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生活中学中医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常娟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盾出版社
- ISBN:978750829299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104MB
- 文件页数:559页
- 主题词:中医学-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生活中学中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学好中医基础,入门轻轻松松2
第一章 学习中医并不难2
第一节 了解中医2
第二节 学中医要先打好基础3
第二章 分清阴阳是基本6
第一节 万物都分阴和阳6
第二节 阴阳之间的关系6
第三节 人体内的阴阳要平衡7
第三章 五行与人的关系8
第一节 人与自然分五行8
第二节 五行之间相生相克9
第三节 人体内的五行有关联9
第四节 人体五行中的母子关系10
第四章 了解五脏六腑11
第一节 什么是藏象11
第二节 五脏六腑怎样各司其职12
第五章 认识经络,治病更容易16
第一节 介绍人体的经络16
第二节 常用的经脉17
第三节 经络诊病治病18
第六章 气、血、精、津液19
第一节 气19
第二节 血20
第三节 精20
第四节 津液21
第五节 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22
第七章 人为什么会生病24
第一节 让人生病的三种因素24
第二节 来自自然界的敌人有六淫24
第三节 情绪也能使得人生病26
第四节 要想不生病就得注意几点27
第八章 病机——人体内的战争29
第一节 正与邪的交战29
第二节 虚与实的关系29
第三节 阴阳不平衡就导致寒热虚实证31
第四节 气血失调会致病33
第五节 人体内的津液35
第六节 疾病在体内的五种表现36
第七节 人为什么会得这些病40
第九章 中医辨证,区分疾病48
第一节 中医看病分三步48
第二节 怎样进行辨证49
第十章 体质、养生与治未病51
第一节 关于体质51
第二节 怎样养生51
第三节 怎样治未病53
第二篇望、闻、问、切,学习如何诊病56
第一章 概说中医诊断56
第一节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56
第二节 中医诊断学的原理和原则57
第三节 中医诊断有哪些内容58
第二章 健康与疾病的分水岭59
第一节 现代的健康观59
第二节 健康有什么标准60
第三节 什么是疾病61
第四节 疾病是怎样分类的62
第三章 中医怎样诊断疾病69
第一节 望神69
第二节 形诊70
第三节 面诊71
第四节 色诊72
第五节 声诊73
第六节 舌诊75
第七节 排出物诊76
第八节 问诊77
第九节 内伤诊78
第十节 外感诊79
第三篇 了解怎样脉诊,简单自我诊断82
第一章 脉、脉象与脉诊82
第一节 脉的概念82
第二节 什么是脉象83
第三节 什么是脉诊83
第二章 脉象的形成85
第一节 形成脉象的脏器85
第二节 形成脉象的基础85
第三节 与脉象形成相关的脏器86
第三章 脉诊的原理与临床意义88
第一节 脉诊原理88
第二节 脉诊临床意义88
第四章 诊脉方法90
第一节 脉诊的部位90
第二节 诊脉方法与步骤92
第三节 诊脉要领94
第五章 脉诊技术要点101
第一节 诊察至数101
第二节 诊察脉位101
第三节 诊察脉体大小101
第四节 诊察脉体长短102
第五节 诊察脉体张力或弹性102
第六节 诊察脉律102
第七节 诊察辨别散脉102
第八节 诊察脉的力度102
第九节 诊察特殊脉形103
第十节 诊察复合脉或相兼脉103
第十一节 诊察脉的更代103
第十二节 诊察革脉104
第十三节 诊察独脉104
第十四节 诊察胃、根、神104
第六章 脉象的辨别方法105
第一节 构成脉象的要素105
第二节 正常脉象特点107
第三节 病脉的辨别109
第四节 常用脉象的主病与特征111
第七章 诊脉时应该注意什么115
第一节 体内外因素对脉搏的影响115
第二节 注意脉搏的胃、神、根115
第三节 脉搏与疾病有什么关系116
第八章 脉象与辨证之间的联系118
第一节 脉诊在八纲辨证中占有重要地位118
第二节 怎样通过脉象进行六经辨证118
第三节 怎样用脉诊进行卫、气、营、血辨证119
第四节 脉诊与三焦辨证有什么联系120
第九章 脉搏至数的多少122
第一节 迟脉一息三至122
第二节 数脉一息六至122
第十章 脉幅的大小124
第一节 大脉脉幅宽大124
第二节 细脉如同丝线124
第十一章 脉搏的强弱126
第一节 虚脉松大无力126
第二节 实脉坚实有力126
第十二章 脉搏部位的深浅128
第一节 浮脉如水漂木128
第二节 沉脉如石投水129
第十三章 脉搏搏动范围的长短131
第一节 长脉如同端直长竿131
第二节 短脉仿佛乌龟缩头132
第十四章 脉波形态的变化133
第一节 滑脉如珠走盘133
第二节 涩脉像轻刀刮竹134
第三节 弦脉如按琴弦135
第十五章 脉搏节律的改变136
第一节 促脉数中有止136
第二节 结脉迟缓中时而一止复来137
第三节 代脉迟中一止,良久复来138
第十六章 合并脉象的类型139
第一节 缓脉从容和缓,一息四至139
第二节 洪脉像发洪水的河流140
第三节 微脉细弱,若有若无140
第四节 紧脉绷急,如同绳索141
第五节 濡脉浮软,像棉絮浮在水中142
第六节 弱脉细小沉软143
第七节 革脉外强中空,像鼓皮144
第八节 牢脉沉实有力,实大弦长145
第九节 动脉滑数如豆145
第十节 伏脉接近筋骨146
第十一节 散脉恰似杨花,飘浮无根147
第十二节 芤脉浮大而软,如按葱管148
第四篇 掌握经络疗法,学会自我治疗150
第一章 什么是经络点穴疗法150
第一节 什么是经络点穴疗法150
第二节 经络点穴疗法的作用151
第三节 经络点穴疗法的原理151
第四节 经络点穴疗法的特点155
第五节 经络点穴疗法应注意的问题155
第二章 经络腧穴的内容157
第一节 经络的基本知识157
第二节 偷穴的基本知识161
第三节 经络与腧穴167
第三章 经络点穴手法178
第一节 爪切法178
第二节 点按法178
第三节 压放法179
第四节 循按法180
第五节 平揉法181
第六节 拍打法183
第七节 推法183
第八节 拿捏法183
第九节 搓法184
第十节 摇法184
第十一节 手法练习184
第四章 经络点穴治疗法185
第一节 治疗手法原则185
第二节 治疗工具185
第三节 治疗手法186
第五章 头部疾病穴位治疗199
第一节 头痛难忍时点什么穴位199
第二节 按压合谷穴让你的牙不再痛200
第三节 揉揉神门穴可以睡得更香201
第四节 神经衰弱可以试着捶捶背201
第五节 防治癔症应该按什么穴202
第六节 近视也可以通过点穴治疗203
第七节 点穴可以纠正斜视204
第八节 患有鼻炎应该点什么穴位205
第九节 耳鸣应该点哪个穴位205
第十节 掐指甲根防治中暑206
第十一节 面神经麻痹怎样点穴207
第十二节 中风偏瘫怎么点穴207
第六章 胸腹部疾病穴位治疗209
第一节 点什么穴位防治感冒209
第二节 急性喉炎、扁桃体炎怎么点穴210
第三节 怎样通过点穴治疗呃逆211
第四节 呕吐应该点什么穴位211
第五节 按足三里可以治疗腹痛212
第六节 急性肠胃炎点什么穴213
第七节 便秘了怎么点穴治疗213
第八节 患有痔疮怎么点穴治疗214
第九节 慢性胆囊炎怎样点穴215
第七章 怎样稳固腰背部216
第一节 腰肌损伤怎么点穴治216
第二节 软组织小关节综合征怎样点穴治216
第三节 胸椎旋转性损伤怎么点穴217
第四节 怎样点穴治腰椎间盘突出症217
第五节 坐骨神经痛点什么穴218
第六节 怎么通过点穴治颈椎病218
第七节 落枕了怎么点穴治219
第八节 肩周炎不能忽视的几个穴位219
第八章 怎样调理四肢221
第一节 脚踝扭伤点什么穴位221
第二节 小腿抽筋点什么穴位222
第三节 足跟痛怎么点穴治223
第四节 腱鞘炎该点什么穴位223
第五节 膝关节韧带损伤按痛点224
第六节 外伤性截瘫点什么穴位225
第七节 怎样点穴治疗股及坐骨神经损伤225
第八节 桡神经损伤点什么穴位226
第九章 儿童经络疗法227
第一节 按摩长强穴可帮孩子消除便秘的烦恼227
第二节 命门让孩子不再尿床227
第三节 按摩身柱穴帮助孩子止咳定喘228
第四节 小儿感冒发热找大椎229
第五节 按摩哑门穴让儿童声音不再沙哑229
第六节 孩子忧郁烦躁失眠点百会230
第七节 按摩强间穴让孩子睡好心情好230
第八节 按摩三阴交穴让孩子不再受腹泻之苦231
第十章 女性经络疗法232
第一节 按揉天枢和内庭穴帮女性除痘232
第二节 按摩足三里穴让女性面若桃花232
第三节 灸神厥和关元穴让女性双唇红润有光泽233
第四节 按揉大鱼际、太阳穴等是祛斑的法宝234
第五节 按揉阴陵泉和足三里穴让黑头死光光234
第六节 按揉太溪和涌泉穴留住乌黑秀发的秘密235
第七节 按压关元穴让女性月经期不再痛苦235
第八节 按揉哪几个穴位让女性不再痛经236
第九节 哪几个穴位治疗闭经236
第十节 按揉足三里、内关、公孙穴让孕妇不再呕吐237
第十一节 按揉陷谷穴,女性妊娠不水肿238
第十一章 男性经络疗法239
第一节 点穴练功防遗精239
第二节 阳痿、早泄按哪里240
第三节 拍拍小腹治不育症241
第四节 前列腺增生点什么穴241
第五节 阴茎异常勃起怎么办242
第六节 仙骨穴让男人情欲高涨243
第十二章 老人经络疗法245
第一节 老人肌肉酸痛,就找太白穴245
第二节 点穴推拿,老人不再腹泻246
第三节 哪些穴位防治老年痴呆247
第四节 按摩推拿法根治老年性失眠247
第五节 穴位按摩,预防老年脑卒中248
第六节 巧用反射区,保健老年人的耳目249
第七节 怎样利用穴位调理老年人股骨头坏死250
第八节 手足部穴位按摩,防治老年心脏病251
第九节 日月、太冲穴帮助维系老年人性爱251
第十三章 经络疗法日常保健253
第一节 日常三步点穴保健法253
第二节 防治伤风感冒及过敏性鼻炎254
第三节 心绞痛的自我急救三穴255
第四节 心脏病的日常保健三穴256
第五节 弱智儿童的经穴启智功256
第六节 自我经穴按摩健身法258
第五篇 科学辩证开方,自我对症下药262
第一章 中医现代辨证262
第一节 什么是辨证处方262
第二节 处方方法的发展历史262
第三节 处方的组成264
第四节 处方的分类267
第五节 处方的剂型268
第六节 处方的用法277
第七节 处方的药物用量279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280
第一节 扁桃体发炎怎么办——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妙方280
第二节 咽喉炎到底会不会致命——慢性咽喉炎的治疗方281
第三节 鼻炎也得对症治疗——鼻炎的治疗方281
第四节 鼻咽癌肆虐时该怎么办——鼻咽癌的治疗方282
第五节 怎样用药物消除声门水肿——声门水肿的治疗方283
第六节 中药方让支气管炎不再困扰你——支气管炎的治疗方284
第七节 怎样才能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284
第八节 支气管扩张症要对症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285
第九节 小心,肺炎可不是感冒——肺炎的治疗方286
第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287
第一节 别让口腔炎症影响你的笑容——口腔炎的治疗方287
第二节 经常感到“烧心”怎么办——食管炎的治疗方288
第三节 食物反流不能大意——食管憩室症的治疗方288
第四节 治疗呃逆必须分清虚实——呃逆的治疗方289
第五节 贲门痉挛怎么解决——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方290
第六节 怎么才能保护好你的胃——胃神经痛的治疗方291
第七节 千万不能不把胃炎当回事——胃炎的治疗方292
第八节 胃肠功能紊乱怎么办——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方293
第九节 肠黏连怎么解决——肠黏连的治疗方294
第十节 患慢性肝炎怎么办——迁延性、慢性活动性肝炎治疗方295
第四章 循环系统疾病297
第一节 头痛有没有中药方可治——血管性头痛的治疗方297
第二节 心力衰竭怎么办——心功能不全的治疗方298
第三节 头晕、心悸千万不能忽视——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治疗方299
第四节 肺心病是怎么回事——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方300
第五节 治疗冠心病不再难——冠心病的治疗方303
第六节 降压护心的具体药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方305
第七节 怎样才能让心脏正常地跳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306
第八节 如何降低高血压——高血压病的治疗方308
第九节 升压中药知多少——低血压症的治疗方312
第十节 如何用中药来降血脂——高脂血症的治疗方313
第十一节 风湿热是怎么回事——急性风湿热的治疗方315
第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316
第一节 肾区酸痛是不是肾下垂呢——肾下垂的治疗方316
第二节 患上肾盂肾炎怎么办——肾盂肾炎的治疗方317
第三节 泌尿系统感染应该吃什么药——泌尿系统感染的治疗方318
第四节 小便不能控制怎么办——膀胱括约肌麻痹症的治疗方321
第五节 忽视前列腺炎则后患无穷——前列腺炎的治疗方322
第六节 夜尿频繁要谨慎——夜尿症的治疗方323
第六章 造血系统疾病325
第一节 如何用中药来补铁补血——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方325
第二节 长期贫血也不是小问题——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326
第三节 皮肤瘙痒一定要小心——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326
第四节 发现皮肤上有瘀斑无须害怕——紫癜症的治疗方327
第五节 白细胞减少可不妙——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方328
第七章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329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药到病除——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329
第二节 怎样才能治疗癔症——癔症的治疗方330
第三节 怎样才能镇心定痫——癫痫的治疗方330
第四节 身体多处不适怎么回事——神经衰弱的治疗方332
第五节 颊部疼痛怎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333
第八章 淋巴、代谢、内分泌系统疾病334
第一节 颈部有串珠样肿块要谨慎——颈淋巴结核的治疗方334
第二节 脖子有肿块千万不能大意——甲状腺肿大的治疗方335
第三节 常常感觉饥饿可能是病——自发性血糖过低症的治疗方336
第四节 糖尿病也是可以缓解的——糖尿病的治疗方337
第五节 多饮多尿也可能是重病——尿崩症的治疗方339
第六节 得了库欣综合征怎么办——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的治疗方339
第九章 骨、关节、肌肉系统疾病340
第一节 关节疼痛就找中药帮忙——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340
第二节 关节健康才能活力无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344
第三节 胸部胀痛可能是肋软骨炎——肋软骨炎的治疗方345
第四节 腰酸背痛也是可以医治的——慢性肌肉劳损的治疗方346
第十章 传染性疾病347
第一节 流行性感冒也可以防治——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方347
第二节 孩子患上流行性腮腺炎怎么办——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方348
第三节 治疗伤寒有妙方——肠伤寒的治疗方349
第四节 怎样治疗斑疹伤寒——斑疹伤寒的治疗方350
第五节 肉类食品一定要煮熟——绦虫病的治疗方351
第六节 小看蛔虫容易遭殃——蛔虫病的治疗方352
第六篇 正确认识中药,避免误用错用354
第一章 学习中药的基础知识354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354
第二节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355
第三节 中药的炮制358
第四节 中药的性能360
第五节 中药的配伍366
第六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366
第七节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368
第二章 解表药371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371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374
第三章 清热药377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377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379
第三节 清热解毒药382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385
第五节 清虚热药387
第四章 泻下药389
第一节 攻下药389
第二节 润下药391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392
第五章 祛风湿药394
第一节 祛风湿散寒药394
第二节 祛风湿清热药397
第三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401
第六章 化湿药404
第七章 利水渗湿药407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407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414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419
第八章 温里药424
第九章 理气药434
第十章 消食药442
第十一章 驱虫药445
第十二章 止血药451
第一节 凉血止血药451
第二节 化瘀止血药456
第三节 收敛止血药459
第四节 温经止血药463
第十三章 活血化瘀药466
第一节 活血止痛药466
第二节 活血调经药470
第三节 活血疗伤药474
第四节 破血消瘕药478
第十四章 化痰止咳平喘药483
第一节 温化寒痰药483
第二节 清化热痰药486
第三节 止咳平喘药495
第十五章 安神药501
第一节 重镇安神药501
第二节 养心安神药504
第十六章 平肝熄风药508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508
第二节 熄风止痉药510
第十七章 开窍药515
第十八章 补虚药518
第一节 补气药518
第二节 补阳药525
第三节 补血药537
热门推荐
- 386429.html
- 2765595.html
- 846738.html
- 3198130.html
- 2636348.html
- 941166.html
- 715752.html
- 3035149.html
- 2997440.html
- 24727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731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76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777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10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8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2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91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420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387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5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