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学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学概论
  • 杨光辉主编 著
  • 出版社: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41402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45页
  • 文件大小:152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

三、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11

四、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方法13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16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6

一、什么是教育16

二、教育的产生17

三、教育的发展20

第二节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31

一、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31

二、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4

第三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37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37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39

第二章 教育与人发展的关系42

第一节 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42

一、人发展的概念42

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43

三、关于人发展的不同理论51

第二节 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54

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根本动力54

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55

第三章 教育目的60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60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60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62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63

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68

一、我国教育目的发展历程68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71

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75

第一节 学校教育制度概述75

一、学校教育制度概念75

二、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76

三、学校教育制度改革的趋势77

第二节 我国教育制度79

一、我国教育制度发展沿革79

二、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83

三、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84

第三节 义务教育86

一、义务教育的概念86

二、义务教育的特点87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90

第五章 教师98

第一节 教师的概述98

一、教师职业98

二、教师的任务99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100

第二节 教师的素质结构104

一、教师的职业道德104

二、教师的知识结构107

三、教师的能力素养108

第三节 教师的心理品质109

一、教师的情感110

二、教师的意志114

三、教师的观察力117

四、教师的注意分配能力119

第六章 课程123

第一节 课程概述123

一、课程的概念123

二、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24

三、几种主要课程理论126

第二节 课程内容129

一、课程计划129

二、教学大纲131

三、教科书132

附表135

第七章 教学工作(上)139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概述139

一、教学的概念139

二、教学的意义139

三、教学的任务141

第二节 教学过程143

一、教学过程143

二、教学过程基本规律144

三、教学过程基本阶段149

第八章 教学工作(下)155

第一节 教学原则155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155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56

三、直观性原则158

四、启发性原则159

五、循序渐进原则160

六、巩固性原则162

七、因材施教原则163

第二节 教学方法164

一、教学方法概述164

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6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和组合172

第三节 教学组织形式173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173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74

三、课的类型和结构176

第四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77

一、备课177

二、上课179

三、作业布置与批改181

四、课外辅导182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82

第九章 德育工作(上)185

第一节 德育概述185

一、德育的概念185

二、德育的意义186

三、德育的任务190

第二节 德育内容192

一、爱国主义教育192

二、道德品质教育194

三、民主、法制、纪律教育195

四、集体主义教育197

五、劳动教育198

六、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199

第三节 德育过程200

一、德育过程200

二、德育过程基本规律203

第十章 德育工作(下)212

第一节 德育原则212

一、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212

二、知行统一原则214

三、正面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216

四、发扬优点与克服缺点相结合的原则220

五、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222

六、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25

七、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228

第二节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231

一、德育的途径231

二、德育的方法240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254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254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256

第十一章 教育评价274

第一节 教育评价概述274

一、教育评价概述274

二、教育评价的功能和意义276

第二节 教育评价手段280

一、教育评价的原则与标准280

二、教育评价的步骤、方法和用具285

第三节 评价心理与调整293

一、主评者心理与调控293

二、被评者心理与调控294

第十二章 教育科学研究297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97

一、教育科学研究概述297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要求302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模式和方法304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模式304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312

第三节 未来教育与教育科研315

一、未来教育的特点与趋势315

二、师范生与教育科研316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1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23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3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