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关筱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6781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291页
- 主题词:政治经济学-电视大学-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政治经济学概述1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1
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1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3
三、经济规律5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7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7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其他研究方法8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与发展9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9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实践中的丰富与发展10
一、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11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1
二、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2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14
第一节 商 品14
一、商品经济的产生与发展14
二、商 品15
三、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6
四、商品的价值量17
五、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9
第二节 货币20
一、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产生20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22
三、货币流通规律25
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7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27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28
三、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28
第三章 资本的生产过程31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31
一、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条件31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34
三、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36
四、剩余价值率37
五、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38
六、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41
第二节 资本主义工资42
一、资本主义工资及其本质42
二、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43
三、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44
第三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45
一、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45
二、资本积累46
三、资本有机构成与相对过剩人口47
四、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无产阶级的贫困49
五、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评价50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53
第一节 单个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53
一、资本循环53
二、资本周转58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63
一、社会总资本和社会生产总产品63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及其实现64
三、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67
四、技术进步条件下的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70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矛盾和经济周期71
一、社会总资本运行中的矛盾及其根源71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72
三、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73
四、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74
第五章 剩余价值的分割77
第一节 产业资本和产业利润77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77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79
三、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81
四、平均利润率的变动趋势82
二、商业利润83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83
一、商业资本83
三、商业流通费用85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85
一、借贷资本85
二、利息和利息率86
三、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87
四、资本主义信用88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89
一、资本主义地租及其本质89
二、资本主义地租的形式90
第五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国民收入及其分配93
一、国民收入及其创造93
三、土地价格93
二、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94
三、资本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95
第六章 社会化与垄断资本98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社会化98
一、生产的社会化98
二、生产技术的发展与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影响101
三、三次技术革命的情况及其对社会生产的影响102
第二节 私人资本的社会化和垄断103
一、垄断103
二、金融资本和金额寡头106
三、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08
一、资本输出109
第三节 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109
二、国际垄断的形式112
三、殖民主义与新殖民主义113
第四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15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15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与形式115
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117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与局限118
第七章 资本国际化与经济全球化120
第一节 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120
一、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121
二、经济全球化123
三、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化129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及其调节131
一、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131
二、国际经济关系调节的基本形式134
三、国际经济关系调节的作用135
第三节 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136
一、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136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137
三、垄断资本主义必然过渡到社会主义138
第八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42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客观必然性142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143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14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48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特征14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150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151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15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客观必然性152
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54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非公有制经济158
第九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6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162
一、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要求162
二、计划经济体制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163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具备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16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作用165
一、市场经济及其属性165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165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166
一、企 业16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167
二、居 民170
三、农 户17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172
一、市场与市场体系172
二、消费品市场174
三、生产资料市场177
四、金融市场178
五、劳动力市场179
六、技术、信息市场180
七、房地产市场182
第五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机制183
一、竞争机制183
三、价格机制184
二、供求机制184
四、风险机制185
第十章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87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概述187
一、现代企业制度及其内容187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190
三、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192
四、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机构19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196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6
二、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与资本主义现代企业制度比较198
三、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措施199
一、国内生产总值202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与消费20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202
二、国民收入的分配205
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2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形式209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209
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其他分配方式213
三、个人收入的保护与调节21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217
一、社会主义消费及其作用217
二、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217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消费方式220
四、社会主义消费水平220
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22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制度222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构成和基本内容223
三、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24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227
第一节 宏观经济调控227
一、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227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229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231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体系232
一、宏观经济调控目标232
二、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234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239
一、经济发展244
第一节 经济发展战略244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244
二、经济发展战略246
三、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247
四、经济发展与科教兴国249
五、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251
第二节 经济增长及其实现251
一、经济增长251
二、经济增长的实现254
三、产业结构优化25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259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259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和途径260
一、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必然性263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26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263
二、扩大对外开放与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2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和战略266
一、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目标266
二、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战略267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的战略格局26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269
一、对外贸易269
二、对外技术交流272
三、对外资金交流273
四、对外服务交流276
后记279
热门推荐
- 2308200.html
- 444779.html
- 836170.html
- 1110923.html
- 3652241.html
- 3479422.html
- 2496365.html
- 1018968.html
- 853459.html
- 2474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75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379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3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809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851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765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3020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192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74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0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