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中国电子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信号处理学会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672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6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第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目录3
A 变换与算法、谱估计(上册)3
A1.1 具有N次乘法的快速傅立叶变换 张彦仲 姚毓芬 刘党会3
A1.2 一种长卷积的快速多项式变换算法 刘树棠 杨菊平8
A1.3 超大型二维循环卷积的FPT和FNT算法 蒋增荣 余品新12
A1.4 DFT的Z变换算法 余品新 蒋增荣16
A1.5 离散W变换的子群循环卷积算法 郑宝玉20
A1.6 二维离散W变换与二维离散卷积的新算法 朱跃生 马维祯24
A1.7 DFT的一种结构简单的算法 王中德28
A1.8 根据Walsh谱幅值及部分采样点恢复原信号 曾泳泓32
A1.9 快速细化变换计算法综述 陈中林36
A1.10 重叠并元微分 王兆华40
A1.11 系统识别的一个基本定理 程乾生 黄熙涛43
A1.12 在噪声中恢复带限信号的新方法 程乾生 黄熙涛47
A2.2 一种产生正态随机数的新算法 郭成安52
A2.3 一种基于最优化方法的多道反褶积模型 荣志鹏 李衍达56
A2.4 求解线性矛盾方程组的Householder变换实时递推算法60
刘整社 陈宗基 文传源60
A2.5 一种最小二乘反卷积算法 史林 周思永64
A2.6 基于频域Prony方法含噪和限带信号的恢复 廖新华 阎平凡 常迥68
A2.7 Padon变换在提取地震反射信号和压制干扰的应用 钟森才72
A2.8 关于快速递归最小平方横向滤波器算法的分析与比较 李晓峰 陈尚勤76
A2.9 一类线性时变离散系统的变换和稳定性 殷福亮 王宏禹80
A2.10 相关噪声中随机信号的Robust的因果Wiener滤波 刘卫东 王宏禹84
A2.11 一种新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董立军 李衍达 常迥88
A3.1 AR谱分析算法中的隐含窗效应 何振亚 蒋捷92
A3.2 Toeplitz特征多项式递推算法及白噪声中的AR谱估计 赵巍 柯有安97
A3.3 最大熵方法MEM2与倒谱分析 吴乃龙101
A3.4 谱估计中交叉重叠系数的优化 杨世超 季行健106
A3.5 非最小相位AR模型的LP反褶积 贾沛璋110
A3.6 ARMA谱估计的扩展辅助变量法 邹培国 杜廉石114
A3.7 非最小相位AR(P)参数的显表示 许文源118
A3.8 递推最小平方AR谱估计 刘实122
A3.10 估计相干源方位角的空间平均MUSIC算法 潘邦延 陆佶人126
A4.1 L?自相关函数的谱的研究 王宏禹 宋爱军130
A4.3 倒谱公式新定义的探讨 胡海昌 应怀樵 敖清波134
A4.4 一种新的二维指数衰减信号参量 殷林 邹理和 刘勤138
A4.5 过阶预测数据阵的噪声抑制 宋焕生 邹理和142
A4.6 一种高分辨率宽带阵列信号参量估计方法 殷勤业 殷林 邹理和146
A4.7 正弦信号频率提取的快速算法 张春玲 何东光 张湘云150
A4.8 多数抽取多相结构网络频谱分析法 杨文林 景中起 燕公韬154
A4.9 ARMA模型的特征值定阶方法 赵玉坤等158
A4.10 ARMA模型AR部分阶与参数估计的超定快速算法 胡德文161
A5.1 ?散Wigner分布及其在时变频谱分析中的应用 姚天任165
A5.2 参数法双谱估计中AR模型的定阶研究 王宏禹 宋爱军169
A5.3 新息序列的AR(P)谱估计 戴悟僧171
A5.4 噪声中正弦波谱估计的改进KT方法 罗景青 保铮175
A5.5 ME谱谱峰的计算 康宜华 丁洪 杨叔子179
A5.6 变尺度法在自适应谱估计中的应用 唐劲松183
A5.7 自回归信号模型阶数判定的新准则 蒋捷187
A5.8 跳越采样信号的Prony谱估计方法 李靖红 高德平191
A5.9 正交矢量谱估计与正交矢量形成 黄登山 保铮195
A5.10 最大熵谱的一种新的快速算法 康宜华 丁洪 杨淑子200
B 图象处理、模式识别207
B1.1 链码在自适应DCT中的应用 邬立平 姚庆栋207
B1.2 利用PST算法实现50Kb/s的可视电话编码 韩国万 陈存椿 姚庆栋211
B1.3 一种有效的自适应图象编码方法 张文军220
B1.4 十六元树二值图象数据压缩 陈根明 袁保宗224
B1.5 线性四元树的平移和旋转 沈新权 谷士文229
B1.6 一种用于塔形数据结构的广义Hough变换新算法 王强 谢维信233
B1.7 一种新的图象处理并行计算机结构 王汉生237
B1.8 区域边界的形状树描述 杨一冰 罗曼丽 马颂德241
B1.9 m-序列变换图象和图象数据压缩 曾潮 肖自美248
B1.10 二维DPCM预测法应用于TM遥感图象信息保持型压缩编码的初步探讨252
徐孟侠 冯文先252
B2.1 求取消失点:一种代数的启发式的方法 魏国庆 何振亚254
B2.2 CT图象序列三维结构图重建的侧面近似算法 柯丹群258
B2.3 神经网络,图同构与图象匹配 马颂德261
B2.4 从含噪图象序列中递推估计光流场 江敏 吴佑寿 吴中权267
B2.5 采用投影光栅的三维自动测量 陈文艺 彭琬 谭玉山271
B2.6 处理三维运动序列图象 仇建伟 许自强275
B2.7 铁路隧道图象的自动测量 王龙华 赵荣椿279
B2.8 一种判断二值图象物体连通性的简单方法 尉迟景颐 林治钺 陈毅生283
B2.9 二值图象的数学形态谱分析方法 丁晓青285
B3.1 一种新的声纳目标识别方法 王英民 马远良291
B3.2 关于聚类有效性标准的探讨 应巧琴 李晶皎295
B3.3 利用距离相容性对特征进行加权并实现聚类的方法 谢承锟 蓝海297
B3.4 放电加工状态的模糊聚类分析及识别 邓滨 陈仲仪301
B3.5 应用模式识别方法进行地震同相轴的自动拾取和跟踪 孙静 徐雷 石青云305
B3.6 汉语语音识别中DTW方法的研究及参数的计算机优化 张美村 王宪百317
B3.7 用不变矩和综合分辨函数识别物体不同视角的投影图象 石奇才 王延平321
B3.8 知识导引的景象识别 宿晶华 吴中权325
B3.9 染色体的自动分类 林琳329
B3.10 计算机自动诊断尘肺小阴影系统 郭宝龙等五人333
B3.11 汉字分类中的启发式搜索 周晓琪 柯有安337
B3.12 印刷体汉字识别中的主笔画法 刘长金 柯有安341
B4.1 怎样自动寻找染色体的着丝粒 陶德元 林琳345
B4.2 修正两维最大熵功率谱矩用于图象的高分辨率纹理分类 钱忠良 周峰350
B4.3 一种基于自相关函数矩阵奇异值分解的纹理图象识别分类方法354
史绚 袁保宗354
B4.4 变量网状交织的统计纹理模型及其光学处理的应用 雷敏善 钱唯357
B4.5 一种利用边界链码提取图象中封闭区域特征的算法 陈后金 吴湘琪361
B4.6 电子散斑干涉条纹图全向跟踪条纹识别 汪建民 谭玉山 王嘉洲 牛伸克365
B4.8 X-光造影图片中左心室轮廓的提取 郭砚 吴中权367
B4.9 X线矽肺图片上肋骨轮廓的自动提取 陈惠珍等四人372
B4.10 广义熵边缘提取算法 江宏 柴振明 储留大376
B4.11 纹理图象中边缘的检测 于晓晗 袁保宗377
B4.12 一种适用于实时图象处理的边缘检测方法 潘峰381
B5.1 慧星图象的增强处理 陈宁 吴中权385
B5.2 从最大熵到最优二次型的图象迭代恢复法 董智斌 张子范 毕庶桂389
B5.3 用1比特相位进行信息图象复原的新方法——直方图规定约束法393
唐雪原 原勇 王延平393
B5.4 改进的高分辨率微波全息成象方法 宣雷 邹理和397
B5.5 利用数论变换快速实现图象恢复 王殊 姚天任401
B5.6 图象噪声模型统计及其平滑方法 龚压西 廖孟扬405
B5.7 焊点激光全息干涉条纹的图象处理和识别 赵洪志 钱国蕙409
B5.8 遥感上星图象条带干扰的去除 权淑媛 钱国蕙413
B5.9 确定图象几何校正数学模型的正交筛选法 李芸 贾晓光 钱国蕙418
B5.10 几何校正中的一种新方法——奇异值分解法(SVD) 唐雪原 胡正仪 王延平422
B5.11 噪声图象的自适应窗非线性滤波 丁润涛 王洪利426
B5.12 应用图象处理机进行彩色图象快速复原的一种方法 张如迪 李风亭430
C 数字滤波、多维信号处理、识别与建模、生物医学工程的信号分析方法437
C1.1 二维正弦参量估计的一种分维特征结构方法 刘青光 邹理和437
C1.2 逆过程可分及其在两维带限信号外推中的应用 王岩飞 陈步骘441
C1.3 一种用于估计二维自同归模型参数的递归快速算法 赵平亚 何振亚445
C1.4 利用功率谱产生二维纹理和三维彩色逼真景物 韩松 王汉中449
C1.5 二维正弦参量分维估计方法及其性能分析 殷林 邹理和454
C1.6 一种新的二维ARMA谱估计器 张贤达 程捷458
C1.7 多维QAM信号的检测 徐碧越 谢承锟462
C1.8 平面波方向的两种最小二乘估计方法 孙允恭468
C1.9 一种快速收敛的阵列信号参量估计迭代算法 殷勤业 R.W.Newcomb 邹理和472
C1.10 用Mcclellan变换设计三维FIR滤波器 李吉星476
C2.1 一种处理非平稳的表面肌电信号的新方法及其应用480
沈定国 冯燕杰 张树京 黄绣坤480
C2.2 多类乳腺癌细胞纹理特征研究 叶常青 马世雄 阚秀485
C2.3 CMA在心电遥测系统中的应用及它的收敛特性研究 罗坪 诸维明489
C2.4 畸形染色体的自动检测与处理 赖德锦 叶健493
C2.5 考虑多种不均匀组织的人体体表电位计算 隋文泉 沈凤麟497
C2.6 脑神经元放电脉冲序列间隔解码方法502
梁虹 陈筱英 柴振明 顾蕴辉 王献群502
C2.7 胰岛细胞团图象三维重建 黄丽筠 肖李 周文华 袁保宗507
C2.8 识别异常脑电信号的脑地形图分析法 贾永红 梅村 诸维明 方定华512
C2.9 强噪声中生物医学信号增强的约束差谱方法 高小榕 杨福生517
C2.10 体表电位标测的最佳电极配置的分析 陆勇 沈凤麟521
C2.11 心电信号数据压缩探讨 郑华杰 林敬熙525
C2.12 呼吸音的录取系统 吴克农等五人529
C2.13 单一肌梭传入神经电信号时间序列分析 许敏 范世贵 樊小力533
C3.1 一种基于模型与参考信号的带宽信号的恢复方法 李崇荣 李衍达537
C3.2 一种新的窄带变换域自适应滤波器 吴晓蕙 何振亚541
C3.3 混合相位未知脉冲的最小平方反卷积 黄小晶 陈鸿彬545
C3.4 数字滤波器组设计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及TMS32020实时实观549
黄时豪 王崇文 黄振兴549
C3.5 格型波数字滤波器的改进及在子带编码中的应用 杨义兵 赵尔源553
C3.6 最小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机助优化设计 张辉 王文博 赵振纲557
C3.7 海洋补偿滤波器的优化设计及其实现 赵永昌 马彪 王华奎561
C3.8 多速率低通数字滤波器的研究 康蓉莉 彭国琳565
C3.9 波形对双扩展信道输出能量起伏和匹配滤波检测的影响 朱埜569
C3.10 具有递归结构的自适应线谱增强器 王华奎573
C3.11 Systolic 1-D形态滤波器结构 祝锋577
C3.12 对横向谐振数字滤波器的两点改进………………………………孙葆根 沈兰荪(?)C4.1 二维一阶全通数字滤波器——低灵敏度实现与寄生抑制 谷群山 杜锡钰584
C4.2 无源无耗子网构成的二维梯形网络与二维园588
对称波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谷群山 杜锡钰588
C4.3 复响应FIR数字滤波器最优设计 景中起 秦峰589
C4.4 一种新的自适应IIP滤波器 秦峰 景中起593
C4.5 RLS算法IIR自适应递归滤波器收敛条件的改进 唐昆597
C4.6 设计线性时变递归数字滤波器的一种新方法 殷福亮 王宏禹601
C4.7 一种时变级联滤波器的设计 吴洹605
C4.8 二维FIR数字滤波器的变换设计 裘正定609
C4.9 数字带通信号组的抽取 杨毅刚613
C4.10 FIR抽取器与内插器的Systolic阵列结构 吴镇扬615
C4.11 FIR滤波器的高速实现 吴承武 茅一民619
C4.12 空间平滑及相关源分析 陈华强 马远良 屠庆平624
C5.1 ARMA建模的归一化新息格型递归法 罗征培 蒋国兵628
C5.2 非最小相位子波的提取 阎平凡 王英635
C5.3 未知系统参数下的状态估计 罗艳 周思永639
C5.4 关于TMS32020实现RLS和LMS自适应滤波器 尤肖虎 何振亚643
C5.5 自适应语声回波抵消器的TMS32010实现 白明 王德隽647
C5.6 一种适用于高速抽样的LMS自适应滤波器 杨大成 王德隽651
C5.7 具有回线特性的非线性系统辨识 马旭 李均655
C5.8 并联实现的格形自适应递归滤波器 景中起 李秋平659
C5.9 一种新的ARMA估计器 黄建国663
C5.10 计算反射系数的新递推算法 陈锡先 郭鹏667
C5.11 AR最优预测、滤波与平滑 刘卫东 罗向阳 邹理和668
D 语音信号处理、通信(下册)675
D1.1 基于声门波模型的语言分析与合成 王仁华等675
D1.2 语音分析工作站 余崇智 杨道淳 方元679
D1.3 ARMA语音分析——合成系统的实现及评价 罗亭 袁保宗683
D1.4 一种新的实时声韵母划分方案 杜明辉 徐秉铮687
D1.5 基于HMM的汉语四声调识别 王仁华 杨 黎建宁689
D1.6 关于建立汉语语音标准数据库的建议 陈希清等四人693
D1.7 语音特征的实时伪彩色编码显示 王颖禾 张礼和696
D1.8 论汉语语言系统的科学性 易克初 胡征700
D1.9 一种基于时域波形匹配的基音估计算法 韦岗 欧阳景正704
D1.10 语音信号处理的重要应用——汉语发音教学 陈道文 刘为民 周志生708
D1.11 一种改进的ARMA算法在语音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郑闻 李志钧712
D1.12 GLS方法的分析及其改进 于学武716
D2.1 时序矢量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郑元成 袁保宗720
D2.2 追踪建本矢量量化法的说话人证实 时建军 张方菖724
D2.3 一种基于多级矢量量化的全音节识别方法 赵毅 黄泰翼727
D2.4 汉语全音节实时语音识别 张世平732
D2.5 不认人单呼语言识别的研究 毕宁 俞铁成736
D2.6 利用隐含马尔科夫模型进行汉语语音识别的研究 柳晓春 王作英740
D2.7 LPC系数语音识别系统的几个改进措施及其实现 吉伟民 孙志琦744
D2.8 VQ编码方法用于说话人的识别 谭辉 谢承锟748
D2.9 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法实时实现的语音识别系统 高俊 柯有安752
D2.10 利用矢量量化进行与内容无关的发音人辨认 陈清 俞铁成 毕宁756
D2.11 语音特征的统计不变量及其在非特定人语言识别中的应用 乔彭 朱雪龙760
D2.12 白暨豚声行为及听觉灵敏度的初步研究 王丁 谌刚等八人764
D3.1 CELP编码器分析及实验研究 汪显滨 贝昌达 徐佩霞768
D3.2 语音信号的同态线性预测编码 黄泽镇 杨行峻 朱雪龙772
D3.4 96Kbit/s多脉冲激励LPC语音编译码器的研制 丁捷等四人776
D3.5 用单片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多脉冲780
激励LPC语言编解码器 崔成林 李昌立 莫福源780
D3.6 矢量量化的多脉冲LPC语音编码 徐培慧 贝昌达784
D3.7 一种带基频预测的变个数MPLPC方法 钱国明 金子建 王中788
D3.8 余量信号的统计特征性与CELP中码本的构成 俞捷792
D3.9 具有极零噪声反馈网络的16Kb/s ADPCM系统研究 孙玲芳 陈显治796
D3.10 时域自适应比特分配的16Kb/s语音压缩编码(APC-ABT) 李发榆 冯重熙799
D4.1 语音信号的影射矢量量化法 林韵803
D4.2 基于听觉加权VQ的2.4KbPs语音编码器 蒋颖波 徐佩霞 贝昌达807
D4.3 一种低比特率语音谱参量矢量化算法 胡鹏 张方菖811
D4.4 矢量量化的一种最佳快速搜索算法 李伟林 胡征815
D4.5 用单片TMS32020构成的一种实时波形矢量量化器 宇正武 沈兰荪 聂登万818
D4.7 一种改进的矢量量化器设计算法 张亚昕 马健823
D4.8 多段矢量量化技术在汉语语音识别中的应用 林三朝 姚天任827
D4.9 语音变换子带矢量量化编码初探 董立昱 周崇经831
D4.10 多脉冲LPC模型的撕裂格形快速算法 童文 吴伯修835
D5.1 一种新的连呼数字识别系统的实现方案 宋建鸣 俞铁成839
D5.2 语音信号采集中的端点检测技术 刘承玺 赵奎仁843
D5.3 使用谱特征识别汉语孤立字语音识别的方法比较 江铭虎 王宪佰847
D5.4 VQ码书生成的一种快速算法 俞河会 胡征850
D5.5 矢量量化器设计算法的研究 史东承 李如亮 魏家鼎 诸维明853
D5.6 一种相近音高准确率识别的新方法 张鸿 陈尚勤858
D5.7 一种新型参数可控的语音信息处理系统 曹洪 王作英862
D5.8 VQ-HMM认人与不认人语音识别 宋旭东 袁保宗867
D5.9 共振峰自动跟踪的合成——分析系统 邹景云 张家? 吕士楠871
D6.1 短波信道中等效基带自适应均衡器的一种改进模型及其性能分析875
邹国良 何振亚 茅一民875
D6.2 2400bps专用MODEM方案探讨 纪晓东 周继成 张方菖 李昌立879
D6.3 HF Modmer中Doppler频移估计器的研究及其实现 黄保华883
D6.4 PN扩频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的一种新方法 王永德891
D6.5 TMS32010实现HFMODEM 黄怀信895
D6.6 一种高质量16Kb/s ADPCM编码器 林孝忠 乐光新899
D6.7 矢量量化变换编码的一种算法 祁毅 徐佩霞903
D6.8 汉语非特定人连续数字识别的一种实现 高雨青 陈永彬 吴伯修907
D6.9 多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的高效算法 李如亮 诸维明911
D6.10 应用正交变换参数的说话人识别 梁耀荣 徐秉铮915
E 信号处理硬设备、软设备、雷达信号处理921
E1.1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实现 茅一民921
E1.2 TMS32020高速图象处理系统 王旭光 国澄明 王兆华925
E1.3 CF-1型TMS32020语音信号处理小系统板的设计与应用 易波927
E1.4 TMS320可编程序信号处理系统 沈翠羽 李林山 李志舜 马远良930
E1.5 用TMS320实现可编程多路信号源 李林山 沈翠羽 李志舜934
E1.6 提高FFT运算效率的一种方法 王曙光 何振亚938
E1.7 关于黑白图象检测和识别的一种快速编码装置942
徐守义 于东刚 尉迟景颐 王承训942
E1.8 SFT——一种Systoliec阵列处理器功能检测工具945
边昌雄 陈志义 罗曼丽 马颂德945
E1.9 适用于图形/图象处理的两种NEC DSP处理器 陆永宁952
E1.10 多功能图象形高速32位TMS32020并行处理系统 洪刚 高正 袁保宗956
E1.11 一种新型的数字系统机内测试设备 卫大为 彭应宁 马樟萼960
E2.1 高速32位信号处理器TMS32020/TMS320C25多功能高速信号处理系统962
李昌立等七人962
E2.2 利用信号处理芯片TMS32020在微机上实现二维Fourier变换 李秋平 景中起966
E2.3 一种采用TMS32010构成的并行实时信号处理系统 何振亚 高志坚 吴镇扬970
E2.4 用倒数法除法提高TMS32010的除法运算速度 罗孝荣 黄坚974
E2.5 一个在APPLE-II上实现的多功能信号分析系统 胡亚林 周国华 赵荣椿976
E2.6 TCM译码方法研究及其用TMS32010实时处理 韩声东 张雨政 王维一980
E2.7 生物电通用数据采集系统 王宁全 沈凤麟 杨基海984
E2.8 空间机构动平衡实验研究系统中的DAP-PC数据采集和处理机 杨锋明 刘文俊986
E2.9 一种新的海洋波迹浮标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器 胡行毅 段进990
E2.10 关于1000万次TMS320C25开发系统及高速系统994
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讨论 洪刚 高正 袁保宗994
E2.11 实现实时处理功能的TMS320C25双机开发系统 彭志源 贝昌达 孙适998
E2.12 ADPCM编码变换设备 姚惠娟等六人1002
E2.13 应用单片机产生快速正弦扫频信号的研究 王晓辉 蔡树煌1007
E2.14 一个实时的数字式航空发动机振动测试与分析系统 李文 赵荣椿1013
E3.1 频域目标识别的极小极大法 庄钊文 柯有安1017
E3.2 雷达目标识别的新方法——极点识别的信号综合法 卢鹤京 林茂庸1021
E3.3 有限观测角雷达目标成象 赵亦工 柯有安1025
E3.4 旋转目标雷达成象的一种新方法 刘志文 王中1029
E3.5 准速测量模型 郑连清1033
E3.6 一种新的多相编码波形及其多普勒特性的改善 王海 林茂庸1035
E3.7 自适应极化滤波的广义非线性变换技术 许俊刚 刘隆和1037
E3.8 数字化天线旁瓣相消中的几个问题 孙晓彬 张守宏1039
E3.9 利用查表法求复数信号模值 洪一 方体莲1041
E3.10 用分块矩阵确定信号子空间角超分辨方法 陈广飞 王卫东1043
E4.1 随机编码调相连续波雷达的特性 刘国岁 钱国清1045
E4.2 线性相位切比雪夫数字滤波器的时窗序列 杨国裕 刘国岁1049
E4.3 产生相差对数——正态序列的二种方法 罗发龙 杨万海1051
E4.4 一种非相干积累统计量及其统计特性 吕锐 孙仲康1053
E4.5 类高斯噪声的污染度估计 汤传璋 刘有恒1057
E4.6 COSTAS信号抗杂波优化设计 杜江凌 林茂庸1061
E4.7 二相群补码雷达信号的串行处理 钟持瑞1065
E4.8 弹丸阻力系数CD的Robust估计 万建伟 熊栋梁 皇甫堪1067
E4.9 一种实用的HTI参差设计优化方法 乐振武1071
E4.10 雷达目标傅里叶空间扫描重建 陈学红 陈宗骘1073
E5.1 可编程DBS信号处理机的设计 周荫伟 李景文 黄永红1076
E5.2 参差PRF时的自适应杂波抑制 吴洹1080
E5.3 脉冲压缩和MTI技术的兼容 刘荣生 陆裕科 张福明1084
E5.4 一种弹道FFT频谱分析器系统及其可编程A/D数据1088
采集系统设计 马晓岩 皇甫堪1088
E5.5 空——地测地的信号处理 刘岱1090
E5.6 杂波的时控相关性与雷达信号控测方法 高志勇 茅于海1092
E5.8 数字补偿相干雷达的一种实现方法 曹长宝 郭学雷1096
E5.9 快速最小二乘横向滤波算法(FFT)用于雷达杂波抑制 李勇 陈鑫根 俞卞章1098
E5.10 正弦波的单极性周期序列合成 龚明甫 金杰1100
F 振动分析与故障诊断、应用及其他1105
F1.1 一种齿轮箱故障诊断的新方法——振动信号1105
复络谱分析法 侯志强 赵淳生 鲍明1105
F1.2 工程灵敏度分析与利用灵敏度分析进行故障诊断 田吉方 黄世霖1110
F1.3 非线性系统在频域内的响应、灵敏度分析与参数识别 黄世霖 田吉方1116
F1.4 元素组合法建立管路流固耦合模型 杨世超 诸葛起1123
F1.5 汽车最大加速噪声和车速电子计算机识别技术 何若天1127
F1.6 在随机载荷下构件的动态有限元分析疲劳强度计算 罗松 张晓黎1131
F1.7 共振解调法及其在齿轮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唐鸿增1135
F1.8 7T17-S信号处理机噪声功率谱的标准 王佩兰 何若天1139
P1.9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计算机自适应方法 王飞 徐莉1143
F1.10 齿轮系(箱)故障诊断的褶积模型与新息序列反褶积 戴悟僧1147
F2.1 时序分析法用于柴油机故障监测和诊断 陈向坚 高希复 刘长义1153
F2.2 增加重要的自由度与结构动特性的分析 田吉方 黄世霖1157
F2.3 相关技术在动平衡试验机中的应用 董乃斌1164
F2.4 动态系统可诊断性研究 李艳 童诗白1168
F2.5 用声强法测定现场环境下船用齿轮变速箱的声功率及其评价 孙炳阳1172
F2.6 基于可观概念的系统故障可测性研究 李艳 童诗白1175
F2.7 特征分析中的信号处理技术 曲绚1179
F2.8 加窗Hilbert变换方法及其应用 朱华 徐敏 朱物华1184
F2.9 主噪声源同步平均识别 丁汉哲1188
F2.11 用比较法标定测振传感器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刘鹏郎 李华 焦群英1192
F3.1 一种用来增强地震剖面中反射信号的方向滤波方法 王伟重 边肇祺 常迥1199
F3.2 有限差分二维滤波及其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孙先锋 许云 李衍达1203
F3.3 一维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在金?短水准地形变资料1208
处理中的应用 冯义钧 郑治贞 郑延令1208
F3.4 地磁脉动信号的数字处理 赵正予1212
F3.5 数据传输定时和载波的联合恢复 任险峰 王德隽1216
F3.6 有初态电路的数字滤波器仿真 程新民 彭国琳 杜汉卿1218
F3.7 双边线性预测反滤波的自适应LMS算法 张良 吴兆熊1221
F3.8 无约束最优化方法在提取极点中的应用 赵明1223
F3.9 斑点干涉测量微小变形的数字信号处理 董志信1225
F3.10 卡尔曼平滑在动态推力测量中的应用 卢伯英 陈国清 陶汉铭1227
F3.11 沃尔什函数应用于A/D、D/A变换的动态检测 唐计猷 郭衍莹1231
F3.12 广义双谱时延估计 钱玉美1233
F3.13 电话网络回波信道的模拟模型 吴桂生 常义林1237
F3.14 时间序列分析在经济预测领域中的应用 肖帆 张卫邦1240
热门推荐
- 818789.html
- 780073.html
- 3863753.html
- 2489854.html
- 3896782.html
- 313223.html
- 2958989.html
- 1149402.html
- 2192798.html
- 4512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137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1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504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596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85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6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62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29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150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7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