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人身损害赔偿法律课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人身损害赔偿法律课堂
  • 王灵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50930290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人身权-侵权行为-赔偿-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人身损害赔偿法律课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1

第一堂课 一般人身损害常识1

第一讲 人身损害与人身损害赔偿3

一、什么是人身3

二、什么是人身权3

三、什么是人身损害4

四、什么是人身损害赔偿4

五、人身损害赔偿的类型5

六、人身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7

第二讲 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8

一、什么是人身损害赔偿责任8

二、什么是侵权责任9

三、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关系9

第二堂课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认定11

第一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13

一、归责原则概述13

二、过错责任原则14

三、无过错责任原则17

四、公平责任原则19

第二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21

一、损害行为21

二、损害事实24

三、损害事实与损害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25

四、主观过错27

第三堂课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抗辩事由和诉讼时效31

第一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抗辩事由33

一、抗辩事由33

二、一般抗辩事由33

三、特别抗辩事由39

第二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41

一、诉讼时效概述41

二、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43

三、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的计算44

第四堂课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46

第一讲 赔偿责任当事人49

一、赔偿权利人49

二、赔偿义务人51

第二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原则52

一、全部赔偿原则52

二、财产赔偿原则53

三、损益相抵原则53

四、过失相抵原则54

五、衡平原则54

第三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范围55

一、赔偿范围的法律适用55

二、赔偿范围55

三、赔偿项目、标准和证据56

四、赔偿金支付方式64

五、赔偿标准的确定66

第四讲 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的常见情形67

一、学生伤害事故的人身损害赔偿67

二、雇主人身损害赔偿责任71

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人身损害赔偿72

第二编 工伤事故损害赔偿74

第五堂课 工伤的认定74

第一讲 工伤和工伤认定76

一、什么是工伤76

二、工伤的构成要件76

三、工伤与一般人身损害的比较81

四、什么是工伤认定82

第二讲 工伤的认定标准82

一、认定工伤的情形82

二、视同工伤的情形86

三、不能认定为工伤或视同工伤的情形87

四、特殊情况下的工伤认定87

第三讲 工伤的认定程序88

一、工伤认定的机构88

二、工伤认定的申请89

三、工伤认定的受理92

四、工伤认定的流程93

五、工伤认定决定的送达94

六、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救济途径95

第六堂课 劳动能力鉴定96

第一讲 劳动能力鉴定常识98

一、什么是劳动能力鉴定98

二、劳动能力鉴定的种类及比较98

三、劳动能力鉴定的费用99

第二讲 劳动能力鉴定的标准101

一、伤残等级的判断依据101

二、伤残等级的分级标准103

三、各级伤残的具体情形104

四、伤残等级标准的特殊规定107

五、新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的衔接107

第三讲 劳动能力鉴定的流程108

一、劳动能力鉴定机构108

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109

三、劳动能力鉴定110

四、对鉴定结论不服的救济途径111

五、复查鉴定112

第七堂课 工伤赔偿113

第一讲 工伤赔偿主体115

一、工伤赔偿的责任主体115

二、工伤待遇的支付主体117

三、工伤待遇的权利主体118

第二讲 工伤待遇的项目与标准118

一、工伤医疗待遇118

二、停工留薪期待遇120

三、生活护理费120

四、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21

五、伤残津贴122

六、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23

七、因工死亡待遇123

第三讲 工伤待遇的核定与变更126

一、工伤待遇的核定126

二、工伤待遇的变更127

三、对工伤待遇核定的异议128

第四讲 工伤待遇的申领128

一、工伤医疗费的报销128

二、辅助器具配置的核准与费用结算129

三、经常性待遇的资格年审与申领129

第五讲 工伤赔偿的特殊问题129

一、非法用工的工伤赔偿129

二、农民工的工伤赔偿131

三、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赔偿132

四、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赔偿133

第三编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135

第八堂课 医疗事故的认定和处理135

第一讲 医疗事故的认定137

一、医疗事故的概念137

二、医疗事故的认定137

三、医疗事故的等级141

四、医疗事故责任程度145

第二讲 医疗事故的处理145

一、医方对医疗事故的处置145

二、患方对医疗事故的处理148

三、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的处理151

第九堂课 医疗事故鉴定154

第一讲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常识156

一、什么是医疗事故技术鉴定156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156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费用157

四、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地位159

第二讲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流程160

一、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启动160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体程序161

三、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异议170

第十堂课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173

第一讲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175

一、现有法律依据175

二、法律依据的冲突及适用176

第二讲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范围176

一、损害赔偿原则176

二、赔偿项目与标准177

三、赔偿支付方式186

四、赔偿责任主体186

第十一堂课 其他医疗损害赔偿187

第一讲 医疗纠纷与医疗损害188

一、医疗纠纷及其分类188

二、医疗损害及其分类188

三、医疗事故与其他医疗损害的区别189

第二讲 其他医疗损害鉴定190

一、司法鉴定和其他医疗损害鉴定190

二、医疗损害鉴定机构和鉴定人资格190

三、医疗损害鉴定的程序性问题190

第三讲 其他医疗损害赔偿192

一、适用的法律依据192

二、赔偿范围193

第四编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第十二堂课 道路交通事故常识194

第一讲 几个基本概念196

一、什么是道路196

二、什么是车辆197

三、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198

四、什么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201

五、什么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202

第二讲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203

一、主管部门203

二、主管部门的管辖203

第三讲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法律依据205

一、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206

二、处罚违章当事人的法律依据206

三、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法律依据206

四、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207

第十三堂课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208

第一讲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的义务210

一、报警210

二、保护现场、抢救伤员211

三、事后报案212

第二讲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212

一、责任认定概述212

二、责任认定的原则215

三、责任认定程序216

四、对责任认定不服的救济方式218

第三讲 道路交通事故中的伤残评定221

一、什么是伤残评定221

二、伤残评定的流程222

三、伤残等级评定依据225

四、对伤残评定的异议226

第十四堂课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228

第一讲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230

一、全部赔偿原则230

二、过失相抵原则230

第二讲 赔偿责任主体的认定231

一、认定赔偿责任主体的一般原则231

二、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一般情形233

三、赔偿责任主体认定的特殊情形233

第三讲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范围239

一、赔偿标准239

二、赔偿项目239

三、关于赔偿的特殊问题240

第五编 人身损害赔偿的救济途径第十五课堂 人身损害赔偿的救济途径242

第一讲 自行和解244

一、自行和解的适用情形244

二、自行和解的原则244

三、自行和解协议的效力245

四、自行和解的注意事项245

第二讲 行政调解程序245

一、行政调解程序的适用情形245

二、行政调解的概念246

三、行政调解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246

四、行政调解的流程246

五、行政调解的结果249

第三讲 劳动仲裁程序251

一、劳动仲裁程序的适用情形251

二、劳动仲裁机构的设置和分工252

三、劳动仲裁受理的工伤争议范围253

四、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254

五、申请劳动仲裁的费用255

六、劳动仲裁的流程256

七、劳动仲裁裁决的效力260

八、劳动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的关系261

第四讲 民事诉讼程序262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适用情形262

二、民事诉讼的管辖262

三、民事诉讼时效263

四、民事诉讼费用263

五、民事诉讼程序264

六、申请强制执行2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