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路小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9787513001571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服务业-集群-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5
1.2.1低碳经济理论研究现状5
1.2.2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7
1.2.3关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研究8
1.2.4关于低破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关系研究14
1.2.5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5
1.3主要研究意义16
1.4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18
1.5研究方法与可能创新之处21
1.5.1研究方法21
1.5.2可能创新之处22
第2章 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提出及其架构分析24
2.1区域低碳创新系统提出的理论依据24
2.1.1国家创新系统理论24
2.1.2区域创新系统理论27
2.1.3低碳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的比较31
2.2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内涵诠释39
2.3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架构分析41
2.3.1低碳知识生产系统43
2.3.2低碳技术创新系统44
2.3.3低碳创新政策系统46
2.3.4低碳创新服务系统48
2.3.5低碳创新文化系统49
2.4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功能分析50
2.4.1低碳知识生产与扩散52
2.4.2低碳创新创业实验与试点功能54
2.4.3创新主体的选择与资源优化整合功能56
2.4.4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合法性认同59
2.5本章小结61
第3章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及其对低碳创新系统构建的作用62
3.1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及其集群态势62
3.1.1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分类62
3.1.2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特征65
3.1.3生产性服务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69
3.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提出:相关概念的比较75
3.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理论依据77
3.3.1马歇尔外部经济理论78
3.3.2韦伯区位集聚理论79
3.3.3循环累积因果理论80
3.3.4佩鲁增长极理论81
3.3.5波特竞争优势理论82
3.4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主要动因84
3.4.1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发展84
3.4.2现代制造业的服务化需求85
3.4.3人力资本累积和知识创新的驱动87
3.4.4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与重视87
3.5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对低碳创新系统构建的重要作用90
3.5.1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具有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92
3.5.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主体94
3.5.3生产性服务业是新低碳技术的使用者和传播者96
3.5.4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区域集中治理污染的重要载体98
3.5.5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提升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重要桥梁99
3.6本章小结100
第4章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模式选择102
4.1产业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化模式102
4.1.1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趋势102
4.1.2基于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化机理109
4.1.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化的主要类型115
4.2区域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生态化模式120
4.2.1集群生态化的基本内涵:以绿色供应链和循环经济为理论基础120
4.2.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生态化的主要环节124
4.2.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生态化的基本途径130
4.3跨区域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虚拟化模式132
4.3.1生产性服务业与虚拟化集群的关系133
4.3.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虚拟化: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与知识创新138
4.3.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虚拟化的构成、联系与形式143
4.4本章小结147
第5章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机制研究148
5.1产业层面:基于知识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机制148
5.1.1知识链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148
5.1.2生产性服务业的知识化:边界模糊150
5.1.3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的交互性学习152
5.1.4基于知识链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机制155
5.2区域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低碳创新机制160
5.2.1低碳创新主体层面:构建低碳知识生产机制160
5.2.2低碳创新资源层面:构建低碳创新服务机制161
5.2.3低碳创新环境层面:构建低碳创新信任与宣传机制162
5.3跨区域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动态联盟机制164
5.3.1动态联盟机制与传统集群机制的比较165
5.3.2动态联盟的组建机制选择168
5.4本章小结172
第6章 基于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对策选择——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议为例173
6.1武汉城市圈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视角173
6.1.1两型社会与低碳创新173
6.1.2区位优势:武汉城市圈低碳创新系统的构建基础176
6.1.3武汉城市圈低碳创新系统的空间布局180
6.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武汉城市圈低碳创新系统构建的必然要求186
6.2.1有利于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低碳经济186
6.2.2促进城市圈产业融合与关联配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87
6.2.3促进城市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189
6.3武汉城市圈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基于低碳创新的视角192
6.3.1生产性服务业不够发达,与制造业融合不够紧密192
6.3.2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受行政壁垒制约严重195
6.3.3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197
6.3.4武汉城市圈低破创新发展滞后199
6.4武汉城市圈低碳创新系统与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对策选择201
6.4.1产业层面: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集群融合化发展202
6.4.2区域层面:强化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生态布局与低碳创新205
6.4.3跨区域层面: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群的虚拟化平台210
6.5本章小结215
第7章 结论与展望217
7.1基本结论217
7.2研究不足与展望219
参考文献220
后记233
热门推荐
- 2300232.html
- 2407684.html
- 1764260.html
- 3639023.html
- 2068115.html
- 2749310.html
- 2940186.html
- 255707.html
- 1594925.html
- 34992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27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40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722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49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060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092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661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8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3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04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