1 研究背景分析123

5.2.2 样品与年龄框架125

5.2.3 生物标志物分析结果125

5.2.4 全新世以来白令海陆坡区环境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29

5.3 阿留申海盆的冰筏碎屑事件与古海洋学演变记录134

5.3.1 岩心地层特征与年代框架135

5.3.2 沉积物粒度特征137

5.3.3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139

5.3.4 末次冰消期以来阿留申海盆的冰筏碎屑事件与元素地层学特征141

5.4 小结144

5.4.1 白令海西部近百年来有机碳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埋藏记录144

5.4.2 全新世以来白令海陆坡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144

5.4.3 阿留申海盆的元素地层学特征145

第6章 楚科奇海沉积记录与古环境演化研究146

6.1 样品与方法146

6.2 地层年代框架建立148

6.2.1 P23岩心148

6.2.2 BN03岩心150

6.2.3 MOR02岩心152

6.2.4 P37岩心153

6.2.5 M04岩心155

6.2.6 M06岩心157

6.3 楚科奇边缘地晚第四纪冰筏碎屑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158

6.3.1 楚科奇海台的IRD事件158

6.3.2 北风海脊的IRD事件161

6.3.3 楚科奇海台和北风海脊地区的IRD事件及其来源161

6.3.4 IRD事件指示的北极冰盖演化163

6.4 楚科奇海盆黏土矿物组合变化及其古环境意义164

6.5 楚科奇海台氧同位素3期以来的古海洋与古气候记录167

6.5.1 P23岩心有孔虫丰度与IRD含量的变化167

6.5.2 P23岩心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变化167

6.5.3 Nps-δ18O和-δ13C记录与古水团变化168

6.6 北风海脊氧同位素5期以来的水体结构变化170

6.6.1 P37岩心有孔虫组合特征170

6.6.2 P37岩心氧碳同位素特征170

6.6.3 有孔虫丰度和组合及其古海洋学意义171

6.6.4 浮游有孔虫Nps氧碳同位素记录与古水团变化173

6.7 小结174

6.7.1 楚科奇边缘地MIS5期以来的冰筏碎屑来源分析174

6.7.2 基于黏土矿物特征的楚科奇边缘地物质来源分析174

6.7.3 基于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记录的古水团特征分析175

第7章 北冰洋中心海区沉积特征及古海洋环境演化研究176

7.1 研究背景介绍176

7.2 样品与数据177

7.3 门捷列夫海脊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179

7.3.1 MA0 1岩心地层年代框架179

7.3.2 MA01岩心粒度与IRD变化181

7.4 阿尔法海脊的古海洋与古环境研究184

7.4.1 地层划分和对比184

7.4.2 北冰洋中部的沉积速率对比184

7.4.3 沉积物粒度组分变化185

7.4.4 有机碳和有机碳同位素指示的沉积来源变化188

7.5 罗蒙诺索夫海脊晚第四纪的古海洋学记录189

7.5.1 ICE02岩心地层年代框架189

7.5.2 ICE02岩心IRD含量指示的古气候变化190

第8章 亚北极北大西洋沉积特征及古环境演化研究193

8.1 自然地理概况193

8.1.1 北大西洋西北部自然地理概况194

8.1.2 北欧海自然地理概况197

8.2 古海洋学研究进展198

8.2.1 北大西洋北部海域198

8.2.2 北大西洋西部海域199

8.2.3 北欧海海域200

8.2.4 基于硅藻化石组合的古海冰研究进展201

8.3 样品与数据202

8.4 末次盛冰期以来挪威海北部陆源物质输入变化203

8.4.1 年代框架建立203

8.4.2 粒度和颜色反射率分布特征204

8.4.3 XRF扫描测试结果205

8.4.4 挪威海北部26 cal ka BP以来物质来源变化及其古海洋环境意义209

8.5 冰岛北部陆架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环境记录213

8.5.1 年代框架建立214

8.5.2 主要硅藻种类及其生态环境意义217

8.5.3 MD99-2271的硅藻组合带218

8.5.4 冰岛北部陆架古环境重建220

8.6 格陵兰西部海域中全新世以来海冰定量研究及其影响机制探讨224

8.6.1 年代框架建立225

8.6.2 Disko湾中晚全新世以来古海冰重建及机制探讨227

8.6.3 Holsteinsborg Dyb海槽中全新世以来古海冰重建及机制探讨233

8.7 小结239

8.7.1 挪威海北部末次盛冰期以来物质来源变化239

8.7.2 冰岛北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化240

8.7.3 格陵兰西部海域中全新世以来海冰定量研究及其影响机制240

第9章 白令海与西北冰洋悬浮颗粒物分布特征初步研究242

9.1 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布242

9.1.1 白令海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布243

9.1.2 西北冰洋悬浮颗粒物含量分布250

9.2 悬浮颗粒物颗粒组成特征257

9.2.1 白令海悬浮颗粒物颗粒组成特征258

9.2.2 楚科奇海悬浮颗粒物颗粒组成特征258

9.3 悬浮颗粒物有机碳、氮含量及其同位素组成263

9.4 小结266

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