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蒋建渝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2318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6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692页
- 主题词:麻醉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麻醉学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器官系统功能评估3
一、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评估3
目录3
第1篇 临床麻醉总论3
第1章 手术病人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3
二、呼吸系统的评估18
三、肾脏功能评估27
四、糖尿病病人术前评估31
五、特殊疾病的术前评估33
第二节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34
第三节 治疗性药物的应用与术前准备36
二、常见手术的麻醉选择和监测项目39
一、麻醉选择的原则39
第四节 麻醉选择和术前用药39
三、手术前用药42
一、手术室的装备和技术条件44
第五节 麻醉仪器和设备44
二、麻醉科的装备45
四、药物46
三、该手术可能得到的装备和支持设备46
一、局部麻醉药的结构及分类48
第一节 局部麻醉药48
第2章 局部麻醉48
三、影响局部麻醉药作用的因素49
二、局部麻醉药的作用机制49
四、局部麻醉药的药代动力学50
六、局部麻醉药的不良反应51
五、局部麻醉药的临床应用51
七、临床常用的局部麻醉药53
第二节 局部麻醉技术55
一、表面麻醉56
三、区域阻滞57
二、局部浸润麻醉57
五、肿胀麻醉58
四、静脉局部麻醉58
一、颈神经丛阻滞59
第三节 神经干(丛)阻滞技术59
二、臂神经丛阻滞61
三、上肢外周神经阻滞67
四、下肢外周神经阻滞69
五、交感神经阻滞74
六、肋间神经阻滞75
一、神经刺激器引导神经阻滞76
第四节 神经刺激器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76
七、椎旁神经阻滞76
二、超声引导神经阻滞78
一、椎管内麻醉应用解剖82
第一节 椎管内麻醉应用解剖与生理82
第3章 椎管内麻醉82
二、椎管内麻醉的生理85
二、腰椎穿刺技术87
一、分类87
第二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87
四、影响麻醉平面的因素和平面调节88
三、常用药物及配制88
一、解剖和生理89
第三节 硬膜外腔阻滞89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89
二、穿刺技术90
四、影响硬膜外阻滞平面的因素92
三、常用药物92
六、骶管阻滞93
五、适应证和禁忌证93
第四节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94
二、操作方法95
一、CSEA的特点95
四、适应证和禁忌证97
三、常用药物97
一、血压下降98
第五节 椎管内麻醉并发症及不良反应98
四、局麻药中毒反应和过敏反应99
三、呼吸抑制99
二、恶心和呕吐99
六、穿破硬膜100
五、麻醉后头痛100
九、硬膜外血肿101
八、硬膜外导管误入血管内101
七、全脊髓麻醉101
十三、背痛102
十二、尿潴留102
十、硬膜外导管误入硬膜下间隙102
十一、感觉异常或出血102
十五、感染103
十四、脊髓或神经根损伤103
二、吸入麻醉药的肺泡气最低有效浓度104
一、吸入全麻药的分类104
第4章 吸入全麻104
第一节 吸入全麻药的临床药理基础104
四、几种常用吸入麻醉药的药理作用及特点106
三、吸入麻醉药的吸收、分布和清除106
一、吸入麻醉方式的分类113
第二节 吸入全麻装置及方法113
二、低流量(半紧闭法)麻醉及技术设备要求114
一、吸入全麻的诱导、维持及苏醒的管理115
第三节 吸入全麻管理技术115
三、紧闭回路吸入麻醉及技术设备要求115
二、低流量(半紧闭法)麻醉的实施、安全性及其优缺点116
三、紧闭回路麻醉的实施、优缺点及展望118
一、理想静脉麻醉药应有的特点120
第一节 静脉麻醉药120
第5章 静脉全麻120
二、静脉麻醉药药物动力学相关因素121
四、静脉麻醉常用药物122
三、静脉麻醉药物的分类122
一、全凭静脉麻醉的优缺点135
第二节 全凭静脉麻醉135
四、静脉全麻对各器官的作用特点136
三、全凭静脉麻醉的适应证136
二、全凭静脉麻醉的分类136
六、关于靶控输注137
五、全凭静脉麻醉的给药方式137
一、新药物的研发138
第三节 静脉麻醉药物新知识138
二、丙泊酚(异丙酚)139
四、氯胺酮140
三、依托咪酯140
五、瑞芬太尼141
二、准备工作142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142
第6章 麻醉气道建立技术142
第一节 气管内插管技术142
三、常用气管内插管方法143
四、注意事项147
五、困难气管内插管148
一、适应证153
第二节 支气管内插管技术153
六、气管拔管注意事项153
二、双腔支气管插管154
三、Univent导管的应用158
一、喉罩162
第三节 建立气道的新方法162
二、食管气管联合导管166
三、微创气管切开168
一、半紧闭系统171
第一节 常用麻醉通气系统171
第7章 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171
二、循环式吸收通气系统173
一、术前呼吸功能检查和评估174
第二节 呼吸管理要领174
二、呼吸管理的注意事项177
一、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180
第三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处理180
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81
三、肺不张182
四、支气管痉挛184
五、血气胸186
六、肺栓塞187
七、肌松药残余190
一、灌注状态的判断193
第一节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病理生理193
第8章 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调控193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类型196
一、调控血流动力学的常用药物198
第二节 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调控手段198
二、血流动力学调控方法201
一、血压升高204
第三节 麻醉手术中循环系统异常情况处理204
二、血压降低205
三、心动过缓207
四、心动过速208
五、心律失常209
六、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210
七、急性心力衰竭212
八、急性肺动脉栓塞215
第一节 肌松药的临床药理218
第9章 肌肉松弛药的临床应用218
二、肌松药的作用方式219
一、肌松药的分类219
第二节 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的临床特点220
二、维库溴铵221
一、泮库溴铵221
第三节 非去极化肌松药的临床特点221
四、罗库溴铵222
三、阿曲库铵222
七、多库氯铵223
六、米库氯铵223
五、哌库溴铵223
二、临床应用注意事项224
一、肌松药的选择224
第四节 肌松药的临床应用224
二、监测原理225
一、肌松监测的适应证225
第五节 肌松药的药效监测与拮抗225
五、刺激反应的记录方式227
四、刺激神经的选择227
三、对神经刺激器的要求227
八、肌松程度的临床监测评估228
七、肌松监测的具体实行228
六、刺激反应的评价228
九、肌松拮抗229
一、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230
第一节 麻醉中知晓的发生率和后果230
第10章 全身麻醉中知晓与全麻深度监测230
二、麻醉中知晓的判定和后果231
一、麻醉中知晓的原因232
第二节 麻醉中知晓的原因和处理232
一、麻醉与麻醉深度的早期定义233
第三节 麻醉深度的定义233
二、麻醉中知晓的处理233
三、记忆层次理论上的麻醉深度定义234
二、将麻醉不同成分区分开所得出的麻醉深度定义234
四、刺激-反应-药物关系235
一、判断麻醉深度的临床体征236
第四节 麻醉深度的监测指标236
二、麻醉深度监测技术237
三、根据麻醉操作和手术刺激,提前加深麻醉247
二、使用具有遗忘作用的药物247
第五节 麻醉中知晓的预防247
一、常规进行麻醉设备的检查247
八、进行麻醉深度监测248
七、减少术中不良听觉信息的输入248
四、避免完全的肌肉麻痹248
五、根据药理学调整给药剂量248
六、减少浅麻醉手术248
结语249
一、控制性低血压对组织血流灌注的影响250
第一节 控制性低血压的生理影响250
第11章 麻醉期间控制性低血压250
二、控制性低血压对重要器官的影响251
一、静脉用药255
第二节 常用药物的临床药理255
二、吸入性麻醉药261
一、适应证和禁忌证262
第三节 控制性低血压临床管理技术262
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262
二、控制性低血压期间的监测263
三、控制性低血压期间的管理264
四、控制性低血压的并发症266
一、无创血压监测268
第一节 基本监测技术268
第12章 手术麻醉期间监测技术268
三、脉搏氧饱和度监测269
二、心电示波监测269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271
五、温度监测273
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274
第二节 特殊监测技术274
二、中心静脉置管监测276
三、血气分析监测及水电酸碱平衡监测279
四、血流动力学监测与(连续)心排血量监测282
五、氧合监测287
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288
七、凝血功能监测290
一、正常成年人体液分布的特点294
第一节 手术麻醉期间体液改变的特点294
第13章 手术麻醉期间输液输血294
三、麻醉手术期间病人体液的改变295
二、手术前体液的改变295
一、液体的种类297
第二节 液体的选择与输注297
二、不同性质液体输注后在血管内外分布的特点299
四、术中液体的输注300
三、晶体液和胶体液之争300
五、围术期液体治疗的目标301
一、术中输血指征302
第三节 手术麻醉期间输血302
一、输血的即时并发症和处理原则305
第四节 输血输液反应的临床处理305
二、成分输血的注意事项305
二、输血的远期并发症及防治307
三、血液及其制剂去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308
一、成分输血310
第一节 成分输血和围术期血液稀释技术310
第14章 围术期血液保护的新技术310
二、围术期血液稀释技术312
第二节 术中自体血液清洗回收316
一、血细胞回输机和耗材安装317
第三节 细胞分离技术的临床应用321
二、清洗要领321
二、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322
一、自体输血技术的分类322
第一节 术后镇痛的治疗原则326
第15章 外科病人术后镇痛326
第三节 术后镇痛的方法327
第二节 术后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影响327
二、椎管内给药328
一、全身应用镇痛药328
三、局部麻醉剂329
二、阿片类药物329
三、外周神经阻滞329
第四节 术后镇痛的常用药物329
一、非甾体类抗炎药329
三、PCA的给药模式与时机330
二、PCA的临床分类330
第五节 病人自控镇痛330
一、PCA的特殊装置330
五、PCA常用药物配伍331
四、PCA的评价标准331
二、皮肤瘙痒332
一、呼吸抑制332
六、PCA应用时的注意事项332
七、PCA的展望332
第六节 术后镇痛的并发症332
五、硬膜外血肿333
四、尿潴留333
三、胃肠道反应333
一、开胸后基本生理改变337
第一节 开胸手术后生理改变337
第2篇 临床麻醉各论337
第16章 普通胸外科手术麻醉337
一、术前评估339
第二节 术前评估与准备339
二、体位对呼吸的影响339
二、麻醉前准备342
一、麻醉选择343
第三节 胸内手术麻醉管理一般原则343
三、麻醉前用药343
二、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管理344
第四节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技术在胸科手术的临床应用345
三、麻醉恢复及术后镇痛345
一、单肺通气的适应证346
第五节 单肺通气技术和管理方法346
二、单肺通气对生理的影响347
四、单肺通气时的呼吸管理348
三、单肺麻醉期间影响PaO2降低的因素348
五、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治疗349
二、食管手术麻醉350
一、胸腔镜手术麻醉350
第六节 常见手术管理特点350
三、一侧全肺切除术的麻醉351
五、气管支气管手术麻醉352
四、湿肺的麻醉352
六、纵隔肿物手术的麻醉353
七、大咯血急症手术的麻醉354
第七节 肺减容手术的麻醉355
八、心包部分剥脱术355
一、术前评估360
第一节 心脏手术病人的术前准备360
第17章 心脏及血管外科手术麻醉360
二、术前治疗用药的调整362
三、术前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364
二、术中监测368
一、术前用药原则368
第二节 术前用药和术中监测368
一、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病理369
第三节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麻醉管理369
二、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麻醉管理372
二、瓣膜病的麻醉管理特点379
一、瓣膜病的分类和病理379
第四节 瓣膜置换手术的麻醉379
三、瓣膜病手术麻醉面临的问题及进展384
一、冠心病的病理生理学385
第五节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的麻醉管理385
二、术前危险因素评估387
三、麻醉管理原则388
四、不停跳CABG麻醉管理原则及特点391
五、严重左心功能不全病人的围术期处理392
第六节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93
六、冠心病外科手术的新问题393
一、病理生理394
一、肺动脉高压的病理生理395
第七节 肺动脉高压的麻醉管理395
二、临床处理395
三、麻醉管理397
二、病因及临床指标397
一、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大血管手术中的应用398
第八节 硬膜外阻滞技术在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398
二、胸部硬膜外阻滞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399
一、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400
第九节 血管外科手术的麻醉400
二、血管外科病人的术前评估和准备402
三、大血管手术的麻醉403
四、血管外科手术麻醉的展望413
一、主动脉内球囊反搏414
第十节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室辅助装置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应用414
三、经食管超声心动图415
二、心室辅助装置415
一、心脏的危险因素417
第一节 术前评估417
第18章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417
二、术前心脏功能状态评估419
一、缺血性心脏病420
第二节 各种心脏疾病行非心脏手术的围术期管理420
二、瓣膜性心脏病428
三、先天性心脏病432
四、移植心脏患者的麻醉435
一、麻醉前访视437
第一节 术前病情的评估和准备437
第19章 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437
三、神经系统功能状况的评估438
二、重要器官功能状况的评估438
一、垂体瘤手术的麻醉管理439
第二节 神经外科常见手术的麻醉管理439
二、颅后窝病变手术的麻醉管理440
三、颅内血管瘤手术的麻醉管理442
四、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管理443
五、癫癎患者手术的麻醉管理445
一、腹部手术的麻醉特点和要求447
第一节 腹部手术的麻醉447
第20章 腹部和盆腔手术的麻醉447
二、腹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448
三、常见腹部手术的麻醉管理449
一、妇科手术麻醉特点与要求457
第二节 妇科手术的麻醉457
三、常见妇科手术的麻醉管理458
二、麻醉选择458
一、麻醉特点与要求460
第三节 泌尿外科手术的麻醉460
二、常见泌尿科手术的麻醉管理要点461
第一节 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的特点463
第21章 口腔颌面外科的麻醉463
第二节 口腔颌面外科的发展与对麻醉管理的新要求464
二、术中辅助镇静和镇痛466
一、局部麻醉466
第三节 口腔颌面手术的麻醉选择和管理466
三、全身麻醉呼吸和循环管理467
一、先天性小儿唇腭裂469
第四节 常见手术的麻醉处理469
二、恶性肿瘤470
三、口腔颌面部损伤471
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472
一、类风湿关节炎473
第一节 骨科特殊情况的评估473
第22章 骨科手术的麻醉473
一、体位474
第二节 麻醉管理特殊问题474
二、强直性脊柱炎474
二、失血及处理475
三、术中监测477
一、关节置换术的麻醉478
第三节 髋部及四肢手术的麻醉478
二、髋部骨折手术的麻醉479
三、骨盆及四肢手术的麻醉480
第四节 脊柱手术的麻醉481
一、颈椎手术的麻醉482
二、胸椎手术的麻醉483
三、腰椎手术的麻醉484
一、脊髓震荡和自主神经反射亢进485
第五节 脊髓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485
四、内镜脊柱外科手术的麻醉485
二、术前准备和处理486
三、术中麻醉处理487
二、止血带相关并发症489
一、骨水泥相关并发症489
第六节 骨科手术并发症489
三、眼部并发症490
五、静脉血栓栓塞491
四、脂肪栓塞491
二、术前准备493
一、病情评估493
第23章 内分泌疾病与麻醉493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麻醉493
四、麻醉选择494
三、麻醉前用药494
七、甲亢危象495
六、全麻维持495
五、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495
八、急性左心衰竭496
一、病理生理特点497
第三节 糖尿病病人的麻醉497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手术的麻醉497
二、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498
三、术前评价和准备499
四、麻醉选择501
五、术中监测和管理502
六、围术期急性并发症的防治504
一、临床表现505
第四节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505
二、麻醉前准备506
三、麻醉药物及方法的选择509
四、麻醉手术期间的监测及处理510
第五节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的麻醉512
一、病理生理和临床特点512
三、麻醉选择与管理513
二、手术麻醉前的准备513
二、孕妇的生理特点与麻醉的关系515
一、剖宫产麻醉特点与要求515
第24章 产科麻醉515
第一节 剖宫产麻醉515
三、麻醉方法选择516
四、特殊产妇的麻醉517
一、分娩疼痛的解剖学基础520
第二节 无痛分娩技术520
二、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521
三、“可行走的硬膜外分娩镇痛”522
二、新生儿临床评估523
一、新生儿娩出后发生窒息的病因523
四、无痛分娩的管理523
第三节 新生儿窒息和急救523
三、新生儿复苏处理524
一、高氧耗量527
第一节 解剖生理特点527
第25章 小儿麻醉527
五、心血管系统528
四、肺528
二、中枢神经系统528
三、气道528
九、体液构成529
八、胃肠道529
六、肾脏529
七、肝脏529
十一、对药物的清除能力和敏感性530
十、体表面积大,易发生低体温530
一、术前一般情况评估531
第二节 术前准备531
三、术前用药532
二、小儿术前禁食时间要求532
一、全身麻醉533
第三节 常用麻醉方法和监测533
二、局部麻醉534
二、术中输血535
一、术中输液535
三、术中监测535
第四节 术中输液和输血535
三、脐膨出或腹裂畸形536
二、幽门狭窄536
三、新鲜冰冻血浆(FFP)的使用536
四、血小板的使用536
第五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与麻醉536
一、脑脊膜膨出536
六、早产儿和新生儿围术期管理537
五、膈疝537
四、气管食管瘘537
第七节 术后硬膜外镇痛538
第六节 急性会厌炎538
二、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退化540
一、老年人的定义540
第26章 老年病人的麻醉540
第一节 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和术前评估540
五、老年病人的术前准备541
四、老年人比较常见的手术541
三、老年人的伴发疾病541
一、老年病人麻醉时需要特别注意之处542
第二节 老年病人麻醉管理特点542
一、低体温543
第三节 老年病人术后的常见问题543
二、麻醉方式和麻醉药物543
一、严格控制围术期血糖544
第四节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麻醉处理544
二、肺部并发症544
三、房颤544
四、疼痛544
五、苏醒延迟544
六、迟发性呼吸抑制544
七、术后认知功能障碍544
四、吸氧浓度545
三、麻醉药物545
二、保护肺功能545
一、腹腔镜手术中的生理功能变化546
第一节 腹腔镜手术的麻醉546
第27章 内镜手术的麻醉管理546
三、腹腔镜手术期间麻醉管理的特点550
二、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处理550
四、常见的并发症553
五、腹腔镜术后优势和效应556
一、麻醉前评估558
第二节 胸腔镜手术的麻醉558
六、总结558
第三节 支气管镜手术的麻醉559
二、麻醉方法的选择559
第四节 其他内镜手术或检查的麻醉560
二、金属支气管镜560
一、纤维支气管镜560
一、休克的分类561
第一节 休克的分类、微循环改变及治疗原则561
第28章 休克和创伤患者的麻醉管理561
二、休克的微循环改变及分期562
三、休克患者的治疗原则563
二、休克患者的麻醉选择与处理566
一、麻醉前用药566
第二节 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566
三、休克患者麻醉期间的监测569
四、休克患者常见并发症的防治571
一、创伤患者的病情特点575
第三节 创伤患者的病情特点和严重创伤后机体的反应575
二、严重创伤后机体的反应576
一、创伤患者的麻醉前评估578
第四节 创伤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和紧急处理578
二、创伤患者的紧急处理582
二、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583
一、麻醉前用药583
第五节 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和管理原则583
三、创伤患者麻醉期间的呼吸、循环管理586
二、终末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588
一、肾移植的历史与现状588
第29章 器官移植麻醉588
第一节 肾脏移植术的麻醉588
三、肾移植受体的评估和准备590
四、肾移植的麻醉前评估与准备591
六、肾移植受体的麻醉592
五、肾移植的手术方法592
七、肾移植的术后监护595
三、肝移植的术前评估596
二、肝移植适应证与禁忌证596
八、肾移植供体的麻醉596
第二节 肝移植麻醉596
一、肝移植历史简介596
四、肝移植的手术方法599
五、肝移植病人的麻醉600
二、胰腺移植的适应证607
一、胰腺移植的历史607
六、肝移植的术后处理607
第三节 胰腺移植607
三、胰腺移植的术前评估608
四、胰腺移植的手术方法609
五、胰腺移植的麻醉610
六、胰腺移植的术后监护612
一、病人选择和评估613
第一节 日间手术病人的选择和麻醉前评估613
第30章 日间手术的麻醉613
第二节 常见日间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处理特点614
三、麻醉前准备614
二、术前访视614
一、全身麻醉615
第三节 术后恢复和离院标准617
三、监测下的麻醉处理与镇静技术617
二、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617
一、环境特点及必要的设备618
第四节 手术室以外病人的麻醉618
二、特殊检查和治疗病人的麻醉619
三、手术室外特殊治疗病人的麻醉624
一、麻醉恢复室的建制626
第一节 麻醉恢复室的建制及必要的设备和药品626
第31章 麻醉恢复室626
三、麻醉恢复室内必要的药品627
二、麻醉恢复室内必要的设备627
二、恢复室监测及记录628
一、入室标准和工作流程628
第二节 麻醉恢复室日常工作628
三、离室标准和转运629
一、呼吸系统并发症630
第三节 麻醉恢复期间常见并发症630
二、循环系统并发症632
三、麻醉恢复延迟634
四、术后躁动、谵妄和疼痛636
五、恶心、呕吐、反流和误吸637
七、肾脏的并发症638
六、低温、寒战和高热638
一、心跳骤停定义、分类和诊断640
第一节 心肺脑复苏的历史和基本概念640
第32章 心肺脑复苏640
二、CPCR的阶段和步骤642
一、基本生命支持643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技术643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648
三、后续生命支持651
一、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652
第三节 脑复苏和脑保护652
三、脑复苏及脑保护的措施653
二、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653
四、脑缺血的转归及预后的判断655
二、交替循环支持技术656
一、建立人工循环或继发自主心律的方法656
第四节 心肺脑复苏的新研究和进展656
三、急症体外循环(ECPB)用于心肺复苏657
四、复苏技术操作和药物应用658
参考文献660
热门推荐
- 1582725.html
- 3408946.html
- 1324983.html
- 2958147.html
- 1347327.html
- 1162982.html
- 1279030.html
- 2009488.html
- 1070216.html
- 30006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28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630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352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718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55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538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116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90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4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