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
  • 胡守仁编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99271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71页
  • 主题词:电子计算机-发展史-1960~1989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晶体管计算机的诞生2

1.1 晶体管的诞生2

1.1.1 电子管计算机存在的主要问题2

1.1.2 半导体电子器件的诞生4

1.1.3 晶体管的优点13

1.2 早期英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14

1.3 美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16

1.3.1 早期美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16

1.3.2 IBM 7000系列晶体管计算机20

1.3.3 IBM 1401与IBM 1410晶体管计算机22

1.3.4 CDC 1604晶体管大型科学计算机28

1.4 小型计算机PDP29

1.4.1 奥尔森29

1.4.2 PDP系列小型计算机35

1.5 中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42

1.5.1 441B晶体管计算机42

1.5.2 中国研制的其他晶体管计算机46

1.6 另一种尝试——UNIVAC固体计算机49

1.7 计算机技术进入晶体管计算机时代54

第二章 早期超级计算机系统56

2.1 IBM Stretch超级计算机56

2.1.1 设计和研制Stretch的背景56

2.1.2 Stretch的诞生与应用57

2.1.3 对Stretch的评价65

2.2 利弗莫原子研究计算机LARC68

2.3 弗伦梯Atlas69

2.3.1 基尔蓬69

2.3.2 弗伦梯Atlas76

2.4.1 克雷82

2.4 CDC 660082

2.4.2 CDC 6600科学计算机90

第三章 IBM 360系列计算机系统98

3.1 引言98

3.2 布鲁克斯、伊万斯和阿姆达尔106

3.2.1 布鲁克斯和伊万斯106

3.2.2 阿姆达尔111

3.3 IBM System/360的体系结构118

3.3.1 设计目标118

3.3.2 设计决策124

3.4 流水线技术132

3.4.1 IBM System/360-91流水线处理机132

3.4.2 IBM System/360-91浮点运算器136

3.4.3 IBM System/360-91缓冲器的设置140

3.4.4 流水线机中的指令相关性141

3.4.5 程序分支对流水线性能的影响144

3.4.6 IBM System/360-91机的中断处理145

3.5 微程序设计146

3.5.1 概述146

3.5.2 微程序设计的历史152

3.5.3 IBM System/360采用的微程序设计技术153

3.6 IBM System/360系统使用的元件160

3.6.1 晶体管—二极管—电阻模块160

3.6.2 电抗元件163

3.6.3 具有电抗元件的模块164

3.6.4 提高封装元件的密度166

3.6.5 结论168

3.7 对于IBM System/360服务能力特性的设计168

3.7.1 IBM System/360主要服务能力的目标169

3.7.2 减小服务请求的中值和平均持续时间170

3.7.3 减小长服务请求的持续时间174

3.8 IBM System/360系列计算机的设计自动化177

3.9 晶体管计算机时期的成就及其发展183

第四章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0

4.1 摩尔、诺依斯与基尔比190

4.1.1 摩尔和诺依斯190

4.1.2 基尔比196

4.2 早期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9

4.3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开发的集成电路计算机201

4.4 中国研究与开发的其它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209

4.5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突破的技术213

第五章 巨型计算机系统215

5.1 并行计算机系统215

5.1.1 SOLOMON处理机阵列215

5.1.2 ILLIAC Ⅳ阵列计算机系统216

5.2 STAR-100向量计算机系统221

5.3 TI-ASC巨型计算机225

5.4 CRAY-1巨型向量计算机系统227

5.5 “银河-Ⅰ”(YH-1)亿次巨型计算机233

5.5.1 研究与开发“银河-Ⅰ”的背景233

5.5.2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系统的研制过程234

5.5.3 “银河-Ⅰ”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242

5.6 “银河-Ⅱ”10亿次并行计算机247

5.6.1 “银河-Ⅱ”任务的由来247

5.6.2 “银河-Ⅱ”的研制过程248

5.6.3 “银河-Ⅱ”在性能指标与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251

5.6.4 “银河-Ⅱ”的国家鉴定结论253

第六章 微处理器与个人计算机255

6.1 微处理器的诞生255

6.1.1 Intel公司的成立255

6.1.2 微处理器的诞生257

6.2 早期的个人计算机LINC266

6.3 个人计算机的诞生269

6.3.1 微处理器开发系统269

6.3.2 比尔·盖茨270

6.3.3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273

6.3.4 IBM个人计算机280

第七章 分时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288

7.1 分时计算机系统288

7.1.1 概述288

7.1.2 考巴脱290

7.1.3 计算机分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292

7.2 ARPAnet的建立301

7.2.1 建立ARPAnet的背景302

7.2.2 利克利德备忘录《星系际计算机网络的构件和机构》312

7.2.3 ARPAnet思想的萌生316

7.2.4 ARPAnet的诞生319

7.3 Intemet的建立323

7.3.1 ARPAnet在计算机通信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露面323

7.3.2 ALOHAnet和SATnet325

7.3.3 三类网络相连接——Intemet的建立326

7.3.4 Intemet建立过程中相关技术的进展329

7.4 互联网的发展339

7.4.1 引言339

7.4.2 第一个多用户城堡MUD341

7.4.3 Usenet和BTTnet的建立342

7.4.4 DARPA建立因特网配置控制站345

7.4.5 纳尔逊完成集中式超文本数据库Xanadu的设计345

7.4.6 个人计算机联网346

参考文献348

热门推荐