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阳县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南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著
- 出版社: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5009998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706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7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阳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卷一 大事记5
卷二 地理53
第一章 位置面积53
第一节 位置53
第二节 土地面积与利用53
第二章 政区沿革54
第一节 建置沿革54
第二节 行政区划55
第三章 自然环境57
第一节 地质57
第二节 地貌57
第三节 矿藏61
第四节 气候61
第五节 物候64
第六节 水65
第七节 土壤67
第九节 野生动物71
第八节 植物71
附 历代自然灾害72
第四章 县属乡镇77
卷三 政党85
第一章 中国国民党南阳县地方组织85
第一节 组织85
第二节 活动86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南阳县地方组织86
第一节 党的早期活动86
第二节 机构88
第三节 党员代表大会92
第四节 干部管理96
第五节 宣传教育99
第六节 统战工作101
第七节 纪律检查104
第八节 建国后重大政治斗争纪略105
第九节 拨乱反正111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13
第一章 人大113
卷四 政事113
第二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115
第三节 提案处理117
第四节 公民选举118
第二章 政府119
第一节 建国前的县政府机构11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县政府123
第三章 政协130
第一节 历届政协会议130
附 民国时期县参议会131
第二节 主要活动131
卷五 法制133
第一章 公安133
第一节 机构沿革133
第二节 社会治安134
第三节 户籍管理136
第四节 消防137
第三节 经济检察138
第二节 刑事检察138
第一节 机构沿革138
第二章 检察138
第四节 监所检察139
第五节 法纪检察139
第三章 法院140
第一节 机构沿革140
第二节 刑事审判140
第二节 法制宣传141
第一节 机构沿革141
第四章 司法141
第四节 经济审判141
第三节 民事审判141
第三节 律师工作142
第四节 公证143
第五节 民事调解143
卷六 群众团体145
第一章 工人团体145
第一节 工会组织145
第三节 主要活动146
第二节 工会会员代表会议146
第二章 农民团体148
第一节 农会148
第二节 贫下中农协会148
第三章 青年团体149
第一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149
附 中国童子军149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150
附 少年先锋队153
第四章 妇女团体154
第一节 机构沿革154
第二节 妇女代表大会154
第三节 主要活动155
第五章 工商团体157
第一节 商会157
第六章 学术团体158
第一节 县科学技术协会158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158
第二节 工商联合会158
第二节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59
卷七 军事161
第一章 机构与驻军161
第一节 明、清时期161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16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65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166
第一节 明、清时期166
第二章 地方武装166
附 日伪地方武装167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武装167
第三章 兵役制度168
第一节 募兵制168
第二节 征兵制169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170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170
第五节 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的兵役制度170
第一节 城墙、寨垣、墩堡、校场171
第四章 军事设施171
第六节 征集与退役171
第二节 工事、机场172
第三节 防空173
第五章 民兵173
第一节 组织沿革173
第二节 民兵训练174
第三节 民兵活动175
第一节 黄巾起义176
第六章 农民起义176
第二节 王如起义177
第三节 王权起义177
第四节 明末农民起义军转战南阳177
第五节 太平军转战南阳178
第六节 捻军起义在南阳178
第七章 重大战事180
第一节 古代180
第二节 民国初年180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181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191
附 土匪武装194
卷八 农业197
第一章 土地制度与经营体制198
第一节 土地制度198
第二节 经营体制200
第二章 经营管理20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01
第二节 财务管理201
第三节 劳动管理202
第五节 经济效益203
第四节 生产物资管理203
第三章 耕地与作物204
第一节 耕地204
第二节 作物204
第四章 种植技术209
第一节 耕作209
第二节 良种209
第三节 栽培211
第六节 植保212
第四节 农田建设212
第五节 肥料212
第五章 农业机具214
第一节 传统农具214
第二节 农机具的发展214
第三节 管理215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队伍216
卷九 棉花219
第一章 机构219
第二节 培育220
第二章 良种220
第一节 引进220
第三节 杂交221
第三章 田间管理221
第一节 播种221
第二节 棉株整理223
第三节 肥料应用223
第四节 病虫防治224
第一节 收购225
第四章 商品棉经营管理225
第二节 加工226
第三节 销售227
第四节 仓储227
第五节 副产品利用228
第六节 经济效益228
卷十 畜牧231
第一章 机构沿革23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31
第二节 基层单位232
第二章 家畜233
第一节 牛233
第二节 马、驴、骡234
第三节 小家畜235
第四节 野兽家养236
第五节 饲养管理236
第六节 繁育237
第三节 野禽家养239
第二节 鸭、鹅239
第一节 鸡239
第三章 家禽239
第四章 疫病防治240
第一节 防疫设施240
第二节 防疫程序240
第三节 检疫工作241
第四节 兽医队伍241
卷十一 水利245
第一章 防洪排涝248
第一节 河道治理248
第二节 排涝治浸249
第三节 水土保持250
第二章 水利工程250
第一节 蓄水工程250
第二节 引水工程255
第三节 提水工种257
第三章 水产养殖260
第一节 水域260
第四节 水利机械260
第二节 养殖261
第四章 经营管理262
第一节 机构262
第二节 水利队伍262
第三节 管理263
卷十二 林业265
第三节 古树266
第二节 覆盖及分布266
第一节 树种266
第一章 林木资源266
第二章 植树造林267
第一节 育苗267
第二节 植树268
第三节 造林269
第三章 管理270
第一节 管理机构270
第二节 林场270
第三节 林权271
第四节 防护272
第一章 行业273
第一节 工业273
卷十三 乡镇企业273
第二节 建筑276
第三节 运输276
第二章 原料来源与产品销售277
第一节 原料来源277
第五节 服务业277
第四节 商业277
第二节 产品销售278
第三章 经营管理278
第一节 机构278
第二节 资金来源278
第三节 分配形式278
第四节 技术培训279
第五节 财务管理279
卷十四 工业281
第二节 机织282
第一节 土纺土织282
第一章 纺织282
第二章 酿酒283
第一节 啤酒283
第二节 白酒283
第三节 酒精284
第三章 建材284
第一节 水泥284
第三节 砖瓦285
第二节 石灰285
第四节 预制构件286
第四章 机电286
第一节 磨粉机286
第二节 变压器286
第三节 拖车287
第四节 轧钢287
第五节 农机具287
第六节 阀门288
第一节 化肥289
第五章 化工289
第三节 硫酸290
第四节 药品290
第二节 电石290
第五节 日用化工291
第六章 印刷292
第一节 木刻292
第二节 石印292
第三节 铅印292
第一节 米醋293
第二节 糕点293
第四节 彩印293
第七章 食品293
第三节 面粉294
第四节 榨油294
第八章 服装295
第一节 衣服295
第二节 鞋帽295
第二节 烙花296
第九章 手工艺品296
第一节 刺绣296
第三节 玉雕297
第四节 匠作297
第十章 管理298
第一节 机构298
第二节 经营管理298
第一章 石油303
第一节 开发303
卷十五 能源303
第二节 供应304
第二章 电力304
第一节 发电304
第二节 变电站305
第三节 输电线路307
第四节 配电线路308
第五节 配电变压器、电动机308
第六节 供电用电309
第七节 管理311
第一节 经营机构313
第二节 民用煤313
第三章 煤炭313
第三节 工业用煤314
第四章 沼气、太阳能、液化气315
第一节 沼气315
第二节 太阳能315
第三节 液化气315
第二节 节油316
第三节 节煤316
第五章 节约能源316
第一节 机构316
第四节 节电317
卷十六 交通邮电319
第一章 公路321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1
第二节 线路321
第三节 桥渠323
第四节 运输324
第五节 管理326
第二章 铁路 水运 空运327
第一节 铁路327
第二节 水运327
第三节 空运328
第三章 邮电329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9
第二节 邮路329
第三节 邮政330
第四节 电话332
第五节 微波站332
第六节 管理332
卷十七 商业335
第一章 私营商业336
第一节 历代私营商业336
第二节 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改造336
附 商业经济成份337
第二节 专业公司338
第一节 管理机构338
第二章 国营商业338
第三节 商品购销343
第四节 经营管理344
第三章 集体商业346
第一节 组织机构346
第二节 商品购销350
第三节 经营管理353
第四节 劳动服务公司354
第二节 粮油收购355
第四章 粮油贸易355
第一节 管理机构355
第三节 粮油供应357
第四节 粮油储运358
第五节 粮油市场359
第六节 饲料供应360
第五章 物资360
第一节 机构沿革360
第二节 专业公司361
第三节 物资购销362
第四节 物资管理364
第六章 对外贸易365
第一节 机构沿革365
第二节 出口商品365
第三节 储运369
第四节 经营管理369
第七章 饮食服务业370
第一节 饮食业370
第二节 服务业371
附 玄妙观斋素371
第八章 贸易市场373
第一节 庙会及物交会373
第二节 集市374
卷十八 科技377
第一章 机构377
第一节 管理机构377
第二节 科研机构378
第二节 职称评定379
第二章 科技人才管理379
第一节 管理体制379
第三节 政策落实381
第三章 科技成果381
第一节 主要科技成果简介381
第二节 科技成果奖励384
第四章 科普工作387
第一节 科普宣传387
第二节 学术交流387
第四节 科技市场389
第三节 咨询服务389
卷十九 税务财政391
第一章 税务391
第一节 机构391
第二节 税制393
第三节 税种394
第四节 征收管理402
第五节 利润监交404
第二节 收入与支出405
第二章 财政405
第一节 机构沿革405
第三节 监督408
第四节 财政管理408
卷二十 金融411
第一章 金融机构412
第一节 当铺、钱庄412
第二节 银行413
第三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414
第一节 货币流通415
第二章 货币415
第二节 现金管理416
第三节 结算转帐416
第三章 信贷419
第一节 工商信贷419
第二节 农村信贷420
第三节 民间借贷420
第二节 经济核算421
第一节 财务管理421
第四章 资金管理421
第三节 基建资金管理422
第五章 储蓄423
第一节 活期423
第二节 定期423
第三节 有奖储蓄424
第二节 牲畜保险426
第三节 财产保险426
第一节 人身保险426
第六章 保险426
第七章 债券427
第一节 公债427
第二节 国库券428
卷二十一 经济管理429
第一章 经济计划429
第一节 计划机构429
第二节 计划制订430
第三节 计划种类430
第一节 机构沿革431
第四节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431
第二章 审计431
第二节 审计范围432
第三节 审计工作432
第三章 统计432
第一节 机构沿革432
第二节 统计工作433
第三节 统计管理433
第二节 物价调整434
第一节 物价机构434
第四章 物价434
第三节 审价与物价检查436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437
第一节 管理机构437
第二节 市场管理437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438
第四节 经济合同管理438
第七节 计量管理439
第六节 查处违章违法经营439
第五节 商标管理439
卷二十二 教育441
第一章 机构沿革441
第二章 学制演变44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学制442
第二节 建国后的学制442
第三章 私塾 义学 书院 学堂443
第一节 私塾443
第二节 义学443
第三节 书院444
第四节 学堂446
第四章 学校教育446
第一节 幼儿教育446
第二节 小学教育447
第三节 中学教育450
第四节 专业教育454
第一节 扫盲教育456
第五章 业余教育456
第二节 函授教育457
第三节 职工教育457
第四节 电视教育458
第六章 教师队伍458
第一节 教师的基本情况458
第二节 培训与考核459
第三节 教师待遇460
第七章 教育经费461
卷二十三 文化艺术463
第一章 机构沿革464
第二章 戏剧465
第一节 越调465
第二节 宛梆465
第三节 二簧466
第四节 曲剧467
第五节 豫剧468
第六节 木偶469
第七节 其它剧种469
第一节 曲种470
第三章 曲艺470
第二节 曲艺团体472
第四章 文艺创作473
第一节 文学创作473
第二节 艺术创作476
第五章 广播、电影、电视、录相479
第一节 广播479
第二节 电影481
第三节 电视、录相482
第六章 民间艺术483
第一节 农村文娱活动483
第二节 杂技485
第七章 报刊、图书、档案485
第一节 报刊485
第二节 图书487
第三节 档案489
第八章 民间文学、音乐491
第一节 民间文学491
第二节 民间音乐499
卷二十四 文物胜迹501
第一章 遗址501
第一节 文化遗址501
第二节 古城遗址504
第三节 墓葬505
第二章 胜迹506
第一节 古建筑506
第二节 名人故里508
第三节 古水利工程508
第四节 摩崖石窟--丰山509
第三章 文物510
第一节 石刻510
第二节 石雕514
第三节 铜佛、铜俑、瓷塑515
第四节 器皿515
第五节 官印516
第六节 书画517
第七节 徐万年遗物517
第一节 行政机构沿革519
卷二十五 卫生体育519
第一章 卫生519
第二节 医疗机构522
第三节 医疗事业525
第四节 卫生防疫532
第五节 妇幼保健537
第六节 公共卫生538
第七节 医疗制度541
第八节 药政管理541
第九节 卫生人员培训542
第二章 体育543
第一节 体育机构543
第二节 体育项目544
第二节 建国后的人口状况544
第三节 体育活动545
第四节 体育比赛546
第五节 人才培训548
第一节 建国前的人口概况553
卷二十六 人口 民族553
第一章 人口553
第三节 人口控制559
第二章 家庭560
第一节 家庭结构560
第二节 家庭关系560
第三节 姓氏561
第一节 汉族562
第二节 回族562
第三章 民族562
第三节 蒙古族563
第四节 其它563
卷二十七 人民生活 社会保障565
第一章 人民生活565
第一节 人均收入565
第二节 物质生活变化566
第二章 社会保障570
第一节 社会福利570
第二节 劳动就业573
第三节 劳动工资575
第四节 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579
卷二十八 风土民情581
第一章 宗教581
第一节 伊斯兰教581
第二节 基督教583
第三节 道教586
第四节 佛教587
第二章 民俗589
第一节 节日589
第二节 婚嫁591
第三节 丧葬594
第四节 礼俗594
第五节 称谓595
第六节 服饰597
第三章 帮会599
第一节 红枪会 黄枪会599
第二节 青、红帮600
第三节 会道门600
第一节 语音602
第四节 丐帮602
第四章 方言602
第二节 语法606
第三节 词汇607
第四节 谚语609
第五节 歇后语611
卷二十九 人物613
第一部分 人物传613
第二部分 当代人物表651
第三部分 古代名人669
附录683
一、重要文献资料683
二、中央领导人视察南阳工作687
三、旧《南阳县志》简介及序言691
四、描写南阳的古诗选695
五、古代名人古诗考证700
六、补记701
编后记704
热门推荐
- 2973165.html
- 1773091.html
- 801974.html
- 395196.html
- 2709484.html
- 3589394.html
- 2649845.html
- 3111488.html
- 2418453.html
- 13054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09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183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98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41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39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1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0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09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148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2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