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 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评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环境 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评价
  • 牛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6210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27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环境保护-研究;生态环境-评价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环境 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评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环境与生态安全1

1.1 环境及其分类1

一、环境及其组成1

二、地球环境与生态圈2

三、生态环境内涵3

1.2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3

一、经济增长3

二、社会发展4

1.3 环境承载力6

一、环境承载力的来源及定义6

二、环境承载力的特点8

三、环境承载力的本质9

四、环境承载力的量化分析9

1.4 生态安全的概念与发展10

一、环境安全11

二、生物安全16

三、生态安全20

第二章 资源与环境问题26

2.1 环境问题与危机26

一、环境危机26

二、环境问题的分类26

三、环境问题的产生28

四、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28

五、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2

2.2 资源短缺32

一、水资源32

二、土地资源37

三、能源41

四、矿产资源43

五、我国资源的特点45

2.3 环境污染46

一、水污染46

二、大气污染56

三、土壤污染68

四、固体废物污染73

五、噪声等其他物理性(电磁、光、热、放射性)污染83

六、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89

2.4 生态破坏94

一、植被(森林、草原)破坏95

二、水土流失100

三、荒漠化101

2.5 全球环境问题105

一、温室效应——地球变暖105

二、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空洞115

三、生物多样性锐减——濒危物种增多124

四、海洋污染——威胁全球食物资源136

五、人口问题——蚂蚁效应138

第三章 生态安全与生态价值152

3.1 生态安全系统分析的意义152

一、生态安全系统分析的意义152

二、生态安全预警与生态安全体系153

3.2 生物安全的分析与评价154

一、影响生物安全的有关因素155

二、转基因生物的发展概况160

三、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163

四、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167

五、转基因生物的安全管理174

3.3 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与手段179

一、生态安全的评价179

二、生态安全评价的标准184

三、生态安全的评价等级186

四、生态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187

五、生态安全的预警系统197

3.4 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与评价201

一、区域生态系统安全及相关指标202

二、生态难民222

三、生态安全与社会安全224

四、全球生态系统安全230

3.5 生态安全评价中的经济分析233

一、生态价值论234

二、全球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估算240

三、我国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价值评估243

第四章 环境伦理学与环境教育250

4.1 环境伦理学250

一、环境伦理观的由来250

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内容257

三、环境伦理与人类行为方式265

4.2 环境教育271

一、社会环境教育272

二、专业环境教育273

三、在职环境教育273

四、基础教育273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标准275

5.1 生态环境保护275

一、生态保护的对象和类型275

二、生态保护的目标、原理和对策277

三、自然保护279

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281

五、其他保护284

六、我国生态环境建设285

5.2 环境保护标准285

一、环境保护标准概述285

二、环境标准的分类285

三、环境标准的作用287

四、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287

五、各项环境标准288

第六章 国际环境公约与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305

6.1 国际环境公约305

一、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框架公约》306

二、臭氧层保护——《维也纳公约》与《蒙特利尔议定书》308

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310

四、危险废物的控制——《巴塞尔公约》313

五、海洋环境保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314

6.2 ISO14000和环境管理体系315

一、国际标准化组织与ISO14000315

二、环境管理体系322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324

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在中国的实施326

五、ISO9001、ISO14001、OHSMS18001一体化探讨330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337

7.1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337

一、《寂静的春天》——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338

二、《增长的极限》——引起世界反响的“严肃忧虑”338

三、《人类环境宣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正式挑战339

四、《我们共同的未来》——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飞跃339

五、《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环境与发展的里程碑340

7.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质340

一、可持续发展的定义340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342

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343

7.3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344

一、全球《21世纪议程》344

二、《中国21世纪议程》345

7.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47

一、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347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世界动向350

7.5 我国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52

一、环境的作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352

二、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353

三、保护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354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355

第八章 清洁生产368

8.1 工业生态学——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368

一、工业系统368

二、工业的两重性369

三、工业社会的指数增长规律370

四、工业发展的三种模式371

五、工业生态学373

8.2 清洁生产的基本思想和内容373

一、清洁生产的由来373

二、清洁生产的基本思想375

三、清洁生产的内容375

8.3 清洁生产的评价方法380

一、技术评价381

二、经济评价381

三、环境评价381

8.4 清洁生产的途径382

一、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和综合防治战略382

二、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向384

8.5 清洁生产的审核389

一、概述389

二、清洁生产审核的对象和目的390

三、清洁生产审核的步骤391

附录一、我国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目录393

附录二、《人类环境宣言》摘录397

附录三、北京宣言399

附录四、《环境与发展会议宣言》摘录403

附录五、《21世纪议程》序言406

附录六、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408

附录七、部分国际组织及其英文简称412

参考文献4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