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编辑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香港祖国出版社
- ISBN:780170845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529页
- 文件大小:130MB
- 文件页数:585页
- 主题词:当代中国丛书-出版工作-纪念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的钢铁工业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总论4
第一章 中国钢铁工业概况4
第一节 钢铁和钢材的生产过程4
第二节 占代和近代中国钢铁工业的盛衰10
第三节 当代中国钢铁工业的巨大成就15
一、形成了年产一亿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赢得了高速度17
二、实行了以大为主、大中小企业相结合、发展沿海、同时也发展内地的方针,改善了地区战略布局18
三、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使国防尖端工业所需的钢材基本立足于国内20
四、冶金装备和科学技术有了较大进步21
五、为国家增加了积累,开始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转变22
六、锻炼了一支政治和技术素质较好的钢铁职工队伍27
第二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九四九——一九五二年)28
第一节 从劫后硝烟里接管钢铁企业28
第二节 以排除万难的精神恢复生产30
第三节 在建设现代化钢铁厂中初试锋芒34
第四节 艰苦奋斗创出历史奇迹35
第三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一九五三——一九五七年)37
第一节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建设重点37
第二节 大规模建设前的充分准备38
第三节 建设中采取的基本措施40
第四节 鞍钢等重点工程的胜利建成43
第五节 私营钢铁厂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改组调整45
第六节 “三大、五中、十八小”的建设规划47
第七节 五年创业的巨大成就和经验50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一九五八——一九六○年)53
第一节 “大跃进”的由来53
第二节 钢铁工业的“大跃进”和高指标54
一、适应钢铁工业“大跃进”的措施54
二、钢产量一年翻一番的高指标55
第三节 大办钢铁中的瞎指挥和浮夸风57
第四节 对大中企业的冲击和对小企业的治理59
一、大型和中型钢铁企业受到冲击59
二、“小洋群”的问题和治理过程60
第五节 新的高指标和“鞍钢宪法”的提出62
一、一九五九年钢产量的高指标62
二、“鞍钢宪法”的提出64
第五章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一九六——一九六五年)66
第一节 提出“八字”方针和调整钢铁工业66
第二节 把矿山工作放在首要地位67
第三节 转上支援农业的轨道70
第四节 狠抓品种质量和国防尖端材料71
第五节 按《工业七十条》整顿企业73
第六节 掀起“三线”建设的高潮75
第六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一九六六——一九七六年)78
第一节 重灾区的先兆78
第二节 开始动乱的一年79
第三节 夺权、武斗、停产80
第四节 瞎指挥,闹翻番81
第五节 两次所谓“反整顿”84
第六节 在动乱中进行的基本建设88
第七节 “文化大革命”期间钢铁工业发展的几个特点89
第七章 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九七七——一九九五年)92
第一节 钢铁工业的揭、批、查和恢复、整顿92
第二节 年产钢突破3000万吨95
第三节 历史性会议和钢铁工业的再调整97
第四节 改革开放发展了钢铁生产力102
一、从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到利税分流的改革103
二、从横向联合到组建企业集团108
三、贯彻《转机条例》和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111
四、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114
第五节 走技术进步和优化结构的路116
一、老企业走技术改造的路116
二、新建国际第一流的现代化钢厂120
三、从消化吸收走向开发创新127
第六节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强化现代化管理128
第七节 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宏图135
第二编 分论144
第八章 地质勘探144
第一节 地质勘探队伍的建立和发展144
第二节 中国黑色矿产资源概况147
第三节 科技进步和找矿效果149
一、鞍本地区150
二、攀西地区151
三、冀东地区151
四、五台—吕梁地区152
五、宁芜地区153
六、邯邢地区154
七、白云鄂博地区155
八、鲁中地区156
九、鄂东地区157
第四节 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157
第九章 基本建设(上)——基本建设发展史略160
第一节 从鞍钢“三大工程”起步160
第二节 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61
第三节 从“二五”建设时期到三年调整162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曲折164
第五节 “五五”计划时期的建设165
第六节 改革开放时期的新路子166
第十章 基本建设(中)——勘察设计170
第一节 冶金勘察队伍的成长170
第二节 勘察工作的成就172
第三节 设计队伍的壮大174
第四节 冶金设计的成就176
第十一章 基本建设(下)——建筑安装及其科学研究180
第一节 冶金施工队伍的发展180
第二节 施工技术装备183
第三节 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185
一、建筑结构方面的发展186
二、建筑材料方面的发展187
三、施工技术方面的发展189
第十二章 设备供应192
第一节 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成套设备供应192
一、从鞍钢起步的钢铁工业设备供应工作193
二、按建设项目组织成套设备供应的马钢车轮轮箍厂194
三、攀钢建设促进了国产大型成套设备的发展194
四、宝钢大型成套进口设备的供应工作195
五、为老企业的技术改造供应设备197
第二节 国内设备供应工作198
一、大型设备及冶金专用设备预安排198
二、成套项目订货199
三、单机分配订货200
四、市场采购设备200
第三节 进口设备供应工作200
一、成套设备进口200
二、一般贸易订货202
三、购买二手设备203
四、进口设备的检验203
第四节 设备的仓储、保管维护和积压处理204
第五节 设备供应的体制改革205
第十三章 矿山开发208
第一节 矿业开发简况208
第二节 铁矿开采212
第三节 铁矿选矿214
第四节 辅助原料矿217
第五节 发展地方中小矿山219
第十四章 钢铁生产技术(上)——钢铁冶炼轧制生产技术221
第一节 钢铁冶炼轧制生产技术的发展221
一、技术装备向大型化、高效化、连续化、自动化发展221
二、炼钢设备的技术结构不断改善222
三、冶炼、轧制的先进工艺和操作技术223
四、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发展优质、高效钢材224
五、开发节能技术,降低能耗、物耗225
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做好消化、吸收、创新工作226
第二节 炼铁生产技术227
一、冶炼低硅炼钢生铁228
二、高炉喷煤技术228
三、白云鄂博铁矿的冶炼技术229
四、攀枝花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230
五、高炉现代技术的综合发展230
第三节 普通钢冶炼技术231
一、中国炼钢方法的发展过程231
二、平炉炼钢232
三、侧吹转炉炼钢234
四、氧气顶吹转炉炼钢235
第四节 特殊钢冶炼和其他炼钢技术237
一、电炉炼钢237
二、电渣重熔技术239
三、连续铸钢239
四、其他炼钢技术241
第五节 轧制生产技术242
一、型钢轧机的反围盘244
二、初轧机双锭轧制244
三、钢锭液芯轧制245
四、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245
五、钎具寿命模拟试验台245
六、切分轧制246
七、高刚度轧机246
第十五章 钢铁生产技术(下)——冶炼炉料和相关材料的生产技术248
第一节 烧结、球团生产技术248
一、细精矿烧结和自熔性烧结矿249
二、高碱度烧结矿249
三、热矿工艺改为冷矿工艺250
四、点火器的改造251
五、低炭厚料层操作技术251
六、竖炉球团技术的创新251
第二节 焦化生产技术252
一、配煤技术253
二、炼焦煤的制备253
三、焦化产品254
第三节 铁合金生产技术254
一、增加产量,开发品种255
二、改革生产工艺设备255
三、提高技术经济指标256
第四节 耐火材料生产技术256
一、硅砖和粘土砖257
二、高铝砖258
三、碱性耐火材料258
四、其他耐火材料制品259
五、耐火纤维制品和绝热板260
六、不定型耐火材料260
第五节 炭素材料生产技术261
第十六章 军工材料264
第一节 钢铁材料与国防建设264
第二节 钢铁新材料的研制266
一、枪、炮、坦克等兵器用材料267
二、舰艇用材料268
三、飞机用材料269
四、核武器用材料269
五、航天工业用材料269
六、电子工业用材料270
第三节 军工民用相结合270
一、军工新技术逐步向民品生产转移270
二、军民结合,共同提高270
三、寓军于民,亦军亦民271
四、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发展民品生产271
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研究273
第一节 钢铁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273
第二节 采矿选矿技术的进步276
一、采矿技术装备与采矿方法276
二、贫红铁矿选矿技术277
三、多金属共生矿选矿技术278
第三节 钢铁冶炼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的发展279
一、炼铁工艺和技术装备279
二、炼钢工艺和技术装备283
三、连续铸锭技术285
四、轧钢工艺和技术装备286
五、其他方面的科技进步287
第四节 钢铁新材料的开发287
一、高温合金288
二、精密合金289
三、非晶态合金290
四、粉末冶金291
五、合金钢与低合金钢291
第五节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突破292
一、白云鄂博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293
二、攀枝花铁矿资源的综合利用295
三、其他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297
第六节 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298
一、关于金属内耗理论298
二、关于位错与晶体缺陷理论299
三、关于相变理论299
四、关于钢的氢脆理论300
五、金属强度与断裂理论300
第十八章 原燃材料供应303
第一节 原、燃、材料供应工作的基本任务303
第二节 供应管理机构的变迁304
第三节 供应体制和供应渠道306
第四节 供应管理工作的发展308
第五节 供应工作的改革312
第十九章 交通运输315
第一节 钢铁工业交通运输的地位和作用315
第二节 铁路运输316
第三节 汽车运输321
第四节 水路运输325
第二十章 设备制造与管理328
第一节 冶金设备制造发展概况328
第二节 机械制造力量的形成与发展330
第三节 为提高钢铁技术装备水平作贡献335
一、搞好工艺研究与设备制造的结合335
二、引进、消化、创新,走向国产化337
三、加速钢铁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改造338
第四节 加强设备的维修和管理340
第五节 做好备品配件的供应和管理343
第二十一章 安全生产346
第一节 安全工作概况346
第二节 安全生产管理347
一、建立健全安全工作机构,完善安全生产的管理体制347
二、制订安全生产的规程、标准,健全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制349
三、编制与实施安全技术措施计划350
四、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351
第三节 安全教育、检查和竞赛评比352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352
二、开展安全检查353
三、组织安全生产竞赛和评比354
第四节 安全技术和科研工作354
第五节 安全系统工程356
第二十二章 环境保护358
第一节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的特点358
第二节 钢铁工业环境保护工作的历程359
第三节 钢铁工业的环境保护对策361
一、加强领导,分工负责362
二、制订规划,目标管理362
三、指标考核,经济承包363
四、预防为主,控制污染364
五、改造老厂,积极治理365
六、综合利用,变废为宝367
七、植树种草,美化环境368
第四节 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369
第二十三章 人才培养371
第一节 旧中国的遗产371
第二节 专业教育373
一、专业教育的发展373
二、院校教育改革375
三、师资队伍的壮大和发展376
四、院校科学研究376
第三节 干部培训378
一、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378
二、技术和管理干部的培训379
三、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培训体系的形成381
第四节 职工培训382
一、文化教育382
二、技校教育382
三、投产准备人员的培训383
四、青工文化技术补课384
第二十四章 外事往来386
第一节 以接受苏援为主的外事开创阶段386
第二节 同西方国家合作的尝试390
第三节 援外工作的建立与发展392
一、援助阿尔巴尼亚的冶金项目392
二、援助越南的冶金项目393
三、援助朝鲜的冶金项目394
四、援助罗马尼亚的冶金项目394
五、援助巴基斯坦的冶金项目395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对外事的干扰395
第五节 宝钢引进项目的实践396
第六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事工作的发展400
一、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400
二、发展工贸结合的冶金对外贸易407
三、开展国际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408
四、利用外资发展钢铁工业410
第三编 厂矿志414
第二十五章 大型钢铁企业414
第一节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414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解放前的鞍钢414
二、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前进416
三、在改革中实现全面振兴419
第二节 上海钢铁企业422
一、稳步发展阶段423
二、奠定基础424
三、改革改造、自我发展425
第三节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428
一、开拓和建设钢铁新基地429
二、生产与扩建交叉进行430
三、1700毫米轧机的引进和投产430
四、围绕“双400”打翻身仗432
第四节 首钢总公司434
第五节 宝山钢铁(集团)公司440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建设项目440
二、先进技术和装备水平441
三、艰巨复杂的建筑安装工程442
四、及时充分的生产准备444
五、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445
六、二期建设全面开展446
第六节 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447
第七节 马鞍山钢铁总公司(含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453
第八节 本溪钢铁公司458
第九节 包头钢铁公司463
第十节 太原钢铁公司469
第十一节 天津钢铁企业474
第十二节 唐山钢铁(集团)公司479
附录一 中国钢铁工业统计资料485
附录二 世界钢铁工业统计资料508
彩色插图目录527
后记528
热门推荐
- 897478.html
- 2076533.html
- 2534763.html
- 3100191.html
- 880730.html
- 101203.html
- 3490621.html
- 512763.html
- 1510979.html
- 35177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69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821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7973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819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294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8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3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05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83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75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