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史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朱伯康,施正康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ISBN:7309046234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720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经济史-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史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目录1
一、蒙古帝国的兴起1
总目录1
目录1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公社制1
第九章 元代经济1
第一章 中国的原始公社制1
上册目录1
我们的经济大史观——代前言1
再版前言1
原序1
一、中国旧、新石器时代的人群和原始村落2
1.原始人群居住活动遗址遍布中国各地2
一、中国旧、新石器时代的人群和原始村落2
二、自奴隶制到封建制的过渡4
2.原始村落遗址大都傍水或在河流两旁5
3.原始农业及其发展8
三、元代的社会生产力10
二、中国远古居民的图腾传说和氏族组织11
1.图腾与氏族11
二、中国远古居民的图腾传说和氏族组织11
2.氏族组织遗迹13
3.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原始公社遗迹18
三、从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的过渡23
1.从文化遗址中所发现的生产力状况23
三、从原始公社制到奴隶制的过渡23
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起源的痕迹25
四、元代的税粮、科差和岁课26
一、中国奴隶制国家建立的经济基础30
第二章 中国的奴隶制30
1.治水和水利事业在国家建立中的作用30
一、中国奴隶制国家建立的经济基础30
第二章 中国的奴隶制30
五、元代的纸币和通货膨胀31
2.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的基础36
六、元王朝的衰落和蒙汉融合37
一、明代经济背景41
第十章 明代经济41
二、中国奴隶制时代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44
1.中国奴隶制时代生产力水平及国家形态与希腊、罗马的差异44
二、中国奴隶制时代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形态44
二、明代农业53
2.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特点55
三、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奴隶制73
1.凉山彝族奴隶制的源流73
三、中国少数民族中的奴隶制73
2.凉山彝族奴隶制的形态77
三、明代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79
3.其他少数民族中的奴隶制83
1.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的过渡92
第三章 中国的封建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92
一、中国封建制的两种类型和两个阶段92
第三章 中国的封建制经济——春秋战国时期92
一、中国封建制的两种类型和两个阶段92
2.经济发展区域的扩大95
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97
二、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97
1.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牛犁、铁器时代的开始97
2.水利灌溉事业的进步101
3.施肥和耕作技术的改进105
三、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108
1.冶铁技术、铁器生产工具和其他手工业的进展108
三、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108
四、明代货币与采金潮108
五、明代对外经济关系114
2.大都市和商业的发展117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物品货币到金属货币的发展128
1.物品货币的种类和概况128
四、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物品货币到金属货币的发展128
2.最早的金属货币:铜贝,郢爰130
3.布钱、刀币、圜钱136
五、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经济的变化144
五、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社会经济的变化144
1.春秋战国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形成144
六、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商税145
2.赋役租税等负担的加重151
1.秦国的统一奠定中央集权制基础157
六、专制体制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的建立157
六、专制体制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的建立157
七、明代赋役162
2.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导致社会风尚的改变164
1.两汉初期社会经济的大破坏171
第四章 两汉经济171
一、废墟上的复兴171
第四章 两汉经济171
一、废墟上的复兴171
2.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74
3.东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77
4.具有世界影响的经济大国——丝绸之路的开辟179
八、明代漕运,盐、茶、矿、酒、鱼课,内府供应,会计180
二、农业183
1.秦汉农业区域的变化和扩展183
二、农业183
2.农具和耕作法187
3.水利和农田灌溉191
第十一章 清代经济(上)197
4.屯田的贡献197
一、明末清初经济的变化197
5.多种经营199
三、工商业202
三、工商业202
1.陆路和水路的交通运输202
2.手工业207
3.商业和商人212
二、清代土地制度与农业214
4.社会消费和都市经济216
5.秦汉抑商政策219
四、人口、垦田和土地制度222
四、人口、垦田和土地制度222
1.案比、上计和人口政策222
2.自耕农和奴婢225
3.垦田、土地买卖和土地兼并229
4.限田和度田232
五、租税和徭役234
1.田租和刍稿234
五、租税和徭役234
2.算赋、口赋及额外征收236
3.徭役238
4.更赋和复除242
六、财政与货币245
1.二元财政——大农和少府245
六、财政与货币245
2.平准、均输和专卖制度247
3.算缗和告缗249
4.货币制度252
三、清代手工业、商业与商品经济253
一、历史的转折25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经济255
一、历史的转折255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经济255
1.人口的死亡和迁徙256
2.地方残破,土地荒芜263
3.招集流亡,恢复生产267
四、清代商业的发展273
二、魏晋南北朝的农业290
二、魏晋南北朝的农业290
1.农业在北朝的变化290
五、清代币制与金融292
六、清代商税、专卖及杂税304
2.南朝农业305
1.手工业在南北朝的变化和新发展312
三、魏晋南北朝手工业和商业312
三、魏晋南北朝手工业和商业312
七、清代漕运及国用317
2.北朝商业的缓慢恢复和地区性发展325
一、殖民主义浪潮与闭关主义的冲突328
第十二章 清代经济(下)328
3.南朝商业的特点和海上贸易的发展334
4.魏晋南北朝时期货币的复杂与混乱341
四、魏晋南北朝财政税收和赋役346
1.财政概况和特点346
二、太平天国前后中国经济的变化346
四、魏晋南北朝财政税收和赋役346
2.田租与户调350
3.工商关市税收和盐酒专卖、矿冶杂税356
三、中国近代工业发生的前提360
4.徭役361
四、外商在华的企业投资367
1.社会生产力受挫折,社会结构的变化367
五、从经济破坏到社会变迁和民族融合367
五、从经济破坏到社会变迁和民族融合367
2.社会变迁和民族融合376
五、清政府官营企业的产生379
1.政权和政治环境的变化388
一、历史的曲折与发展388
第六章 隋唐五代经济388
第六章 隋唐五代经济388
一、历史的曲折与发展388
2.户口、疆域和民族融合397
二、隋唐五代的农业402
二、隋唐五代的农业402
1.唐代前期农业的发展402
六、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404
2.隋唐的水利事业409
3.唐代农业亩产量及其变迁415
第十三章 民国经济(上)419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经济政策与实业计划419
4.经济作物、园艺产品的商品化420
三、隋唐五代的手工业424
1.官府手工业概况424
三、隋唐五代的手工业424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经济状况426
2.手工业劳动者的身份433
3.民间私营手工业438
三、民族资本的黄金时期442
四、隋唐五代的商业445
1.大都市商业的兴盛:长安、洛阳、扬州445
四、隋唐五代的商业445
四、金融资本集团的崛起454
2.边境贸易与国际贸易456
五、北洋政府的财政465
3.唐代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管理466
4.唐代的商人与商人资本473
五、隋唐五代的货币480
五、隋唐五代的货币480
1.货币制度480
六、货币和金融485
2.唐代的货币问题485
六、隋唐五代的田制与赋役488
1.均田制的变化488
六、隋唐五代的田制与赋役488
2.租庸调至两税法的变迁493
3.徭役和工商杂税502
一、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507
第十四章 民国经济(中)507
二、整理财政和改革税制514
4.唐代社会的变化520
三、关税自主和海关改革531
1.两宋经济特点534
第七章 两宋经济534
一、两宋经济背景534
第七章 两宋经济534
一、两宋经济背景534
2.宋代的积弊535
四、公债的发行和整理539
五、国民政府的外债544
二、两宋农业545
二、两宋农业545
1.两宋农业生产545
2.棉花生产的推广548
六、国家资本体系的形成550
3.农具的改善和应用550
4.宋代屯田、营田、官田和私田551
5.两宋户口和农民555
三、两宋官府手工业560
三、两宋官府手工业560
1.官府手工业机构561
2.官府手工业的发达561
七、币制改革561
3.官府手工业劳动者的身份567
四、两宋民间手工业和商业569
八、官营工商业的发展569
四、两宋民间手工业和商业569
1.北宋时的汴梁城570
2.汴梁城工商业571
3.南宋杭州城工商业574
五、两宋工商业行会580
五、两宋工商业行会580
1.行市和行会581
九、民营工商业的发展583
2.行会的活动和任务584
六、宋代三大发明585
六、宋代三大发明585
2.火药585
1.印刷术585
3.指南针586
1.两宋财政机构587
七、两宋财政587
七、两宋财政587
2.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589
3.会计录,财政收支592
4.赋役一:田赋、两税及其附加595
十、土地政策和农村经济597
5.赋役二:职役(差役)与杂徭(夫役)601
6.漕运607
7.盐、茶、酒榷611
八、两宋货币与对外贸易619
八、两宋货币与对外贸易619
1.两宋铸币和纸币的发行619
一、统制经济的建立和加强619
第十五章 民国经济(下)619
2.边界贸易和国外贸易625
二、抗战时期的工业和交通627
九、宋代积弊及其改革的失败635
九、宋代积弊及其改革的失败635
1.王安石以前的改革要求635
2.王安石改革内容及其利弊639
三、抗战时期的农业644
3.王安石变法后果及其失败原因653
四、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财政653
第八章 辽、金、西夏经济657
一、契丹族辽朝经济657
一、契丹族辽朝经济657
1.辽祖先契丹族的发展657
第八章 辽、金、西夏经济657
2.辽代的畜牧业与农业658
3.辽代的手工业和商业661
4.辽代的矿冶业664
5.辽代货币和四境贸易666
五、沦陷区的经济667
6.辽代所有制、阶级和剥削形态672
二、女真族金朝经济677
1.女真族的发展677
二、女真族金朝经济677
2.金代的户口及其结构679
3.金代的土地占有和赋役状况682
六、官僚资本的膨胀和崩溃682
4.金代的币制、榷货、鬻度牒684
三、西夏经济概况690
1.建国前的经济状况690
三、西夏经济概况690
2.建国后的经济状况692
七、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694
3.社会生产力695
4.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712
后记718
热门推荐
- 3462565.html
- 27130.html
- 2387409.html
- 1696443.html
- 2010341.html
- 684590.html
- 3049024.html
- 1254820.html
- 3249537.html
- 19865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951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037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968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57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584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23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130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521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389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1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