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1978-2010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1978-2010
  • 倪泽仑主编 著
  • 出版社: 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 ISBN:9787807568773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899页
  • 文件大小:221MB
  • 文件页数:939页
  • 主题词: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地方志-哈萨克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志 1978-2010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概述1

大事记6

第一编 建置31

第一章 境域31

第一节 位置面积31

第二节 区划31

第三节 县界32

第二章 乡镇场区概况33

第一节 巴里坤镇33

第二节 博尔羌吉镇35

第三节 大河镇37

第四节 奎苏镇40

第五节 花园乡42

第六节 石人子乡45

第七节 三塘湖乡47

第八节 萨尔乔克乡49

第九节 大红柳峡乡52

第十节 海子沿乡54

第十一节 下涝坝乡56

第十二节 八墙子乡58

第十三节 良种场60

第十四节 山南开发区62

第十五节 黄土场开发区63

第三章 驻县团场65

第一节 红山农场65

第二节 伊吾马场66

第二编 自然环境68

第一章 地质68

第一节 地质构造68

第二节 地层分布68

第三节 地质演变69

第二章 地貌69

第一节 山地70

第二节 山原性高原72

第三节 盆地73

第四节 湖泊73

第三章 气候74

第一节 气候 特点74

第二节 日照76

第三节 气温77

第四节 降水 湿度77

第五节 风78

第六节 物候78

第四章 自然资源81

第一节 水文81

第二节 矿藏83

第三节 土壤84

第四节 植被89

第五节 野生动植物90

第五章 自然灾害92

第一节 地震92

第二节 风灾 干旱93

第三节 大雪 酷寒93

第四节 霜冻 倒春寒94

第五节 冰雹 雷电94

第六节 暴雨 山洪95

第三编 人口 民族宗教96

第一章 人口96

第一节 人口总量与分布96

第二节 人口变动97

第三节 人口构成100

第四节 人口普查107

第五节 人口控制108

第六节 姓氏 家族114

第二章 民族宗教116

第一节 哈萨克族116

第二节 汉族118

第三节 其他民族120

第三章 人民生活122

第一节 人民收入122

第二节 社会消费124

第四编 畜牧业126

第一章 机构126

第一节 行政机构126

第二节 事业机构127

第二章 牧业体制128

第一节 国营牧场经营管理体制128

第二节 牧业公社经营管理体制129

第三节 牧业生产责任制129

第四节 草场有偿使用责任制130

第三章 草场130

第一节 草场的分布与利用130

第二节 草场建设与保护132

第三节 草场管理及承包137

第四节 牧草 饲草料137

第四章 畜禽品种与改良138

第一节 巴里坤马138

第二节 羊138

第三节 牛140

第四节 骆驼141

第五节 其他畜类142

第六节 特色养殖142

第五章 畜群结构及经济效益143

第一节 牲畜结构143

第二节 经济效益145

第三节 商品畜及畜产品146

第四节 畜牧产业化147

第六章 放牧管理与抗灾保畜148

第一节 四季轮牧149

第二节 抗灾保畜149

第七章 牧区基本建设152

第一节 牧民定居点建设152

第二节 棚圈建设153

第八章 疫病防治153

第一节 群防群控154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154

第三节 检疫检测156

第九章 牧业分区156

第一节 草原畜牧业156

第二节 农区畜牧业158

第五编 农业160

第一章 机构160

第一节 行政机构160

第二节 事业机构161

第二章 农村体制改革162

第一节 人民公社162

第二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163

第三章 农村经济164

第一节 农村经济收入分配164

第二节 农村集体资产管理169

第四章 种植区划 种植结构和产量170

第一节 种植区划171

第二节 种植结构和产量172

第五章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176

第一节 新品种推广176

第二节 土壤分析与化肥使用177

第三节 地膜与新灌溉技术推广178

第四节 农作物保护178

第六章 农业机械179

第一节 机构179

第二节 农机分布作业180

第三节 农机引进和推广181

第四节 农机监理183

第五节 农机技术培训185

第六节 农机供应186

第六编 林业187

第一章 机构187

第一节 行政机构187

第二节 事业机构188

第二章 林木资源188

第一节 林木品种及分布188

第二节 森林覆盖状况及古树189

第三章 植树造林190

第一节 苗木培育190

第二节 林业工程190

第三节 全民义务植树192

第四章 森林 湿地保护192

第一节 护林 林权192

第二节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94

第三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196

第四节 湿地保护196

第七编 水利198

第一章 机构队伍198

第一节 机构198

第二节 队伍200

第二章 水利工程200

第一节 蓄水工程201

第二节 输水工程204

第三节 提水工程206

第四节 坎儿井207

第五节 水电站207

第六节 田间水利工程208

第七节 人畜饮水与改水工程209

第三章 水利管理214

第一节 机电井产权制度改革214

第二节 工程管理215

第三节 用水管理215

第四节 水利执法218

第五节 “天山杯”劳动竞赛219

第四章 防汛与抗旱219

第一节 防汛219

第二节 抗旱222

第三节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3

第五章 水产224

第一节 水产养殖224

第二节 卤虫225

第八编 工业226

第一章 机构226

第一节 经贸局226

第二节 体改办 经协办227

第三节 乡镇企业局 煤炭局228

第二章 煤炭 化工 石油 电力 黄金229

第一节 煤炭229

第二节 化工231

第三节 石油234

第四节 电力235

第五节 黄金236

第三章 建筑 纺织 印刷企业237

第一节 建筑企业237

第二节 纺织企业238

第三节 印刷企业239

第四章 其他工业239

第一节 皮毛厂239

第二节 缝纫社239

第三节 轻工修造厂240

第四节 矿泉水厂240

第五节 酿酒厂240

第九编 城乡建设242

第一章 机构242

第一节 行政机构242

第二节 企事业单位243

第二章 县城建设246

第一节 建设规划246

第二节 公用事业247

第三节 市政建设251

第四节 标志性建筑256

第五节 城市执法管理257

第三章 乡镇建设258

第一节 农区建设258

第二节 牧区建设259

第四章 房地产管理260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260

第二节 住房公积金管理261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261

第四节 房地产开发262

第五节 物业管理262

第十编 环境保护263

第一章 机构263

第一节 行政机构263

第二节 事业机构263

第三节 企业264

第二章 环境质量与监测264

第一节 空气质量与监测265

第二节 水质状况与监测265

第三节 土壤质量状况与监测266

第四节 噪声状况与监测266

第三章 环境治理与保护267

第一节 环境治理267

第二节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270

第十一编 交通271

第一章 机构271

第一节 行政管理机构271

第二节 运输管理机构272

第三节 公路管养机构274

第四节 交通安全管理机构277

第五节 运输维修企业277

第二章 古道 达坂279

第一节 古道279

第二节 达坂280

第三章 公路280

第一节 省道281

第二节 县乡公路282

第三节 专用公路292

第四节 公路养护293

第五节 桥涵294

第四章 养路费征收与管理298

第一节 养路费征收299

第二节 养路费用途300

第五章 交通运输300

第一节 运输工具300

第二节 货运301

第三节 客运302

第六章 交通运输管理304

第一节 路政管理304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市场管理304

第三节 维修管理306

第十二编 邮政 通信307

第一章 邮政30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307

第二节 邮政业务308

第三节 封发 投递310

第四节 邮政设备311

第二章 电信313

第一节 机构313

第二节 电信业务314

第三节 电信设备和网络建设317

第四节 电信资费318

第三章 移动 联通321

第一节 移动通信322

第二节 联通通信323

第十三编 商贸 粮油 旅游325

第一章 商贸325

第一节 机构325

第二节 物资流通327

第三节 市场与商场328

第四节 社会服务业328

第二章 供销合作329

第一节 机构 队伍330

第二节 供销企业改制331

第三节 供销经营331

第四节 边境贸易337

第三章 粮油338

第一节 机构338

第二节 粮油购销339

第三节 粮油仓储341

第四节 粮油食品加工企业341

第四章 旅游343

第一节 机构343

第二节 旅游开发与规划344

第三节 旅游资源345

第四节 旅游服务347

第五节 旅游经济效益348

第十四编 经济管理349

第一章 计划349

第一节 机构队 伍349

第二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350

第三节 重点工程建设352

第四节 物价管理353

第五节 招商引资358

第二章 统计360

第一节 机构360

第二节 统计调查361

第三节 统计服务364

第四节 监督检查369

第三章 审计369

第一节 机构370

第二节 审计工作371

第三节 审计监督374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374

第一节 机构374

第二节 行政管理376

第三节 市场管理380

第四节 合同管理383

第五节 行政执法384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386

第一节 机构386

第二节 质量监督387

第三节 计量和标准化管理388

第四节 行政执法389

第六章 食品药品监督390

第一节 机构390

第二节 食品安全管理391

第三节 药品安全管理392

第七章 安全生产394

第一节 机构394

第二节 监督管理395

第八章 国土资源397

第一节 机构397

第二节 土地资源管理398

第三节 矿产资源管理405

第四节 国土监察408

第十五编 财政 税务409

第一章 财政409

第一节 机构409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410

第三节 财政收入412

第四节 财政支出414

第五节 财政管理与监督416

第六节 农牧业税收征管420

第七节 附加及自筹资金收支421

第八节 国有资产管理421

第二章 国税42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23

第二节 税种 税率425

第三节 税收征管427

第四节 税收收入428

第五节 税收稽查431

第六节 信息化建设432

第七节 税收宣传与纳税服务433

第三章 地税433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33

第二节 税种 税率435

第三节 税收收入436

第四节 税收征管445

第五节 税务稽查446

第六节 税法宣传与信息化管理448

第十六编 金融 保险449

第一章 金融449

第一节 机构449

第二节 货币453

第三节 存款管理453

第四节 贷款管理455

第五节 国库管理458

第六节 中间业务459

第七节 金融监管459

第八节 金融服务461

第二章 保险462

第一节 财产保险462

第二节 人寿保险464

第十七编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466

第一章 党员466

第一节 发展概况466

第二节 党员培训和教育468

第二章 党代会470

第一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六届代表大会470

第二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七届代表大会471

第三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八届代表大会471

第四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九届代表大会472

第五节 中共巴里坤县第十届代表大会472

第三章 组织机构472

第一节 县委473

第二节 县委工作部门477

第三节 基层党委482

第四节 系统党(工)委和党组482

第四章 党务484

第一节 组织工作484

第二节 宣传工作488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491

第四节 政法工作493

第五节 信访工作494

第六节 其他党务工作495

第五章 纪检监察497

第一节 机构 队伍498

第二节 党风廉政教育499

第三节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501

第四节 信访举报502

第五节 案件检查503

第六节 纠风工作503

第七节 执法监察504

第八节 行政效能监察505

第九节 督察506

第六章 援疆工作507

第一节 机构507

第二节 广东省援疆工作509

第三节 河南省援疆工作510

第七章 重大活动511

第一节 落实政策平反冤假错案511

第二节 整党工作511

第三节 “三讲”教育512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512

第五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513

第六节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514

第七节 创先争优活动515

第八节 “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516

第十八编 地方人大518

第一章 换届选举518

第一节 第八届换届选举518

第二节 第九届换届选举518

第三节 第十届换届选举519

第四节 第十一届换届选举519

第五节 第十二届换届选举519

第六节 第十三届换届选举520

第七节 第十四届换届选举520

第八节 第十五届换届选举520

第二章 机构521

第一节 领导机构521

第二节 工作机构523

第三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机构526

第三章 代表会议及人大常委会议527

第一节 代表会议527

第二节 人大常委会议537

第三节 代表议案539

第四章 地方立法540

第一节 讨论《宪法》及相关法律法规541

第二节 制定地方法规542

第五章 职权行使543

第一节 监督工作543

第二节 人事任免546

第三节 信访工作546

第六章 日常工作547

第一节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547

第二节 代表工作548

第三节 与乡镇人大的联系548

第十九编 政府550

第一章 机构550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550

第二节 工作部门555

第三节 基层政权560

第二章 政务工作561

第一节 外事侨务工作561

第二节 依法行政562

第三节 扶贫开发工作563

第四节 电子政务565

第五节 语言文字工作566

第六节 应急工作566

第七节 机关后勤管理和公务接待567

第八节 老龄工作567

第三章 重要会议与施政决策568

第一节 县人民政府重要会议568

第二节 重大施政决策570

第二十编 政协573

第一章 政协委员573

第一节 政协委员的产生573

第二节 政协委员界别573

第二章 组织机构574

第一节 政协常务委员会575

第二节 常设机构576

第三章 县政协主要会议578

第一节 政协委员会议578

第二节 主席会议580

第三节 常委会议580

第四章 主要工作581

第一节 农牧业视察调研581

第二节 教育卫生视察调研581

第三节 工商企业视察调研581

第四节 宗教工作视察调研583

第五节 其他视察调研583

第六节 提案工作584

第七节 文史资料征编585

第二十一编 群众团体586

第一章 工会586

第一节 机构586

第二节 代表大会588

第三节 工会工作588

第二章 共青团59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591

第二节 团代会592

第三节 共青团工作593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593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595

第一节 机构595

第二节 妇代会595

第三节 妇女工作596

第四章 工商联合会597

第一节 机构597

第二节 代表大会597

第三节 工商联工作598

第五章 红十字联合会599

第一节 机构599

第二节 主要工作599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602

第一节 机构603

第二节 残疾人代表大会603

第三节 残疾人工作603

第七章 其他团体604

第一节 消费者协会604

第二节 私营个体经济协会604

第三节 文联605

第四节 学会 协会605

第二十二编 法治606

第一章 公安606

第一节 机构606

第二节 治安管理607

第三节 户政管理610

第四节 刑事侦查610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611

第六节 网络安全管理614

第七节 出入境管理614

第八节 消防管理614

第九节 接警投诉614

第十节 监所管理614

第二章 检察615

第一节 机构615

第二节 审查批捕616

第三节 刑事案件检察617

第四节 贪污贿赂和渎职侵权案件检察618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622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624

第七节 监所检察625

第八节 预防职务犯罪626

第三章 审判627

第一节 机构627

第二节 审判工作628

第三节 案件执行632

第四节 立案与信访633

第四章 司法行政634

第一节 机构634

第二节 普法活动636

第三节 法律服务639

第二十三编 民政 劳动社会保障641

第一章 民政641

第一节 机构641

第二节 基层政权建设643

第三节 社会福利643

第四节 社会救济645

第五节 双拥共建650

第六节 优抚安置651

第七节 烈士褒奖653

第八节 社团管理653

第九节 社会事务管理653

第二章 劳动社会保障656

第一节 机构656

第二节 劳动就业658

第三节 社会保险659

第二十四编 人事 编制666

第一章 人事666

第一节 机构666

第二节 工资福利667

第三节 干部队伍668

第四节 人才资源开发672

第五节 专业技术人才管理673

第六节 公务员管理675

第二章 编制676

第一节 机构676

第二节 行政机构编制管理677

第三节 事业机构编制管理679

第二十五编 民族宗教事务管理682

第一章 机构 队伍682

第一节 机构682

第二节 队伍683

第二章 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贯彻落实683

第一节 民族政策宣传683

第二节 民族政策贯彻落实684

第三章 宗教事务管理685

第一节 宗教场所及管理685

第二节 宗教活动管理685

第三节 宗教人员管理686

第二十六编 军事687

第一章 机构687

第一节 人武部687

第二节 69330部队689

第三节 县中队689

第四节 边防大队689

第二章 防务设施689

第一节 古代防务设施690

第二节 兵营691

第三章 兵役691

第一节 兵役制度691

第二节 兵员征集692

第三节 预备役693

第四章 民兵693

第一节 民兵教育693

第二节 民兵训练694

第三节 民兵整组695

第四节 装备管理695

第五节 其他工作696

第五章 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697

第一节 国防教育697

第二节 人民防空698

第二十七编 教育 科技699

第一章 教育699

第一节 机构699

第二节 教育改革704

第三节 基础教育705

第四节 职业教育718

第五节 学历教育720

第六节 成人教育722

第七节 教师724

第八节 教育行政管理728

第九节 社会助学731

第二章 科学技术732

第一节 机构733

第二节 科技队伍735

第三节 科技规划与经费736

第四节 科技工作737

第五节 科技服务738

第六节 科普活动739

第七节 科技成果741

第二十八编 文化 体育744

第一章 文化744

第一节 机构744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748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752

第四节 表演753

第五节 文艺754

第六节 展览757

第七节 图书发行与馆藏758

第八节 文物759

第九节 文化市场761

第二章 广播 影视762

第一节 机构762

第二节 广播764

第三节 电影765

第四节 电视765

第三章 史志767

第一节 机构767

第二节 地方党史工作767

第三节 地方志工作768

第四章 档案769

第一节 机构769

第二节 馆藏与存档770

第三节 档案管理771

第四节 档案利用771

第五章 体育771

第一节 机构 队伍772

第二节 设施772

第三节 群众体育773

第四节 学校体育774

第五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775

第六节 竞技体育776

第七节 体育彩票778

第二十九编 卫生780

第一章 机构 队伍780

第一节 机构780

第二节 队伍785

第二章 医疗788

第一节 医疗制度789

第二节 诊疗技术792

第三节 医疗设施793

第三章 疾病预防与控制795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796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803

第三节 疫情监测804

第四章 卫生保健805

第一节 妇女保健805

第二节 儿童保健808

第三节 婚前保健810

第四节 老年保健811

第五章 经费管理811

第一节 预算经费管理811

第二节 收费管理812

第六章 医药卫生管理813

第一节 医政管理813

第二节 药政管理815

第七章 公共卫生监督管理816

第一节 食品卫生816

第二节 劳动卫生818

第三节 学校卫生818

第四节 卫生检验监测819

第五节 爱国卫生819

第三十编 精神文明建设822

第一章 机构822

第一节 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822

第二节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823

第二章 宣传教育与组织管理823

第一节 爱国主义教育823

第二节 开展“三优一学”活动824

第三节 思想道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826

第四节 民族团结830

第五节 破陋习 树新风831

第三章 创建活动831

第一节 文明县创建832

第二节 文明村镇创建833

第三节 文明单位创建834

第四节 文明社区创建838

第五节 文明家庭创建839

第六节 文明个人评选839

第三十一编 人物843

第一章 人物传843

第二章 人物名表850

附录871

一、巴里坤县2011—201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871

二、大事记877

三、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县级领导名录881

四、法规文件883

后记897

资料员名单8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